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文基于区域视角,采用江苏省13个城市2005-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江苏省财产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而人寿保险的贡献并不明显;从区域来看,财产保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苏北、苏南地区表现较强而苏中较弱,与银行业联合时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人寿保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苏北地区体现为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苏南、苏中地区无显著关系,与银行业联合时仅在苏中地区存在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保险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2001~2011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不含西藏)保险密度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全国以及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短期及因果关系检验,分组计算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的贡献度,得出如下结论:全国层面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保险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增长;区域层面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一致,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相似文献   

3.
利用山东省"一群两心三圈"2007—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动态杜宾模型分析保险业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效应,一个地区的实体经济增长能够对周边地区发挥促进效应.保险业发展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且存在短期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长期来看这种负向作用不再明显.加入核心城市后,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增强,表明核心城市对保险业发挥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效应起到了"领头羊"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本文采用1999~2011年各个季度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分析,同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一期滞后时,具有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然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逐步拉大,保险市场在地区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战略的实施,保险业区域发展平衡性问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然而,有关研究多通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等指标来反映保险业区域发展问题,不能全面反映保险业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状况以及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支撑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增强,加快发展中国保险业,提高保险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保险业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举措,从我国国情出发,做大做强保险业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保险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2006~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采用两阶段嵌套泰尔指数和面板工具变量模型,探究中国保险业的空间分异与经济绩效。研究发现:①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北部地区以及高等级城市和大型城市。②中国保险业空间分异主要来自于省域间差异,省域内差异增长迅速;人身保险业务空间差异水平高于财产保险业务。③城市层面,保险业发展显著促进经济绩效提升,财产保险业务的经济增长效应高于人身保险业务;低收入地区保险业的经济绩效更为显著。④保险业通过自我深化、风险转移、损失补偿和金融中介四种机制推动经济增长,直接机制作用大于间接机制,间接机制中金融中介机制的作用更为凸显。本文有助于丰富保险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研究,也为城市通过保险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山东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潜力开发不够 尽管山东保险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相对于全省的经济总量来说,保险业在地区经济中占的比重还比较小.从保险深度来看,2002-2008年,山东保险业对GDP的贡献率平均为2.2%,而在同期全国保险业对GDP的贡献率平均为3%,高出山东省0.8个百分点,保险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运用所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及每个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并根据Bernard&Durlarf(1995,1996)对收敛的定义,得出结论: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从长期来看,各地区受三个或者两个(p-r)共同冲击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收敛性.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与东部地区比较,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对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要加快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运用两部门模型,揭示了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传导机制,证明了保险业发展不仅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而且对非保险部门还存在溢出效应。结论表明,保险业增速每提高1%,将带动实际GDP增长率提高1.2154%;同时,模型回归结果也证实了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其他部门存在溢出效应的假设:保险业每增长1%,非保险部门增长0.0472%;初级阶段的保险业边际生产力低于其它部门的边际生产力。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边际生产力的提高,其外溢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保险业必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2.
保险业作为金融中介以及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服务的提供者,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服务和转化储蓄而形成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市在1999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种单方程估计方法和多方程系统估计方法对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寿险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关系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计,可以得到相对统一的结论,即寿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正在逐渐降低;在财险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采用不同方法会得到具有一定差异的结果,结果并不稳健。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周期视野对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寿险业发展的宏观脉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寿险业的产品特征具有较强的亲周期性,通过HP滤波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后证实寿险业的周期性波动幅度比产险业显著。其次,对寿险业发展的当前态势进行了分析,维持了寿险业长期趋势向好的总体判断,但认为经济周期对寿险业的负面冲击效应较大,短期内寿险业难以恢复高增长态势。最后,对寿险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认为准确定位、改善监管和优化环境是促进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金融业中保险要素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采用直接贡献分析和间接贡献分析两个层次,以重庆市为个案,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保险要素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从直接贡献分析看,保险要素市场的发展还是滞后的;从间接贡献分析看,银行存、贷款余额和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而保险深度对经济增长是抑制的。最后就如何让保险要素市场稳健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十一五收官之际,人民银行按照三定职责,积极推进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工信部、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底形成了《规划》初稿.之后,人民银行拓宽建言渠道,先后发放调查表60余份,赴上海、深圳实地调研30多家金融机构,并先后召开两次专题研讨会征求行内外科技部门的...  相似文献   

16.
王艳 《保险研究》2011,(4):36-42
保险业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是中国保险业和保险会计准则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它的实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人们在对经济后果思考的同时,也对新准则的执行效力和是否能推动中国保险业持续与稳定发展表示担忧.本文首先归纳和总结非寿险业实施保险新会计准则的预期正面经济后果,其次探讨其实施新准则的预期负面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保险业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得知经济增长和保险产业的自组织和自增长是保险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保险在老年产业中的商业机会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历史经验,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与其所在经济体中支柱性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为探索我国老年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首先论证了我国老年产业将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从扩展保费收入渠道以及扩展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两个方面,对商业保险公司在老年产业中的商业机会进行探讨.并就商业保...  相似文献   

19.
保险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路。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大的功能,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保险业能够对经济增长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围绕实现三个转变的要求,提出了保险业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