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怎样的演变规律,如何面对当下的挑战,又如何把握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未来之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和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合著的《全球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回顾与展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9年第一版),从历史视角和全球层面全面阐释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不仅展现了西方国家验证过的历史经验,也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权威读本,寻求能够实现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要闻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发表 4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发表题为《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我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保障公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努力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取得了巨大成就。劳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劳动关系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进入二十一世纪,积极促进就业、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是新世纪之初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必然产生众多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在任何时期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如此高度的关注。在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着各种主体和主客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以法律形式使这些关系规范化,并以法定的方式对此加以调整。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通过立法及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可以实现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本文将简略论国际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一项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的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书安 《理财》2004,(3):5-7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式确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了实质性的飞跃。自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先后在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低保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的现状如何?它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实惠?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当前老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期我们以此为专题,约请河南财经学院劳动人事系系主任张茂松及战斗在社会保障审计战线上的审计人员,撰写了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些问题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5.
当前,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新个体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正以前所未有之势持续增长。新业态之“新”不仅体现在网约配送员、电商主播、在线咨询师等新职业上,还表现在从业者工作自主性较大、工作任务相对独立、收入分配形式灵活、受平台企业或第三方关联企业“隐性”监管等劳动关系方面。由于大多数新业态从业者很难通过现行劳动法律确立劳动关系,进而难以匹配到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之中,舆论呼吁更加适应新业态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4)》中 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4)》。绿皮书以“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为主题,围绕该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绿皮书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高度重视与之相关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于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劳动保险条例》”),这部条例初步建立了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四项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胡晓义先生所著《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年9月第一版)是一部以史料为基础,记录新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历程的专著。全书以时间顺序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周年,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在制度、政策、法律、学术等方面的发展与变迁,为读者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宝贵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保障民生的核心制度安排,具有稳定社会秩序、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互助互济等多项功能。本文主要探讨社会保障的经济服务功能,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其有效的风险分散和责任共担机制,化解经济风险,在促进劳动资源自由流动和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人口,人口需求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社会基础。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的关系的考察发现,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中,正确处理人口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调控人口的功能,同时以人口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始终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是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资源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使得劳动关系也随之变化,由原来以国家为主体的单一化转变为主体多元化、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型后,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也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过渡性的特征。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劳动关系的调整自然会造成"制度真空",因而如何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以适应变化着的劳动关系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需求导向来看,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从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及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看,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互相扶持,缺一不可。因此,在"复合型"立体式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设置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两个方向,然后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从而形成该专业人才培养独特的品牌和价值观,破解该专业缺乏"异质性"的发展困境。在未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劳动关系设为独立专业,实现该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平台从业者数量的急剧增加给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从平台企业与平台从业人员间的劳动关系认定出发,在总结中欧平台从业人员保障实践的基础上,比较国内主要出行外卖平台企业(滴滴出行、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吴江模式及优步欧洲的平台从业人员保障方案,提出建立“由政府提供基础保障、由企业提供辅助保障”的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劳动关系与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和福祉有关.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解答了12大民生问题,其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企业改制、安全生产五大民生问题都与劳动关系有关,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企业的职责所在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木子 《时代金融》2005,(11):36-36
<正>2005年8月14日是美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0周年纪念日。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 署法律,保障美国劳动家庭不会因退休、死亡或是残 疾而失去收入。然而近期,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 维持这一制度却在美国引起广泛争论,实行了70年 的社会保障制度前途又将如何? 近六成人对退休计划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分析。从微观方面来看,所要讨论的是: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会影响人们的经济决策?有关这方面的争论很多,争论的焦点是,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行为和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从宏观方面来看,所要讨论的是: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会对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本文主要讨论社会保障制度对微观经济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福利补助因人们收入的增加而急剧减少,这是否会影响人们劳动的积极性?我们不妨作这样一些假设:假设穷人的工资报酬率为W元/小时,这时其收入与休闲预算约束条件为:Y=W(t),即每劳动单位时间,收入增加W元。现在政府决定对无收入的穷人实行定额补助,但是穷人每增加一元收入就必须相应减少一元补助。这是否会改变穷人收入与休闲的预算约束条件呢?实行补助后,当穷人选择不劳动时,收入为政府的补助额;当穷人选择劳动但劳动收入小于补助额时,穷人的收入仍为政府的补助额,这实际上是对穷人的劳动收入课征了100%的税。显然,由于增加劳动时间仍不能增加穷人的净收入,因而收入与休闲之间已不再存在预算约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劳动收入达到补助额时为止。穷人会对此作何反应呢?答案是比较明确的:在劳动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17.
推动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经济形势,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补短板、降成本、去产能、去库存和产业融合都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该引入制度供给概念,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兜底性作用,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进程,并注重提升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志国 《中国金融》2007,(19):32-33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农村人口的可持续生计。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推开后,下一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重点又在哪里?下面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计划生育保险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产业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及其调解作用产业集体谈判及其签订的集体协议在劳动关系调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产业集体协议是指产业(跨产业)经济部门、产业系统的雇主组织与相关产业(跨产业)工会之间通过集体谈判签订的协议。它有别于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涵盖面广,分为全国级和地区级。产业集体协议规定了调解本产业(或若干产业)职工的劳动条件、社会保障、补偿和优惠等问题的总原则。它是规定劳动报酬最低标准、其他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等的基本文件。协  相似文献   

20.
<正>华中科技大学丁建定教授等撰写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笔者认真阅读这一研究成果后,感受颇多,作为从事社会保障研究20余年的学者,丁建定教授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研究走向社会福利思想史研究,进而提出"社会保障制三体系"的分析框架,并将这一分析框架运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的研究中,可谓历史与现实、思想与实践、西方与中国研究的完美结合。在此基础上完成并出版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一书,无疑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