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元旦的钟声,为车险改革的全面启动奏响了新的乐章. 按照中国保监会的部署,自1月1日起,各家保险公司自主制定的、经保监会批准执行的条款、费率正式投放市场,与此同时,车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的由保监会统一制定条款、费率的管理体制宣告结束.应当说,这是中国加入WTO一年多来,保险业加快与国际化运作模式接轨、继而大踏步走向市场化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自今年9月1日起,中国保监会已经开始受理保险公司申报的车险条款、费率,并将从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车险条款费率改革,将使保险公司在车辆保险的经营运作方面发生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聂勇 《上海保险》2003,(3):21-23
为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 国家保险监管部门宣布:自2003年1月1日以后,由各保险公司自行制定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和费率,由此我国车险市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揭开了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的序幕。各保险人根据自身的车险经营状况分别制定了自己的车险条款和费率规章。综观各保险人自行制定的车险条款,在条款的结构、责任范围的界定、  相似文献   

4.
李虹 《中国保险》2016,(4):45-48
车险改革情况2015年2月,保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以行业示范条款为主体,创新型条款为补充,建立标准化、个性化并存的商业车险条款体系。以大数法则为基础,市场化为导向,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自主权。  相似文献   

5.
备受外界关注的07新版车险行业条款和费率终于获得"准生证".于4月1日正式实施了.经过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的新条款费率分为A、B、c三款.分别是中保、平安和太保3家保险公司报备的.其他财产保险公司原则上只能在这3个行业条款费率中选择一款使用.同时可以自主开发附加险相关产品和在车险行业条款基础上开发补充性的车险产品.下面让我们来详细解读新版A、B、c条款费率的变化和差异.希望广大读者在购买车险时能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6.
李岚 《浙江金融》2003,(2):43-44
2001年10月1日,一个中国保险业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时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夜,车险市场产品费率改革正式启动,改革的突破口选在广东省,即从10月1日起,广东省的同一保险公司,在不同城市可以实行不同的车险费率;在同一城市各保险公司也可以实行不同的费率标准.2003年1月1日,同样是一个值得中国保险业纪念的日子.全国范围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改革正式实行,车险将改变"统一面孔",保险公司将细化风险,灵活定价,机动车辆投保人将面临更多的选择,享受更加周到的服务.这正预示着中国保险业车险市场新一轮"价格战"已经打响,是祸是福?是单赢还是双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这毕竟已显示出保险监管者的改革决心,也反映出保险企业界对待"价格战"的更趋理性的心态.如果说这次车险费率放开是顺应保险业发展潮流的话,那么推而广之,其他险种要不要引入"价格战"以及何时引入"价格战"等自然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周海 《中国保险》2002,(11):34-37
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车险条款费率将全部放开,实行市场化.应该认识到,为了应对我国加入WTO,全面开放保险市场、对车险费率进行改革,有利于车险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市场培育,能够进一步促进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优质服务,也顺应了国际惯例,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林斌 《上海保险》2016,(1):56-58
2015年5月20日,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改革后首张保单落地于广西,这是当年年初中国保监会出台了《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保监发[2015]18号)后的实质性突破,标志着中国商业车险正式迈入"市场化"时代。费率市场化后,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将成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参数,费率风险也将逐步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车险市场化改革,集中表现为车险条款费率的管理方式由保监会统一制定转变为保险公司自行制定并报保监会审批后执行,条款费率制定权回归保险公司,使保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新版车险费率,经过科学的精算和保监会的审批,终于"驶"入车险市场.经过一年多的车险费率改革和市场考验,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快速成长,先后推出了多套费率表.对于中国车险市场,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个分水岭.可以说,之前各家公司是管理车险,而此后才是经营车险.此次推出新的费率表,更清晰地体现了客户价值的导向,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通过精细经营,既能充分保障风险,又能维护客户应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