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资源的利用效率决定资源的需要量,从而决定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源利用效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制度安排决定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建立科学的制度安排体系,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商品价值量,提高社会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它与价值量决定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结合《资本论》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科学含义目前,大多数文章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在第一卷讲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  相似文献   

3.
由于《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问题出现过不同阐述,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存在两种含义以及两种含义存在的意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文章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在动态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实现过程,并提出是平均边际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观点,得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一个含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的提法不准确,准确的提法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决定的,但它必须而且只能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来体现.所谓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必然导致供求价值论.  相似文献   

5.
价值转形问题涉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内在价值尺度,它决定了价值量。对两个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有不同理解,主要分歧为究竟谁决定谁。第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部门平均劳动时间,它决定价值创造(产品实现)。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与一定需要量相对应的部门总劳动量,它决定价值实现(交换实现)。平均值涉及的实际产量,与社会需要量无对应关系。同社会需要量相对应的总产量,平均值并不涉及。平均劳动时间是内因作用的结果,主要由节约成本引发出来。平均劳动时间的形成相当于平均价格的形成。如果考虑外因作用,供求平衡可作为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标志,但供求失衡就无法得到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6.
劳动复杂程度并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观因素.把劳动复杂程度和强度当作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观因素,不仅与现实不符,也不符合马克思反比理论的原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劳动的密度在内,而且其"现有的"重要规定就包含商品价值量纵向比较的基础;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反向运动规律的理论,是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基础的,必须准确掌握它的全部内涵.否则将损害这一理论,从而动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商品的价格随商品的供求关系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知识产品的价值规则与此不同,它是由个别优等劳动时间决定,其价值实现是一种低价递减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科技企业在我国迅速发展,高科技商品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凸显重要。高科技商品的价值究竟由什么决定、价值量的来源途径是什么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这对于有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发展壮大高科技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汇率是商品国际贸易的产物,是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现其价值与货币的国别差异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所以汇率决定基础必须从支配国际贸易的规律中去寻找。由于劳动生产率,劳动强度、自然条件等差异,各国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导致商品的国别价值的差异。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后,有差异的国别价值转化为统一的国际价值,商品的交换以各自所具有的国际价值量的大小为基础。作为货币兑换比例的汇率是以两种货币的共同质为前提的。货币的实质是价值表现物,所以两种货币的共同质必然是同一的国际价值,因而决定汇率的基础是货币单位代表的国际价值量。  相似文献   

10.
商品价值,实质上是人们以社会必要劳动为基准,对商品生产行为所作出的一种肯定评价。知识对商品价值生产的作用,是通过优化物化劳动资源与活劳动资源的秉赋,拓展人们对自然资源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变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的相对水平而间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相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需要一种新的价值理论。本从十个方面提出了一套新的商品价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经典命题是:劳动生产力和商品的价值变化成反比,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变化成正比。实践证明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极其正确的,我们决不能随意地否定马克思这一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Volatility is a key determinant of derivative prices and optimal hedge ratios.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there are structural breaks in commodity spot return volatility using an iterative cumulative sum of squares procedure and then uses GARCH (1,1) to model volatility during each regime.The main empirical finding is the very limited evidence of commodity volatility breaks during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This suggests commodity return volatility was not exceptionally high during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compared to the 1985–2010 sample period as a whole. For many commodities there are multiple idiosyncratic breaks in volatility; this suggests commodity specific supply or demand factors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volatility. The empirical results overall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 that commodities are too diverse to be considered as an asset class. Finally, we find commodity volatility persistence remains very high for many commodity returns even after structural breaks are accounted for.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8年3月—2020年6月月度数据,运用TVP-SVAR-SV模型和M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立场与大宗商品价格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具有显著的时变影响,短期效应明显大于长期效应;当金融化程度高时,货币政策立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强、持续时间更久;相比于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显著,表明货币政策立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特征.从消费品市场波动与生产资料市场波动、商品市场波动与投资波动、商品市场波动与货币供应量变化、商品市场波动与经济波动的互动关系四个方面可以描述我国商品市场的波动形态.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with a tractable log‐linear equilibrium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al frictions in commodity markets. By aggregating dispers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ength of the global economy among goods producers whose production has complementarity, commodity prices serve as price signals to guide producers' production decisions and commodity demand. Our model highlights important feedback effects of informational noise originating from supply shocks and futures market trading on commodity demand and spot prices. Our analysis illustrates the weakness common in empirical studies on commodity markets of assuming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shocks are publicly observable to market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