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宋敏 《中国外资》2010,(12):22-23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WTO国际贸易救济制度中的一个特殊历史遗留问题,极具岐视性、不公平性与不合理性。多年来,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频频针对“非市场经济”中国的出口企业运用替代国、类比国等“非市场经济规则”提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已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美欧究竟何时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已成为我国扩大出口的一个突出问题.西方一些国家一直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在反倾销调查中以"替代国"价格来确定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使中国的产品被认定有较高的倾销幅度,在仲裁时被征以高额反倾销税.针对这种不利局面,我国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通过政府间的双边谈判,尽早争取被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加强世贸组织中的相关法规的研究;选择最有利于我国的替代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自身利益;建立健全中国的反倾销法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产品成本在反倾销应诉中的维权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友 《上海会计》2003,(11):11-13
一、我国企业要成为反倾销应诉的主体目前,我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自1978年欧共体对我国进行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2年10月,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共计520多起。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以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将中国企业确认为“非市场地位”对其行使歧视性反倾销。歧视性反倾销政策主要表现在采用替代国制,即在反倾销调查中不用我国产品成本和国内售价作为正常价值,而用第三国作为替代国。但是,随着我国对外…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制度:反倾销法中的“均衡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小菁 《中国外资》2005,(12):54-56
<正>我国的出口产品常常因为“物美价廉”而遭受欧美等国的反倾销措施,根据WTO的统计,1995—2003年,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反倾销立案次数为356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4.7%,其中2003年竟然高达21.4%,成为反倾销滥用的主要受害者。公共利益制度的出现则给我国企业应诉抗辩和抑制反倾销滥用带来了新的希望。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制度要求主管机关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包括国内生产者、进口商、工业用户、消费者等利害关系各方利益在内的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利益,经过权衡比较,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反倾销法的公共利益制度使反倾销措施的采用更加具有经济合理性,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反倾销的滥用,发挥平衡各方利益的“均衡器”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外尤其是西方一些国家频频对中国企业提出反倾销指挥、家电、钢铁、纺织、家具、打火机等行业都被涉及,一些企业“很是受伤”。WTO报告称,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中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原因何在?是中国产品价格便宜以及反倾销限制很少,容易“上手”?还是中国属“非市场经济国家”,别人的借口“堂而皇之”?中国应对反倾销指挥牢骚太盛于事无补,锐竟改革、苦红内功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期话题请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钟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的严峻形势下,对WTO反倾销规则的研究巳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迫切课题。我国应在掌握WTO反倾销规则的前提下,建立应诉与受益对称、产业安全预警等机制,积极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7.
左祥宾 《中国外资》2013,(14):260-261
至今,我国已加入WTO十多年,对外贸易加速发展,但随着出口贸易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上遭受反倾销诉讼也越来越多,现已经成为反倾销诉讼头号受害国,究其问题根源,"非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遭受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本文拟从WTO反倾销制度研究入手,探究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渊源,并深入剖析当今欧美国家在反倾销中仍将我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不公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欧盟是对中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之一.欧盟长期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歧视性"类比国"方法认定产品的正常价值.1998年以来,欧盟允许中国涉案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待遇",对符合条件者适用正常的反倾销规则.中国希望欧盟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今年欧盟给予较为积极的回应.即使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较快得到解决,中国企业仍将长期面临欧盟反倾销的困扰.  相似文献   

9.
世贸组织发布的反倾销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共有39个WTO成员方新发起了190起反倾销调查,比2005年减少11起。从案件数量看,反倾销措施在贸易壁垒中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在削弱,然而,中国仍是全球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者。2006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数为68起,位居各成员之首,同比增加12起。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400亿美元。一、从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看制约我国企业成功应诉的原因(一)“非市场经济地位”不利于我国企业应诉成功一些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仍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体”,即一旦我国企业遭到反倾销立案调查,国外企业将以“第三国”的生产价格或价值来衡量和计算我国企业相关产品的出口价格,以此确定有是否倾销和计算倾销幅度。由于不同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资源储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各不相同,用“第三国”的价格来衡量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既不科学,又不准确,更不公平。另外,有些国家为阻挠外国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故意拖延反倾销调查期限。2006年3月,河北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被印度立案反倾销调查。2006年8月,该企业在印度参加第一次开庭辩论并取...  相似文献   

10.
