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文中指出构建完善的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在于:一是建立集中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基础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联动监督机制、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制度、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双轨互动的风险管理机制、账户资金收支监测分析、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建设等;三是构建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际信息沟通机制、社会信息监督平台及完善银行同业协会功能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银行应针对集团客户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特征,尽快建立集中垂直的授信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创新集团客户授信组织方式,构建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体系。银行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协会也需从信息共享等层面进行调整,建立高效的风险规避机制,从而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银行应针对集团客户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特征,尽快建立集中垂直的授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创新集团客户授信组织方式,构建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体系.银行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协会也需从信息共享等层面进行调整,建立高效的风险规避机制,从而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在职能厘定、管理机制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改革的必要。因此,建立完善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必须着力抓好制度、文化和人三个关键要素;同时,把握先进性原则,构建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把握层次性原则,探索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把握动态性原则,建立和强化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把握渐进性原则,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把握应变性原则,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信贷资产质量;把握人本性原则,带好一支高水平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5.
改进信贷管理方法,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的预警监控机制。强化信贷业务的内部稽核工作,转变稽核职能。建立统一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客户信用等级评判应当综合考虑客户守信程度、财务风险程度和经营风险程度三个层次因素,最大限度地揭示信贷客户的财务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6.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12):46-52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在职能厘定、管理机制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改革的必要。因此,建立完善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必须着力抓好制度、文化和人三个关键要素;同时,把握先进性原则,构建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把握层次性原则,探索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把握动态性原则,建立和强化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把握渐进性原则,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把握应变性原则,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信贷资产质量;把握人本性原则,带好一支高水平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7.
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一个难题。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提前识别和有效控制风险,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构建现代金融企业的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分析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并对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一个难题.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提前识别和有效控制风险,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构建现代金融企业的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分析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并对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是防范和控制授信业务风险的关键,主要包括:建立全球化的统一授信机制,从国家、行业等方面把握客户授信整体风险;完善授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整的信息网络系统,改进分析方法;完善授信决策机制,实行尽职调查、问责审批及后评价;完善信贷授权机制,结合实际灵活调整授权范围、权限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分析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联系,随后介绍了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包括健全内控体系、创建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形成市场和经济风险监督机制、完善内控监督机制、寻找销售定价和成本风险平衡点,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联企业制度与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保福 《金融论坛》2004,9(10):41-45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我国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首先,国家要完善关联企业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银行债权;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关联企业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做好对关联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贷前调查和财务分析,选择合适的借款主体和担保方式,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加强贷后管理;最后,银行监管机构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方法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风险预警是企业集团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结合企业集团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理性遴选具有较高显著性水平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科学合理制定各预警指标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通行的指标评分法对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企业所处的财务风险级次,从而实现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国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风险的内部控制、风险的转移和分散等机制方面存在重要缺陷,影响到信用担保机构自身的存续和发展以及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深入分析其原因,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恰恰反映了当前国内法律监管、社会信用环境等各方面存在不足。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健全法律和监管体系、完善社会信用环境、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担保机构的内控和管理等,更好地发挥其征信和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险的信息质量特征与我国金融会计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着眼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提出的金融风险监管和信息披露框架,以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协调为切入点,分析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的构成要素,指出现有监管信息系统和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还评价了我国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规范对金融风险的披露和监管特征,分析了新制度对银行类上市公司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以风险计量会计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的构想.本文最后对协同新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原则,建立完整的银行业信息披露框架,形成动态信息披露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模式进行介绍分析,然后分别从影响利润和费用的风险因素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可以通过严格划分目标客户群、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对客户信息进行实时监督、采取合理的筹资管理等途径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而缩小我国银行业信用卡业务与外国银行业信用卡业务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paper reports how a credit union applied knowledge from the literature to solve a marketing problem. A credit union serves a unique group of customers who may be in the same profession, have the same employer, or simply in the same regional location. The marketing problem is how to switch bank customers from branches to internet for the main reason of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The research model comprises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customer, transaction, application, and bank;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number of internet banking transaction,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willingness to use internet banking measur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internet banking. We carried out an on-site survey in different branches of our subject credit union to capture the opinion of customers who rely solely on branches for banking transactions. To our knowledge, this study provides a pioneer internet banking survey in the context of credit unions. The survey results reveal different internet banking facilitators for customers with and without internet bank accounts. For customers with internet bank accounts, application secu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ilitator variable for them to continue its use in the future; while promises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an be a prohibitive variable. In order to encourage customers without internet bank accounts to adopt internet banking, the management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variables of bank diversified service, bank responsiveness, bank image, and extra online instruction and feedback for complicate internet transactions; and reducing the negative effect of web fun/entertainment. We also found that the variables of proficiency in using computers, application security, and bank image have opposite effects on customers with and without internet bank accounts.  相似文献   

17.
司登奎  李颖佳  李小林 《金融研究》2022,506(8):171-188
本文结合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形成机制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特征事实,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视角探究银行竞争如何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以2003—2019年中国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银行竞争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进一步以放松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为标志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法的计量结果为识别银行竞争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应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机制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通过弱化“信贷扭曲”和“监管套利”两个维度的作用机制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较高和投资机会较少的样本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21,495(9):131-150
基于2006-2017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政策连续性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社会责任承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会抑制社会责任承担行为,且这种效应在市场套利动机强、公司治理水平较低、外部融资能力弱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政策连续性程度提高会减弱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社会责任承担之间的负向关系。因此,本文提出抑制经济“脱实向虚”,增强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framework which combines marginal probabilities of default estimated from a structural credit risk model with the consistent information multivariate density optimization (CIMDO) methodology and the generalized dynamic factor model (GDFM) supplemented by a dynamic t-copula. The framework models banks’ default dependence explicitly and captures the time-varying non-linearities and feedback effects typical of financial markets. It measures banking systemic credit risk in the three forms categorized by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1) credit risk common to all banks; (2) credit risk in the banking system conditional on distress on a specific bank or combinations of banks; and (3) the buildup of banking system vulnerabilities over time which may unravel disorderly. In addition, the estimates of the common components of the banking sector short-term and conditional forward default measures contain early warning feature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drivers is useful for macroprudential policy. Finally, the framework produces robust out-of-sample forecasts of the banking systemic credit risk measures. This paper advances the agenda of making macroprudential policy operational.  相似文献   

20.
相比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现代化管理要求,我国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基础相对薄弱,无法全面适应银行业未来经营发展、市场竞争、业务持续发展等需求.为此,文章将通过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从中提出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方法,进而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