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全流通是解决我国控制权市场诸多问题的首要条件,但全流通不能解决控制权市场的所有问题,要警惕全流通后依然存在的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控制权市场失效。因此,还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法制环境,真正实现控制权市场的监督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2.
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转移短期市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0年发生的79起控制权转移事件作为样本,测度和分析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短期市场反应。采用国外常用的事件研究方法,通过计算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第一次公告日前后(-10,30)天等不同窗口期的AAR和CAR,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本文测度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短期市场反应;从主并公司股权结构角度,通过分析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后短期市场反应的关系,本文发现了主并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短期市场反应的影响,从而为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文献做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主流理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呈现一股独大特别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控制权形态,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及规则设计多围绕此种股权结构和控制权形态展开。笔者以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为视角进行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已经不能以一股独大型的控制权形态来概括的结论,相应的,公司治理理论及规则制定也应该围绕多样化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形态展开。  相似文献   

4.
陆芃霏 《新理财》2014,(8):37-40
近年来,对股权结构的研究一直占据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分散的股权结构在中国上市公司普遍为国有股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中比较少见。但随着市场化的步伐,更多资本和各色投资人进入市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经历过或正处于控制权争夺的过程之中。因而,对控制权争夺行为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股权分置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存在的缺陷--控制权配置的错位和控制权市场的失效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股权分置格局下,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机制截然割裂是导致"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控制权市场外部治理机能失效的根源所在.同时,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控制权内部配置以及控制权外部转移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的分析表明,后股权分置时代优化控制权机制应当引入"股东实质平等"原则,以增强中小股东的行权便利性,等等.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以及由此衍生的控制权转移现象日渐增多,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市场也基本形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提前泄漏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投机炒作现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7.
姜宇 《福建金融》2020,(3):27-32
双重股权结构虽然颠覆了我国《公司法》现行的以“同股同权”为原则的单一股权结构,但因其可满足科创企业的特殊治理需求、抵御敌意收购、鼓励管理层重视公司长久发展、投入高度匹配的人力资本等优势,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渐获得了认可。但双重股权结构会加剧公司控制权和经济利益的背离,以及因背离程度的加深所诱发的公众投资人参与权弱化、代理成本显著增加等风险。因此,我国科创板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在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仍需建立控制权约束机制来规避控制权被滥用的风险,从而为维护中小股东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以股权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亏损逆转程度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选取中国证券市场上2003~2011年发生亏损的1508家公司年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对其亏损逆转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国有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管理层持股与否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控制权市场并没有对亏损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市场化进程会对股权结构特征与亏损逆转程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产生影响,即在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对其亏损逆转程度的影响较强;反之,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对其亏损逆转程度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9.
控制权与公司绩效:中国民营上市公司ST化的合理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对控制权指标进行选定和度量,以主营业务收益率、管理费用除以主营业务收益的比率作为公司控制权在经营绩效上的反映,建立了一个股权分散、控制权弱化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因果模型,并以中国ST民营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ST化与股权的制衡化以及第一大股东对董事会、总经理的直接控制能力下降(控制权弱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现代企业应该强化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控制权转移应和股权转让相一致,才能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控制权转移市场理论,文章以啤酒花(600090)为例,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并没有给上市公司带来绩效的改进。收购方股东通过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进行"掏空",即通过包括担保贷款、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方式从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处获取了巨额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