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涌现出来的经营模式,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是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党中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锐意进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利用影响区域农村发展差距的关键因子,系统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外沿与内涵的重大变化,不仅给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几年来,尽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这一地域的主导金融力量,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农村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业银行在农村这一领域的作用也日显重要。农业银行由国家专业银行转变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不是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束,而是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我国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农业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在政治制度上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庞大的农业基础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系迎来了新形势,农村经济交流普遍较快,相关金融业务正朝着复杂、多元化和大宗化方向发展。此外,我国对"三农问题"持续关注,并且已经认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这些都为我国农村金融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现实要求。当今农业银行相继撤出农村市场,邮政储蓄在农村经济领域内的影响力相对减小,这种经济环境必然要求作为农村金融服务重点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切实为农村金融体系和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为实现我国整体的经济迅速平稳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财源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国家财政积累的基础,农村财源茂盛了,才能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农村财源建设,能够发挥农村资源优势,优化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使农民增收致富.达到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民富国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史纪良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业时提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整体不断继续稳固发展,信息化的脚步越迈越快,如今信息化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言,农村信息化的建立对加速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再分配社会资源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带动农村信息化更好的实施,而农村信息化在农村的深入和普及,也势必能对农业经济增长起来良性作用。本文主要站在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的何种影响,简要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农村信息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贯彻党的三中全会路线以来,全国经济形势大好,农村经济形势更好。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国家又采取了提高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等重大措施,农村经济大大活跃起来。当前,我国的农业一马当先,方兴未艾,农村经济将会出现新的发展高潮。振兴我国农业的时间不远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是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突破口,这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为核心,分析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方向,明确农业发展契机,提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产业化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金融规模效应渠道和金融结构效应渠道。本文基于跨期最优化条件,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分析了金融发展、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合1994-2009年的数据,运用门槛回归( TR)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渠道下我国农业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受我国农业组织形式相对落后和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等因素影响,在不同渠道下我国农业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影响渠道超过“临界值”时,农业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显著降低。因此,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强化农村金融供给,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古以来即是农业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基础,而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确保农村群众增收致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在新常态下不断强化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需长期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讲述了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持续增长,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呈现了连续20多年的发展势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一、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入WTO后,由于外国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导致农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收缩,大约有1000万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当前占我国总人口50%的文盲中约有2/3在农村。2000年…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业问题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农业、农民、农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这是因为农业的根本地位,加强农村经济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我国要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经济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农业也必须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发展对我国至关重要。而随着金融这一现代经济核心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成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文章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为例,分别从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四川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在统计意义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之间并没有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文章分析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三农"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的看,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弈地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持续增长,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明显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呈现了连续二十多年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角度看,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对于农业这样一个弱质产业,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采取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综合措施,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继续支持农业区域布局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金融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保持我国经济稳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粮食主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