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是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快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工作部署、发展普惠金融的必然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依托互联网金融、具有高效、低成本特点的手机支付,能较好地解决农村地区支付难等金融服务难题。一、农村地区推广手机支付的必  相似文献   

2.
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调查思考及改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和改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要求。支付结算是金融服务的一项主要功能和基础业务,是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构建内容。为此,近年来人民银行始终把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推广惠农支付服务,是人民银行总行落实中央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精神,更好服务"三农"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立足央行本职,认真走访农村地区听取基层意见和实际困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取得的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快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力度。随着这项工作贯彻与落实,多年困扰农村居民存款难、取款难、结算难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推广惠农支付服务,是人民银行总行落实中央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精神,更好服务"三农"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立足央行本职,认真走访农村地区听取基层意见和实际困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取得的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快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力度。随着这项工作贯彻与落实,多年困扰农村居民存款难、取款难、结算难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邮政金融服务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的一年,农村邮政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农村金融产品相对匮乏的现状,邮政金融服务“三农”应从何处着手?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针对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支付结算方式单一、支付结算服务手段陈旧、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比重低等问题,邮政金融应从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入手,积极开展绿卡县建设,打造邮政金融服务“三农”品牌。  相似文献   

6.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中因基层人民银行支付结算人员配备不足、国有商业银行科技优势未充分发挥、涉农银行机构支付结算工具单一等原因,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整体推进速度缓幔,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资源短缺,方便偏远地区农民就近获取基础金融服务,更好地建设农村支付服务环境.自推广工作开展以来,沧州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明显改善,银行卡受理网络延伸到村一级,基本实现助农取款行政村全覆盖,但服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效能发挥和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沧州市为例,分析了目前影响助农取款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央文件关于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各金融机构纷纷涌入农村市场。人民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环境,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支付服务工作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是否畅通和金融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高低.本文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对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农村居民对支付服务的需求,总结制约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下一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金融发展差距、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坚持市场培育和政策强力推进双轮驱动的建设思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现代支付系统建设,创新金融服务终端模式,完善服务终端功能,提高服务终端交易量和使用效率,有力推动了全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进展,使山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消除金融服务空白村的省份。  相似文献   

11.
《济南金融》2009,(10):62-65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原则和路径,并结合实际从改善农村支付服务布局、加快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扩展支付清算网络覆盖面、丰富宣传形式、加强监督检查及研究实行支付服务优惠价格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银行将依托科技、网点、产品等优势,继续完善支付技术、平台产品和服务体系,丰富农村生产生活支付场景,满足农民农村多元化支付需求农村支付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推动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优化农村支付环境,破解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农民支付结算难题,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提供“三农”金融服务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农业银行积极参与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支付服务模式,助力农村支付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3.
普惠金融即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支付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使农民客户享受现代支付服务,是依靠支付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化、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普惠金融工程。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政策指引下,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持续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可以有效消除城乡支付服务发展鸿沟,促进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的精准对接。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普及移动支付等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目前农村地区移动支付服务在法律体系、服务能力、机制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本文结合通辽市农村地区移动支付推广的主要进展,探索欠发达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通过建立惠农支付服务点、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建流动服务网点等方式有力推进了边疆贫困地区支付环境建设,解决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基础性问题。但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助农取款服务投入产出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农民的现金结算意识依然较强,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深度有待拓展,真正贴合"三农"的支付服务或产品的创新难度大,政策扶持力度有待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动农村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及人民银行上级行的安排部署,彻底解决农村地区面临金融网点少、金融服务推广难,以及"三农、三牧"支付结算环境工作中存在的自助支付设备少、利用率低、用卡环境差、收费高、金融新产品新知识宣传不到位、阶段性排队现象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金融服务缺位、金融创新不足、非现金支付业务的收费服务以及信用环境不佳等原因影响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使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不能与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相适应。笔者在对我国农村支付结算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促进农村非现金支付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广昌县支行注重发挥电子银行时空限制少、服务成本低、结算速度快的独特优势,引导金融机构在辖内各乡镇推广新型支付结算方式,构建支付结算新平台,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电子化程度,逐步满足农村地区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使现代化的支付结算工具和手段成为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这一国家重大惠民工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巩固农牧村地区非现金支付服务作为金融服务的基础作用,发挥非现金支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加快农村非现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步伐,提高农村资金流转速度,降低农村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大力推进非现金支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现实,向农村地区扩展并深化金融服务,无疑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离不开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本文在剖析农村支付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制约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向涉农金融机构倾斜的激励机制、助农取款发展的长效机制和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的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