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有关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多,但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却不多。在宋则行先生推导的国民经济增长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税收和政府支出因素的同时,再做出如下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政府只对剩余价值征税;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税收不会改变产品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宏观税负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湖南省税收与GDP的实证分析,结合税收理论就最优税负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湖南省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存在着双向、复杂的互动关系,总的来说,湖南省的最优宏观税负是以动态而非静态存在,并在此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宏观税负—经济增长"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水平高低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税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效率的高低,纳税人的收入和财富受到税收转移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宏观税负反映了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参照国际发展经验,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政府所占分配的比重一般趋于缩小。而我国则呈现上升的趋势,长期来看,这种悖于发展规律的现象隐藏着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威胁。本文利用国民收入核算支出法,将宏观税负纳入经济增长的内在结构中,建立起宏观税负、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分析宏观税负与政府消费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从而为政府实行轻税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供应学派认为,税收负担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税收负担过重。特别是边际税率过高,将严重挫伤纳税人储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进而阻碍经济的发展。著名的拉弗曲线就形象地说明了税率与税收收入的关系,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收入先增加后变为减少。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要准确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应根据研究和分析的目的来定.从我国现在的实际看,宏观税负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在目前情况下,减税的手段不应被忽略.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以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三者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2006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的税收收入、GDP和所计算得出的小口径宏观税负的数据,以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亚瑟.拉弗(Arthur Laffer)提出的著名的"拉弗曲线"(Laffer-curve)为指导,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别测算实现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和实现政府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宏观税负,并分析了中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近期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姜昊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5):72-78
本文根据内蒙古12盟市2000年至2009年10年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地方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引入了各盟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总消费增长率、劳动力供给增长率、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周期等作为控制变量。将12盟市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东、中、西部研究税收对经济影响的地区差异,发现中部的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内蒙古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效用存在显著的跨区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方面,文章分析了型的经济决定金融理论 (Dem and-Following)和供给导向型的金 融引导经 济 理 论 (Supply-Leading),从 理论上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可 能 。在实证研究中我 们 采 用 V A R 模 型 的 G ranger因 果 测 试 方法 ,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展到 经 济 增 长 的单 向 Granger因 果关 系 ,说 明 了 我 国 金融 发 展 引导了经济增长 。同 时 还 检验 了 投 资 率 、对 外及物 价 等 变 量 与经 济 增 长 和金 融发展 之间的 关 系 。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宏观税负水平明显偏高于国有经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增值税计算中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同于一般纳税人的处理方法、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差异、各地税收征管过程中执法力度的不同、南北方企业经营意识差别等等。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中介功能的发挥可能会减轻市场摩擦,影响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功能出发,探讨了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这些思想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内蒙古1985-200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两者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得出滞后一期的误差修正项对长期稳定趋势的偏离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收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的20几年里,我国报业市场与宏观经济都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我国报业市场所经历的高速增长与我国这20年中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从因果关系上看,报业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经济增长对报业市场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税收收入增长的强劲势头保持一段时期是没有问题的;税收收入必将进入与GDP增速协调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史存治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6):19-21
在现代的开放经济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持久的推动力。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论证消费、投资、储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比较多,对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还不够深入,这就使本文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本文拟梳理消费与增长关系的一些经典理论以及观点,为寻求消费如何推动经济增长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AVAR模型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中,主要体现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中交通运输、邮电、电力供应等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尤为突出;社会性基础设施(卫生机构数)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即经济增长促进了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发展,但社会性基础建设对经济增长却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在一定程度和领域内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双边贸易还存在很大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以上观点,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针对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对我国GDP的推动作用作了实证性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和我国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认为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对我国GDP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首都北京,日前已进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新时期,分析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