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筹资问题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转的首要环节。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主要原因是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资金筹集机制。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筹资机制,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  相似文献   

2.
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筹资机制,对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在对农民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的基础上,对筹资模式与筹资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韩林 《会计师》2010,(9):84-85
<正>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农村老龄人口养老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家庭传统养老模式局限及其功能日益削弱,使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积累少、地区差异大,都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核心。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比较 一国的社会养老保险选择什么样的筹资模式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不过,在选择筹资模式时,了解各种筹资模式的性质和特点也是十分必要的.从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看,各国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对象是企业职工,大范围地建立无固定收入社会成员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形成的三种筹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启动。在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首要的就是要明确政府的责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除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引导农民自愿参保外,还应完善制度基本框架,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框架。首先,要考虑统筹城乡资源分配、财政  相似文献   

6.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主要的两种筹资方式.关于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梳理了国内学者对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包括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方式与储蓄和经济增长、社会总福利、人口老龄化、转轨成本这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最后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简单的述评.  相似文献   

7.
政策动态     
《投资北京》2014,(3):28-29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孙婧 《中国外资》2011,(16):156-157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主要的两种筹资方式。关于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梳理了国内学者对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包括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方式与储蓄和经济增长、社会总福利、人口老龄化、转轨成本这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最后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简单的述评。  相似文献   

9.
健全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坚持多支柱体系模式;完善充实个人帐户;完善养老保险筹资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深化养老保险管理与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0.
粥少僧多为哪般——养老金缺口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茂松 《理财》2004,(3):12-14
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随着这种制度的建立和不断的发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缺口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大事     
《中国税务》2014,(3):5-5
我国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的方式,中央财政按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从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至今的20多年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账结合的筹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虽然从低水平起步,但筹资水平和待遇标准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标准仍处在较低水平,离一项有效的社会保险制度尚有差距。本文以西南某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为样本,通过精算的方式分析该省未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试图回答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水平应该达到的合理替代率水平、财政对既定养老金水平的支撑能力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养老保险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国家与企业按现收现付模式筹资,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部门和地方开始改革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探索统帐结合的筹资模式。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决定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从现收现付向“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体制转变。但是,从近几年改革的实践看,“统帐结合”这种符合我国我国国情的模式并未真正实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个人帐户为空帐。  相似文献   

15.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该制度具有广覆盖、自愿参保、政府推进等特点。办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应注意: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增强制度激励,尽快从“制度全覆盖”走到“人群全覆盖”;确保筹资足额到位;处理好制度间的衔接转换问题;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6.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2009年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政府的主导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外部和内在风险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以期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参照,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本文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主要外部风险因素包括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高龄化、城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的弱化;内在风险因素则包括制度设计风险、个人的筹资风险、财政的支付风险、投资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劳动者在岗时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以货币形式由单位和职工本人分别支付缴纳的社会统筹积累,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社会劳动领域时,由政府提供其基本生活的一种保障制度.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化,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应参保而未参保的职工多、欠缴户数多,养老保险形势相当严峻,为此,从2006年1月份开始,开化县进行了养老保险费征收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人就从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增加灵活多样的筹资渠道,提高基金的管理水平出发,对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提出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施十几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是与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密不可分的.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制度的设计应符合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筹资模式和基金管理模式的改革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见解,提出拓宽农村社会保险资金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养老体系究竟应该采用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积累制,学术界历来有争议,至今未有定论.但在现实中,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逐渐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靠拢.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 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 建国初期,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了城镇的所有劳动力,实行现收现付的待遇确定型模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启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路;1993年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改革目标,1997年进一步明确了由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新体制过渡方案,确立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现收现付部分)与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部分)相结合的混合型体制,这种混合养老保险模式实行部分积累制,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