国际反倾销制度对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WTO反倾销规则的核心和历史沿革、WTO反倾销规划与各国反倾销制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反倾销制度的特点,提出了我国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TPP情境表明,作为立足亚太并覆盖全球40%经济总量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必然会对我国企业的利益产生影响与冲击.管理会计通过“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系统能够促进企业积极应对TPP情境下的各种挑战,提高企业跨国经贸的管理效率与效益.中国已经与TPP半数左右的成员国建立了自贸区,同时,“一带一路”的全球战略布局也在加速区域生产与供应网络的形成,进而从制度建设上要求会计尤其是管理会计能够提出可操作的相关指引或指南.企业不仅要客观评估TPP的影响,还应结合管理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从深层次上寻求TPP情境下的战略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呈现出“长期化”的迹象。中美经贸摩擦与战略博弈已经进入深水区,并可能向金融领域蔓延。经贸摩擦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金融开放前沿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市场建设与融合发展,加速金融开放的进程与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实,已非常紧迫。本文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金融特区”,进一步加大金融业的开放力度,倒逼国内金融机构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国际金融话语权,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13.
运用规范分析和基于GARCH模型族的实证分析发现: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国际碳排放权核证减排单位(CERs)市场的价格波动是政治博弈、国际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共同冲击的结果。其价格波动呈现时变性、聚集性和持续性特征,市场"杠杆效应"明显。我国作为全球CDM项目的最大供给方,为了掌握定价权,必须寻求CERs市场价格波动规律、积极参与国际气候环境条款的谈判、选择恰当贸易时机和建立CDM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杨连星 《金融研究》2021,494(8):61-79
当前,贸易壁垒对中国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制造成了多重复杂影响。基于中国微观企业跨国并购以及反倾销微观案件数据,本文全面探究了反倾销贸易壁垒对跨国并购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通过多种稳健性估计发现,国家、行业不同层面反倾销壁垒,对企业跨国并购规模、并购数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倾销贸易壁垒有助于企业规避特定国家政策冲击,进而对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具有一定带动效应;反倾销贸易壁垒加大了“上下游企业”并购协同成本,显著抑制了跨行业并购;反倾销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多重影响,与一国行业贸易竞争力降低存在显著关联。因此,要全面理性分析反倾销带来的跨国并购障碍与风险,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并购策略,积极利用同行业协同并购优势,规避贸易壁垒带来的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反倾销局面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倾销是国际公认的可以采用的贸易保护措施。我国加入WTO后在反倾销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我们应当认清当前所处的反倾销局面,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依据中韩两国产品贸易数据,考量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萨德事件引发的中国消费者抵制运动使得韩国向中国的出口损失幅度达到近30%,受影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替代性较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韩国对华电子产品贸易并未受到萨德事件冲突的影响,侧面说明了中国官方表现出相对理性与克制的态度,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后果更多地来自民间自发性消费抵制;冲突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使得第三方出口国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萨德事件中受益,这些国家扩大了对华出口,但是这种进口替代效应具有短期性,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7.
Using JPMorgan's emerging market bond index,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increases in country credit spreads can persist in emerging bond markets. The results of T-GARCH regressions show that, during financial crisis periods, emerging countries' credit spreads may increase persistently as a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hanges in spreads and volatilities, making emerging bond markets more turbul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merging countries should endeavor to develop a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by enhancing information efficiency in bond markets. In particular, because Asian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persistent, overreactive volatility, this paper implies that Asian countries should work together more closely during financial crisis periods.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some of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emergingfrom an ongoing World Bank research and capacity-building projectthat focuses o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negotiatingagenda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 Recent researchsuggests that the potential gains from further multilateralliberalization of trade remain very large. The payoffs associatedwith attempts to introduce substantive disciplines in the WTOon domestic regulatory regimes are much less certain. This suggeststhat the focus of current and future negotiations should beprimarily on the bread and butter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system—the progressive liberalization of barriers to tradein goods and services on a nondiscriminatory basis. In addition,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ensuring that rules are consistentwith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poorer countries and to helpingdeveloping countries implement WTO obligations.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加入WTO后反倾销法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中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国外运用反倾销措施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我国在倾销与反倾销冲突中所面临的“两头受挤”的局面: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渐成为世界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我国国内市场却受到外国倾销产品的猛烈冲击。针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面临的形势,论文就如何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制提出了建议:一是控制、减少和防止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被反倾销势头的蔓延;二是大力加强国内反倾销法制建设,从建立反倾销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反倾销机构和增强反倾销法律意识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秦斯 《中国外资》2009,(24):94-95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中国在劳动力及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使得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飞速增长。随着中国每年巨额的贸易顺差,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所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也急剧增加,频繁提出反倾销中诉。我国企业在面对应诉与否之间有着很大问题,本文从反倾销会计角度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两方面得出了关于应诉决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