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正规借贷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描述农户经营性的正规借贷需求并探讨农户家庭正规借贷需求可得性的决定因素,包括家庭特征、户主的年龄结构、承包的土地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正规借贷需求与正规贷款可获得性均主要取决于其生产经营方面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部河南省410户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户资金借贷的可获得性不强,资金用途上呈现非农生产的特征.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较少提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贷款普遍受到较多的信用限制,其中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功能更是弱化.虽然民间私人借贷信用形式灵活,但借贷范围较窄,借贷也不活跃且较少满足农户大额贷款需求.文章针对中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社会网络得分,通过Logit和Tobit模型探究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以及借贷金额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正规金融借贷和非正规金融借贷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农村地区的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也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在农户的借贷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相较于非正规金融借贷,社会网络对正规金融借贷行为的影响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农民贷款难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农户固定调查点进行的抽样调查,2000年至2003年,农民每人每年从银行和信用社借入资金65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190元,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25%和75%;据江西省农调队对全省24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有574户有借贷行为,占23.4%,其中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贷款的有120户,占被调查农户的4.9%;从2001年至2003年,从银行或信用社得到的贷款仅占农户总借贷收入的13%~23%左右,而民间贷款所占比重为76%~86%.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组织了对西北农村金融的问卷调查,发现:(1)影响农民致富的因素除资金外,主要是缺乏技术、信息和产品;(2)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用途仍主要集中在生产用途上,其他用途需求较小;(3)农户与涉农企业、种养大户筹资的主要途径仍为信用社,其中农户筹资首选农信社和亲戚朋友的占90%以上,涉农企业从农信社贷款的约占70%;(4)农户之间的小额借贷以零利息居多,资金量大时利息大多以同期存贷款利率为标准;涉农企业及种养大户的民间借贷利率相对较高,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对资金需求的紧迫程度;(5)无论是农户还是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对金融机构的服务需求集中体现在对贷款的服务需求上,这可能与农村强烈的资金需求和贷款服务相对薄弱有关;(6)从提供的贷款服务来看,信用社服务相对较好,而农行相对较差;农户和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对信用社提供贷款的服务总体满意程度也较高;(7)农户和涉农企业、种养大户总体信用状况较好,农户主要依靠种养殖业收入还款。而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等客观因素是其无法及时还款的主要原因;(8)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贷款额度太小、期限太短,农行抵押、公证等额外费用太高、审批效率较低,信用社贷款利率偏高、手续较为繁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河南郑州、濮阳和南阳等地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投资倾向的农户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户借贷规模偏小,家庭土地资产、投资意愿对农户借贷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合理论预期;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借贷规模呈现负向影响,原因与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农户自身投资意向及金融机构借贷意愿不强烈密切相关。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借贷用途、农户收入占比对进取型农户与保守型农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取型农户能获得较高规模的生产性和生活性借贷,而保守型农户仅能获得较高借贷规模的生产性借贷。基于此,从分类引导农户、激发农户内在动力、增强自我投资意识、加快农村地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助推传统农区产业升级、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2012—2018年四期调查数据,通过VEP方法测算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金融借贷的返贫防范作用及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借贷能显著降低农户家庭返贫风险,但借贷渠道不同,其返贫防范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仅非正规金融借贷与未来返贫概率存在“U”型关系。机制检验发现,家庭创业是正规金融借贷防范农户家庭返贫的重要机制,而非正规金融借贷不能通过创业产生收入效应和网络信息福利效应,其返贫防控作用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借贷能明显降低非创业、弱社会资本、乡村、西部地区农户家庭未来返贫概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可得性、借贷规模均具有正向影响。(2)信息获取能力、风险偏好在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可得性、借贷规模的影响中均起到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发现,与非正规借贷相比,社会网络对农户的正规借贷产生的影响更大;与不使用互联网型农户相比,社会网络对使用互联网型农户的借贷可得性以及借贷规模的影响更大;社会网络对西部地区农户的借贷可得性以及借贷规模影响最大;年龄越靠近中年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参与金融借贷,借贷规模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省农户金融需求状况调查发现,农户的借贷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生活性资金需求比例较高;农户对信用社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高,民间借贷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其它金融需求的了解意愿比较强烈。