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01—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中国经常项目余额的实际值与基于跨期模型得出的预测值之间的拟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经常项目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走势基本一致,经常项目跨期模型能够解释中国经常项目动态变化的74%。这说明跨期模型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动态行为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运用跨期模型来分析中国的经常项目问题是合适的。但是,中国经常项目动态变化中未被解释的部分也提醒我们需要对经常项目跨期模型进行本土化的修正,才能进一步增强经常项目跨期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二次分拆双缺口模型去寻找影响我国储蓄、投资进而影响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因素。再结合经常项目结构变化的特点,构建多元门限回归模型揭示以上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制下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之后运用协整方法探讨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张习宁 《济南金融》2012,(11):12-16
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解释经常项目差额是一个中长期的结构性研究视角。东亚国家的典型事实分析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很可能是可贸易品在国家间转移的重要决定因素。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项目差额受到国内储蓄、投资等经济变量的显著性影响,经常项目差额与国内投资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少儿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与经常项目差额存在反向关系。可以推断,中国在人口总抚养比较低的"人口红利"期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具备了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验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投资倾向和政府边际支出倾向与经常账户的关系,得到消费和投资是经常账户差额的解释变量,而边际吸收倾向出现"拐点"主要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通过观察边际吸收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序变化,认为中国特有的储蓄偏好、体制改革导致不确定性增加等观点均无法解释中国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而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影响边际消费水平下降的长期和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两岸—东南亚和美国——在经常账户上截然相反的表现是近期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特征。本文在分解经常账户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试图从储蓄与投资角度探寻影响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经常账户盈余成因,分析显示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整体投资恢复缓慢、消费不振是形成其经常账户盈余的重要原因,并进一步在计量模型中对影响东南亚和中国储蓄投资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探讨性分析了降低不平衡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失衡的问题不仅是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倾斜消费视角的跨期最优消费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最优的消费,并将得到的最优消费分解成为受收入变量影响的平滑性消费和受倾斜性因素影响的倾斜性消费,并相应地将实际经常项目也分解成平滑性经常项目和倾斜性经常项目,再实证分析分析消费倾斜动机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实证检验得出消费倾斜系数为1.1882大于1,这说明中国居民的倾斜消费动机偏好未来消费,同时也得出中国居民倾斜消费动机偏好未来消费使得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对中国实际经常项目造成了顺差压力。基于这点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回顾预防性储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城镇数据,从定量角度对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高,解释了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不足的原因;预防性储蓄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是存在并且显著的,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从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5年的36.1%,而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下降速度更快,由15.1%下降到5.5%。在调投资、减顺差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研究消费问题特别是占全国57.01%人口的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对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自从凯恩斯提出“即期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关键因素”观点以来,有关消费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走向深入。西蒙-库兹涅茨(1942)在对美国1869-1938年的国民收入与个人消费进行研究发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只适用于短期,而不能解释消费的长期变化。杜森贝里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存在“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西方消费理论对于解释中国消费问题只有有限实用性。国内对消费问题研究文献颇多。朱国林等(2002)从收入分配与总需求关系角度建立了一个用于解释中国消费不振的理论框架。孙凤(2001)、万广华等(2001)、孟昕(2001)在预防性储蓄理论框架内对我国居民消费与储蓄行为开展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  相似文献   

9.
将流动性约束条件纳入Dynan(1993)模型对其进行扩展,构建出包含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实际利率变量的新预防性储蓄模型。理论与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更能体现我国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特征;在不确定性存在条件下,新引入的流动性约束变量会对面临流动性约束不同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甚至不同方向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居民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发现转轨时期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是抑制我国消费需求增长,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刘红忠  秦泰 《金融研究》2015,423(9):34-49
本文采用经常账户跨期分析法(Intertemporal Approach),分析实际汇率等相对价格变动对居民最优消费路径的期内替代和跨期替代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并对这种潜在影响的方向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采用创新的方法构造我国季度宏观数据,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增强了实证分析的稳健性和针对性。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约为0.16,包含相对价格因素的跨期均衡模型对我国经常账户的波动具有相当程度的解释能力;预期收入变动和实际汇率等相对价格因素对最优消费路径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实际汇率变动带来的期内替代效应——是导致2005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人民币升值幅度之间同向波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外资的利用对于一国经济高速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双缺口模型指出,外资流入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但是,在我国,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方面储蓄超常增长,表现为储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表现为外汇储备过剩。在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条件下,我国仍在大量引进外资。对这一金融谜团。本的解释是由于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形成了储蓄过剩和资金不足并存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引进外资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兵 《上海金融》2012,(10):8-12,116
论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1992—2008年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时序变化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分地区城镇居民都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西部地区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最强,而且全国及分地区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显著的上升,然后出现适度的减弱。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分析认为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总体上强化了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同时,高等教育收费体制和房价的上升也是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了解释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各类假说,并以美国的情况为借鉴,提出了对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几种解释思路.文章发现经常账户的实际水平与理论均衡水平的差值为稳定序列,但并不收敛于零,表明经常账户的失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然后通过设计两元选择模型对导致失衡的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发现"投资-储蓄缺口"假说得到了中国数据的支持,同时发现国民收入也是决定经常账户盈余或者赤字的关键变量.这说明我国经常账户的变化更多地内生于其特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经常账户失衡状态的矫正需要内部经济结构的改革和理顺经济运行机制措施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资本外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国内储蓄过剩,另一方面外资却不涌入,过剩的国内储蓄与8流入的外资在满足国内投资需求和弥补政府的赤字之后还有一个差额。可这个差额窨以何种形式存在,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似乎从国内”迷失“了,李扬认为发生了资本外逃(1998)。这是一 认真分析研究并引起警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当期税后可支配收入与当期消费之间的差额。从微观层面来说,居民储蓄的产生,是居民推迟当期消费的结果,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居民在进行储蓄时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作为补偿。从宏观上来说,居民储蓄是投资的重要来源。因为居民储蓄通过银行中介发放贷款给企业,从而构成企业的间接融资来源;居民储蓄也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重要直接融资来源。一国的居民储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国自给自足筹集投资资金的程度。储蓄函数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济函数之一,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国民收入的分配…  相似文献   

16.
居民消费的跨期选择行为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对居民跨期消费选择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广泛运用于跨期优化选择问题研究的拉姆齐模型进行基于消费选择的推导,并根据结论提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预防性储蓄研究框架,通过建立纳入不确定因素的效用函数模型,分析了寿险产品中年金产品和非年金产品影响消费内需的机制及效果,并对2010年中国各地区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寿险业发展和消费内需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本文的研究表明,寿险业对于消费内需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风险汇聚"和"损失分担"的机制,消除居民面临的损失、收入、支出以及寿命的不确定性,使居民对未来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现期消费。因此,寿险业对于消费内需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居民储蓄的持续增长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许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本文试图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出发,联系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和变革来解释这一问题。该理论认为储蓄的主要动机是预防意外事件,当人们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时,就会进行预防性储蓄。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资本流动性作为衡量一国货币政策效果和资本进出壁垒的重要指标,受到各国学者和央行的广泛关注。基于跨期消费平滑理论的跨期经常项目模型对于测度一国国际资本流动性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将汇率因素引入该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国际资本流动性总体偏低但近年来改善明显,阻碍资本自由进出的壁垒已经大大减小,资本项目账户的开放步伐正在加快;对理论经常项目序列的构建与比较表明,汇率是度量国际资本流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1978-2012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对我国城镇、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都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于农村居民.在社保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提高城镇化率未必能有效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反而可能增加,最后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快速增长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