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形成机制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率与汇率是经济生活中两个重要变量,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测度一国经济的重要指标,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格体现着对内目标,汇率作为货币的对外价格体现着对外目标。作为一种基本价格利率对汇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利率改革必然对汇率产生影响,本文试阐述利率市场化对汇率形成对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融开放条件下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协同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汇率、利率与套利资本流动存在着内在联系,我国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货币政策改革与金融市场改革时,应注意三者协调发展和整体平衡,寻求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最佳政策组合,发挥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协同效应。为发挥金融改革协同效应,必须注重货币政策工具改革之间协调与配合,增强利率汇率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与利率市场化相协调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从而推动货币内外均衡进程。  相似文献   

3.
利率和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格和对外价格,是一国参与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调节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的不断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研究利率和汇率间的联动关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文献综述及分析,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4.
一国金融体系的改革,都是以金融市场化为目标的.而利率作为衡量投资行为的价格成本,影响着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核心环节.通过分析以利率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发展趋势以及改革模式,找出利率市场化所产生的问题.着重研究利率市场化产生的金融风险以及对金融危机的诱导机理,进而完善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并为维护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安全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针对经济过热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有:货币市场中利率未能完全市场化,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外汇市场中大量外汇储备的存在和大量国际游资的涌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冲击;资本市场中公开市场不完善等.为完善金融市场,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应将SHIBOR作为新基准利率逐步完善;建立国际游资准入制度;放松人民币汇率管制;开放公开市场业务,充分利用国债市场;加强证监会和行业自律组织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国际融资》2012,(12):34-35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尝试,目标是建立资本成本的市场自行定价、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初路线图是首先放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然后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序,是为了使改革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如果发生的话)降至最低.根据这一路线图,在过去的30年中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化措施,国内金融市场资本定价的市场化逐步增强,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也得到改善.市场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和最终向允许价格信号(利率或汇率)发挥重要作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过渡做出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李慧兰  古昕 《金融与市场》2023,(8):12-23+85
开放经济下,伴随经济结构性变化、货币政策转型以及汇率改革等宏观经济信息同时出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变化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兼具随机波动和时变参数的VAR模型,刻画经济系统中货币政策冲击以及传导机制的时变性,并以此分析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当前宏观经济的微波化是由货币政策效用增强以及外部冲击规模减小共同引起的;第二,在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伴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顺畅,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有所增强。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及时充分考虑人民币汇率等外部金融市场信息冲击的影响因素,并合理搭配政策措施,以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杨驰 《银行家》2013,(8):38-41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基准信号和反映金融产品供求关系的关键指标,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作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利率市场化近期呈加快推进的态势。201 3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要求"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但在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步入转型期、经济金融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应充分估最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的潜在影响和不利冲击,制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策略,防止出现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形式上已经完成,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明显。过去,学者们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对汇率传导渠道的研究不多。从研究方法上,多使用传统的VAR模型,并未考虑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可能对模型中参数的影响。采用带有时变参数的结构VAR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汇率波动与国内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一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带有时变性,使用传统VAR方法进行分析并不恰当;二是货币供应量与国内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关性减弱,不稳定性增强;三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渠道仍然存在较强阻滞。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在当前宏观经济调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会使得信贷渠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其主导作用。货币当局要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疏通信贷渠道。积极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真正反映资金供求价格。稳步实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数量目标向价格目标的转变。随着利率完全市场化目标的实现,利率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利率与贷款的关系以及利率与投资和实际产出的关系将会变得明确,因而货币政策——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投资消费、产出的传导路径能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易纲 《金融研究》2021,495(9):1-11
利率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央行确定政策利率要符合经济规律、宏观调控和跨周期设计需要。目前,中国的真实利率略低于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国具备继续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将尽可能地延长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在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收益率曲线非常重要,它反映利率由短及长的期限结构,可为各类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提供定价参考。收益率曲线的短端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直接受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长端则为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应用日益广泛,整体趋于成熟,而在市场基础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芦东  周梓楠  周行 《金融研究》2019,474(12):125-146
本文研究了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稳定效应。首先,本文从实证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影响。接着,本文构建了包含银行部门与货币错配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重点分析了在面对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包括对汇率的反应)和宏观审慎政策(对外债的逆周期调节)的配合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结论表明,如果缺少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反应将导致产出、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等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增大。在存在宏观审慎政策的前提下,相对于完全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从中长期看能进一步促进产出和外债等核心变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尚玉皇  赵芮  董青马 《金融研究》2021,487(1):13-30