因此,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对民间金融应积极引导,加强监管,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而作为担当"支农主力军"角色的农村信用社应深化改革,开发多样性信贷产品,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最后还要通过金融知识下乡等方式,让农户了解金融常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东省清远市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92户入社农户为例,对其资金需求特点、融资困境和参与新型融资方式的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入社农户资金需求旺盛,其资金需求呈大额、长期化的特点,且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私人借贷是入社农户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并未由于加入合作社而改变其融资困境;入社农户从金融机构贷款依然较难,且缺乏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入社农户对合作社担保贷款、联保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抵押贷款以及通过资金互助社融资的参与意愿较高。建议在运作规范、评级较好、农户认知水平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地金融、合作金融等新型融资方式试点,以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疆21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新疆农户非正规借贷行为特征,并运用STATA软件,采用Probit模型及Tobit模型,分别估计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借贷意愿及借贷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房屋价值、医疗支出、家庭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距离和正规借贷利率是共同对农户非正规借贷意愿及借贷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关系理论视角下,基于新疆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关系资本、宗教关系资本、银行关系资本与农户贷款可得性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农户贷款更多依赖于家庭关系网络的维护,尤其是关系质量对其非正式借贷获得性帮助更大。银行关系资本对农户获得贷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农户较好的银行关系对农户获得正规贷款有积极作用。此外,家庭经济决策、农户技能水平、文化程度等特征变量也显著影响其贷款可得性,说明其帮助农民获得更多借贷机会、更大的借贷额度并降低借贷风险。本文研究对于理解文化同质性下的关系资本在民族地区农村信贷配置的作用,且对进一步拓展民族地区农村信贷市场体制改革路径,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营销农户小额信贷的现实意义 1、彻底解决农民借贷难、信用社放款难的"两难"问题.引入市场营销,可以促使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层社走出金融业传统的"卖方市场"经营模式.通过营销人员直接与农户见面,接受各种咨询,农民咨询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直接向营销人员提出贷款申请,经调查后即可取得贷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陕西省大荔县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Tobit模型对农户民间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产性经营支出对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借贷利率对农户民间借贷需求也呈正向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赋予民间借贷合法地位、引导正规金融与民间借贷联接、加大低收入农户财政扶贫资金供给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文基于内蒙古、青海、甘肃、河北四省区农牧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牧户借贷行为特征及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评价。研究表明,农牧户借贷资金行为较为普遍且借贷规模较大;借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内蒙古、甘肃、青海农牧户借款渠道以正规渠道为主,河北农牧户以非正规渠道为主;非正规借贷以亲戚朋友的无息借款为主;多数受访农牧户认为正规渠道贷款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担保要求高、手续复杂且金额有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9年全国10省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村二元信贷市场结构下的农户借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金融资产余额不足以满足农户资金需求,或因子女上学、家庭成员生病、修建房屋、农业生产投资而产生资金需求时,农户才会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或非正规金融中介融资;与非正规借贷相比,正规借贷与受教育程度和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正相关,而与家庭经营主业、房产价值负相关;当农户与资金供给方之间具有某种关系时,其他变量就成为相对不重要的影响因素;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之间是一种替代与互补并存、互补更为突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在此政策背景下,安徽省部分县(市)相继成立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对支持农民生产、生活,缓解农户贷款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最近对安徽省  相似文献   

18.
民间借贷的风险隐患新特点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民间借贷走出原有的运行模式,其风险形式也将发生新变。据对湖南省民间借贷和民间借贷中介组织调查,近年来民间借贷规模迅速扩大,借贷形式和借贷范围均已突破传统模式。这些变化虽然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户贷款难等热点难点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此形成的新风险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民间借贷风险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对民间资金分流、规范、引导,对风险进行防控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对乌鲁木齐县200户种植大户资金借贷情况调查的数据,从农户资金借贷发生率、借贷金额、借贷渠道、借贷方式及借贷用途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乌鲁木齐县种植大户的借贷行为特征,并运用Logistic模型估计种植大户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户借贷可得性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家庭耕地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对银行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贷款效率等。  相似文献   

20.
当农户生活消费额或生产经营受到资金限制时就产生了借贷的需求,友情借贷是农户的首要融资资源。本文首先介绍了友情借贷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友情借贷发展的特点。然后对友情借贷供给的制约因素如关系网络的宽窄、自身经济状况、友情借贷的数量规模约束以及稳定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友情借贷的可能性供给边界。最后提出规范友情借贷、重点研究友情借贷替代性问题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