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信孚银行提出RAROC方法以来,风险由资本覆盖便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的历史演进过程,以2000年单因子渐进模型的提出为分界点,将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的演进分为两个阶段,并将经济资本计量模型分为银行内部模型和监管模型两类。本文分析比较了两类模型对国内商业银行的适用性,并提出国内计量模型的发展方向,即结合银行实际对监管经济资本计量模型——单因子渐进模型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2.
2006年“十国集团”公布并实施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协议提出“三个支柱”的模式,将银行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但在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框架并未给出比较详细的合规要求,仅以操作风险管理替代了全部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从IT角度看,似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3.
罗平 《中国金融》2006,(20):56-57
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新资本协议,建立了资本监管三大支柱体系,有效地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资本协议复杂的资本计量方法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了风险计量的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尤其突出了依赖银行内部量化指标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 Based Approach,以下简称“IRB”法)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发布后,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和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监管新规对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增强银行风险防范和损失吸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也给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带来一定压力。为了将落实银行业监管新规与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商业银行应平稳有序实施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根据新的信用风险权重调整资产结构,积极探索资本工具创新,在加强流动性管理的过程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姚雯 《财政监督》2004,(12):51-51
银行业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行业,它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创造自身价值。虽然混业经营已呈大势所趋,但信贷风险管理仍是银行业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国际著名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002年发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达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控制的新要求,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评级制度。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下的内部评级法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这种内部评级法下,针对信用风险的监管资本的基本框架包括五个方面:风险暴露分类、风险要素、风险权重函数、最低要求和监管检查。新协议中的监管资本标准由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并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部评级法,是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所在,目前这一点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业界达成共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创设的内部评级法,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敏感度的处理方式,可以为各国商业贷款风险识别与管理提供依据.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来看,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高度重视内部评级法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作用,并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和发展内部评级模型.这显示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协议的一项核心内容,正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如何根据我国情况有选择地借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通过内部评级法建立起严格科学的贷款质量分类管理体系,以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后,资本监管改革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美国推出的全面资本评估与评审监管改革计划,要求银行在不同压力情景下对损失与收益进行动态估计,对资本进行前瞻性规划,以保证银行在各类压力之下仍有足够的资本保持正常运作。本文梳理分析了美国全面资本评估与评审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压力情景设置、损失估计、拨备前净收入估计、资产负债表及风险加权资产估计、监管资本估计、敏感性分析及模型风险管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监管机构关于银行全面资本分析审查报告的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监管现状,建议监管机构借鉴美国全面资本评估与评审监管改革的理念、框架和方法,将全面风险管理、第二支柱、组合管理以及压力测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体系,促使银行全面、审慎地认识与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8.
推动新资本协议实施 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资本协议反映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 风险管理的发展同时受到市场和监管当局两方面推动,这种互动作用在银行资本监管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1988年资本协议确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监管资本要求应当与银行风险挂钩,对风险不同的债权资产给予不同的风险权重,以此计算银行的资本要求。在当时情况下,1988年资本协议无疑对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是近几年由国外先进银行发起的银行风险管理革命,它注重对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清偿风险等银行风险从整体上进行管理和衡量.其核心是用RAROC(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为衡量标准,进行资本的最优配置,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正>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及监管当局为保证中间业务免受违约或信用欺诈事件影响能够平稳快速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避免、抑制、补偿等管理措施。信用风险管理是控制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的最终环节,只有当银行自身或监管当局能够正确识别各个业务品种中的信用风险而且能够准确评估时,信用风险管理才能够顺利进行;换句话说,信用风险不同表现的识别与评估正是为了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是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附属环节。由于存在两个  相似文献   

11.
Our model shows that deterioration in debt market liquidity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not only the liquidity premium of corporate bonds but also credit risk. The latter effect originates from firms' debt rollover. When liquidity deterioration causes a firm to suffer losses in rolling over its maturing debt, equity holders bear the losses while maturing debt holders are paid in full. This conflict leads the firm to default at a higher fundamental threshold. Our model demonstrates an intric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quidity premium and default premium and highlights the role of short‐term debt in exacerbating rollover risk.  相似文献   

12.
风险计量是开展风险监督管理的基础,是确认风险状态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风险监督管理的水平.本文结合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实际,在分析监督检查中积累的会计核算差错数据基础上,构建核算风险矩阵,对风险影响等级、风险发生概率进行综合评估,并利用风险等级量化和Borda序值方法给出风险排序、对风险点进行计量得出风险值,从而为人民银行加强风险监督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mpact of imperfect consumption risksharing across countries on the formation of time-varying riskpremiums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on their cross-sectionaldifferences. These issues are addressed within the frameworkof the Constantinides and Duffie (1996) model applied to a multicountryworld.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cross-country variance ofconsumption growth rates is counter-cyclical and that this featureof consumption data is mildly helpful for currency pricing.In particular, unlike the standard CCAPM, the new model is ableto generate currency risk premiums at lower values of risk aversionand provide certain explanatory power for cross-sectional differencesin currency returns.  相似文献   

15.
风险映射与操作风险的识别 操作风险的识别过程实际上就是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各个阶段进行风险映射(risk mapping),从而识别操作过程中的关键风险因素.风险映射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它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不同,它无法针对具体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COSO报告(2004)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但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功能和内涵上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从组织目标出发,对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本的概念解说,并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三者的思想内涵及其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BNPP银行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成熟的风险控制和风险分散技术是保证其资产质量的根本.其做法:制定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从组织架构上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控制体系;IT系统对风险控制的支持;专家直接参与风险管理;信贷风险分析技术的国际化;保险公司对信贷风险的分散;对有问题客户集中处理和不良贷款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banks are subject to currency and country risks on their dollar-denominated loans to foreign firms and governments. We conclude that currency risk is a function of the rat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flation, deviations from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nd the effect of these deviations on the firm's and the nation's dollar-equivalent cash flows. Country risk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variability of the nation's terms of trade and the government's willingness to allow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adjust rapidly to changing economic fortunes.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公司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但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证券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上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的审计属于一项高风险的审计.  相似文献   

20.
Characteristics of Risk and Return in Risk Arbitrag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analyzes 4,750 mergers from 1963 to 1998 to characterize the risk and return in risk arbitrag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isk arbitrage return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arket returns in severely depreciating markets but uncorrelated with market returns in flat and appreciating markets. This suggests that returns to risk arbitrage a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from selling uncovered index put options. Using a contingent claims analysis that controls for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market returns, and after controlling for transaction costs, we find that risk arbitrage generates excess returns of four percent per y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