现实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操作受到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信息的共同影响.如何基于混频大数据信息分析货币政策行为机制是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混频时变参数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MF-TVP-FAVAR)模型.基于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等多维度混频数据信息的实证结果表明:首先,MF-TVP-FAVAR模型在宏观金融混频数据中提取的金融形势指数(FCI)能较好地表征宏观经济先行趋势,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前瞻性信息.其次,混频TVP-FAVAR模型可以捕捉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的高频时变特征.与货币供应量相比,利率传导对产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利率传导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愈发畅通,而信贷传导机制因财政政策搭配等问题日渐受阻.再次,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无论产出效应还是价格效应,经济上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都比经济衰退时期更加通畅.价格型和数量型传导机制在经济下行时的作用效果均会减弱,但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最后,货币政策对FCI的冲击响应具有时变性,说明金融市场信息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结构性的动态影响.货币当局制定尤其是微调货币政策时应及时评估金融市场信息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文章考察了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及其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步骤平稳推进。改革后,在全能银行模式下德国金融业没有出现象美、英那样的银行集中倒闭危机;银行贷款在非金融部门融资中仍居于主导地位,而住户部门的金融资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德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银行的流动性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银行信贷政策以及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5.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涉及利率决定理论、利率传导理论以及剖析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金融发展理论。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率决定相关理论的核心思想,这些理论包括古典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可贷资金论以及IS—LM模型等。研究表明,平均利润率、资金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率、央行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等都会影响一国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礼卿  钟茜 《金融研究》2020,476(2):15-33
全球金融周期存在的背景下“三元悖论”是否依然成立充满争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与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为考察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传导到外围国金融市场,使外围国信贷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以及杠杆率与美国银行趋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金融渠道的传导速度快于实体经济渠道导致外围国国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相背离,外围国想要稳定经济就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同向的政策利率变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不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估值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浮动汇率制度并不能隔离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也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外围国金融市场越不发达,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越不独立。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U.S. monetary policy announcement surprises on foreign equity indexes, short- and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and exchange rates in 49 countries. We use two proxies for monetary policy surprises: the surprise change to the current target federal funds rate (target surprise) and the revision to the expected path of future monetary policy (path surprise). We find that different asset classes respond to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surprises. Global equity indexes respond mainly to the target surprise; exchange rates and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respond mainly to the path surprise; and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respond to both surprises. On average, a hypothetical surprise 25-basis-point cut in the federal funds target rate is associated with about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foreign equity indexes and a 5 basis point decline in foreign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A surprise 25-basis-point downward revision in the expected path of future policy is associated with about a ½ percent decline in the exchange value of the dollar against foreign currencies and 5 and 8 basis point declines in short- and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respectively. We also find that asset prices’ responses to FOMC announcements vary greatly across countries, and that these cross-country variations in the response are related to a country’s exchange rate regime. Equity indexes and interest rates in countries with a less flexible exchange rate regime respond more to U.S. monetary policy surprises. In addition, the cross-country variation in the equity market response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percentage of each country’s equity market capitalization owned by U.S. investor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investors’ asset holdings may play a role in transmitting monetary policy surprises acros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但2007—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仅仅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忽视金融风险,并不足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近年来中国提出双支柱宏观政策框架以支持宏观经济稳定,这一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我们首先提出了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框架,强调应该注重两类政策目标的协同与矛盾、政策传导渠道的相互交叉与影响、冲击类型与开放条件的差异等,从而保证双支柱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应。接下来,我们建立了一个DSGE两国模型,作为分析双支柱宏观调控稳定宏观经济的案例研究。研究表明,第一,金融冲击下,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且随着汇率制度从固定转向浮动,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的效果会明显加强。第二,在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以跨境资本流入税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可以有效遏制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机制,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从而验证了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第三,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有关,当汇率灵活性水平较低时,双支柱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China׳s external policies, including capital controls, managed exchange rates, and sterilized interventions, constrain its monetary policy options for maintaining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following external shocks. We study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in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thes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highlights a monetary policy tradeoff between domestic price stability and costly sterilization. The same DSGE framework allows us to evaluate 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alternative liberalization policies. Capital account and exchange rate liberalization would have allowed the Chinese central bank to better stabilize the external shock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