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12年起,央行推出了一系列利率市场化改革举措。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财务数据和1413名客户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数据表明,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银行吸收存款起到促进作用,但定期存款占比在缓慢上升。由于中小银行存款定价要高于国有银行,部分存款从国有银行分流到股份行和城商行。息差收窄,各银行将中间业务作为战略转型主要方向,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高。伴随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净息差普遍受到压缩,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相似文献   

2.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多数商业银行净息差逐年下降,对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长期来看,净息差还将面临更大幅度下降,加剧银行收益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定价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综合竞争能力等都将面临更多挑战。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应从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内外部定价、提升服务能力、深挖中间业务收入、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多数商业银行净息差逐年下降,对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长期来看,净息差还将面临更大幅度下降,加剧银行收益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定价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综合竞争能力等都将面临更多挑战.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应从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内外部定价、提升服务能力、深挖中间业务收入、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推进,理财、私人银行、投资银行等相对高端的新兴中间业务,银行拥有更多或者说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银行理财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中间业务,不仅不占用资本,而且契合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同时承担着缓解商业银行资金压力的任务。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增长,加快了银行经营转型,进而成为了提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推进,理财、私人银行、投资银行等相对高端的新兴中间业务,银行拥有更多或者说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银行理财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中间业务,不仅不占用资本,而且契合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同时承担着缓解商业银行资金压力的任务.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增长,加快了银行经营转型,进而成为了提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实体经济面临挑战、金融改革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业盈利增速普遍下滑,不良连续上升,这些都促使商业银行向注重资本节约的精细化管理转变,产品创新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巩固存款和净息差、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促进经营转型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日,四大行相继披露了2013年业绩。受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银行净息差呈下降趋势,净利润增速放缓。同业在应对利率市场化和转型发展中的一些战略调整和举措,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间业务收入是衡量银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仅依靠传统的存贷差获取利润的方式将在今后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各银行都将中间业务的转型发展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本文结合广西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成效,总结了广西农行中间业务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提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这可能会对银行经营业务产生较大的冲击。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银行业的发展,其次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影响银行机构的经营能力,并对银行业的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形成挑战,还将对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和金融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提出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做好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24家银行机构的数据为依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来检验利率市场化对地方银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地方银行盈利能力存在着单一门槛效应。随着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提高,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净利差收窄对地方银行盈利能力的负向影响呈递减趋势。地方银行应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保持稳定合理的净利差水平;加快实施业务转型,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进一步提升银行存贷利率的定价能力。  相似文献   

11.
易纲 《金融研究》2021,495(9):1-11
利率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央行确定政策利率要符合经济规律、宏观调控和跨周期设计需要。目前,中国的真实利率略低于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国具备继续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将尽可能地延长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在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收益率曲线非常重要,它反映利率由短及长的期限结构,可为各类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提供定价参考。收益率曲线的短端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直接受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长端则为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应用日益广泛,整体趋于成熟,而在市场基础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熊启跃  王书朦 《金融研究》2020,475(1):110-129
净息差是反映银行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对银行业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基于2004—2017年欧洲负利率地区102家主要上市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对负利率环境下银行净息差的调整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利率降低(提高)会带动银行净息差下降(上升);(2)负利率环境下,银行净息差对政策利率调整,尤其是利率下调的敏感性明显增强;(3)不同特质性银行净息差对政策利率调整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规模较大、国际化程度较高银行的净息差对政策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低,以利息收入、零售业务为主银行的净息差对政策利率变动较为敏感。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负利率政策传导机制及影响领域的相关成果,探讨了负利率环境下不同特质性银行行为调整差异,为商业银行做好负利率环境下的息差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助推器。本文回顾了美国利率市场化完成阶段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过程和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市场基金和商业银行的影响,吸取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适时适度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防范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有效加强货币市场基金监管和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Shibor革命及其经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阐述Shibor的推出对经济的重大意义。文章先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提出推出Shibor的背景,然后分析以Shibor为核心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以Shibor为核心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推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型、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型、引导非金融企业和家庭的支出和减缓宏观经济波动等方面的意义。文章最后是简要的结束语。  相似文献   

15.
陆军  黄嘉 《金融研究》2021,490(4):1-18
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内涵之一是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对银行利率的传导中,政策利率尤其是再融资工具利率能够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顺畅传导。本文构造了一个多部门局部均衡模型,刻画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时变特征,从理论上讨论利率市场化程度与货币政策银行利率传导之间的内生关系,两者共同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基于时变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发现:(1)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阶段性波动特征,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是一直上升的,改革可能会曲折迂回。(2)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动态政策效应,多种改革政策共同推动渐进的利率市场化,但从货币政策银行利率传导的有效性进行考察,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存在进一步推进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传导与调控机制,理顺不同利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疏通货币政策对银行利率的传导,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利率与汇率作为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和对外价格,二者具有统一的价值基础,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在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影响着居民及企业的支出和投资,利率的变化对整个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生活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汇率作为货币资金的对外价格,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市场上的核心价格变量,受外汇市场、国际收支、跨国资产组合、外汇储备等因素影响。在一国宏观经济中,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实际上,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尤其是开放型经济,利率与汇率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甚至有时还存在冲突。因此,对于利率与汇率在传导机制、价值基础、政策运用方面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将更有利于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也将进入攻坚阶段。当然,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但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关系进而更好的研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中外银行业的利差水平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较低。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I(DP)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利差(SP)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NP)之间相关性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影响利差变化的重要变量,并且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利差与其呈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关系。因此可能存在一个伴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利差演变路径,而我国正处于利差水平逐步上升的演变阶段,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商业银行利差水平还将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本刊利率市场化专题系列国别经验研究的总结,文章从利率管制的原因、利率市场化背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运行的影响,以及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并研究其启示。文章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伴随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转变和金融创新推动,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需要相关政策配套,在改革完成前后,央行对利率调控由直接转为间接,并重视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杨筝  王红建  戴静  许传华 《金融研究》2019,468(6):20-38
本文以我国贷款利率上下限放开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放松利率管制如何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研究发现: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能够显著抑制非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而放松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则无显著作用,支持了“市场套利观”。机制检验发现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放松显著抑制企业债务成本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作用;拓展性检验还发现对于盈利能力越强、规模越大以及市场竞争压力越小的公司,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对抑制非国有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表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利润率差距是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诱因,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改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助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璐  叶光亮 《金融研究》2022,499(1):115-134
本文基于银行存款市场空间竞争模型,探讨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和福利效应,及其与市场竞争政策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政府隐性担保尽管能够保障存款人利益,但会降低存款人对银行经营稳健性的要求,使得银行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从而降低经营稳健性;而市场化的存款保险制度通过费率与风险挂钩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同时避免过高政策成本负担,实现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随着市场竞争强化,引入风险差别费率保险制度,在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和增进社会福利方面的效果逐渐增强。模型分析表明,当长期允许机构自由进出市场时,政府强化竞争政策短期可能降低银行的经营稳健性,但长期内高风险银行逐渐退出市场而更有效率的低风险银行进入市场,这种柔性市场退出机制使得银行业整体经营稳健性增强。因此,在金融市场中强化竞争政策,推行并完善当前市场化的风险差别费率存款保险制度,长期内有助于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提升银行稳健性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