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银行治理、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目前困扰这些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这一问题成因进行了诸多研究与分析.从我国银行治理结构特点的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结合信贷配给理论,对不同治理结构下银行信贷行为进行建模与比较分析发现,银行治理结构通过影响银行信贷选择行为,将会对信贷市场配给程度以及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已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银行信贷采取何种态度至关重要。笔认为,银行应制定合适的银行信贷导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银行信贷导向存在很大的矛盾,主观上不能放弃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困于客观条件限制,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很不充分。因此,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实施积极的银行信贷导向。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贷款难:一个基于信贷决策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信贷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融入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银行信贷审查成本等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信贷配给是银行理性选择的结果;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配给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其贷款难问题。并在文末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的一个发展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来说,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广泛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体制机制创新仍然是一项中长期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近年来银行信贷服务有了明显改善,从四大银行到其他股份制、区域性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大量制度安排和产品创新,但是应当看到银行服务只是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市场中介服务、公共行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羊群行为特征日益凸显,不仅恶化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鉴于我国银行信贷羊群行为是信息不对称、银行经营者声誉及报酬考量、行政干预及政策导向、银行风险观及市场定位趋同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弱化商业银行信贷羊群行为,应完善银行信贷监管、促进信贷信息资源共享、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与担保体系,并引导商业银行推进管理变革.  相似文献   

6.
一、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总量不大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在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供求矛盾,但信贷支持总量仍然不大。截至9月末,甘肃省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  相似文献   

7.
中小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天然的地缘、人缘优势,但是在传统信贷模式下"银行+企业"直接对接受到极大制约,出现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前移不够、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从积极完善银行信贷风险分担、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两手抓",提升科技企业贷款的获得性,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黑龙江省辖内银行积极拓展绩优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力度不断加大。但随着企业资金需求的增加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加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信贷融资难的问题愈加突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总量不足,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0%左右,贷款户数仅占中小企业总户数的10%左右,80%的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1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规模收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信贷投放向中小企业倾斜,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改善。抽样调查显示,辽宁省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总量持续增加,融资以银行短期信贷为主,融资成本呈下降走势。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需要大力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实施金融创新,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陈如清 《福建金融》2002,(12):32-33
资金短缺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对中小企业发展特征、信贷需求特点,以及银行信贷投放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小企业发展规律且行之有效的信贷投放思路,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关乎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信用风险缓释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我国的最新发展状况,通过比较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国际上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的差距,寻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盛天翔  范从来 《金融研究》2020,480(6):114-132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或许会带来新变化,但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构建包含贷款技术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提出金融科技、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关系假说。在此基础上,手工收集百度搜索指数数据,建立与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相关的各省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整个银行业体系,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推动银行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时,存在最优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最优银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进一步丰富小微企业信贷理论,补充中国经验证据,为促进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手机银行业务逐步进入了成长期,目前手机银行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手机银行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当前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本文研究分析了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银行家》2009,(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富裕阶层呈"爆炸式"增长态势,其迅速膨胀的理财需求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而近两年来我国私人银行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私人银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遭遇了"中国式的困境"。比如:分业经营的局限,严重的金融产品同质化,金融工具的单一,以及高端金融人才的缺乏等等。正是带着这些疑惑,本期银行家论坛邀请到几位著名的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专家,为我们解读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潜力、面临的困境及如何走出困境等相关问题。所有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其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15.
司登奎  李颖佳  李小林 《金融研究》2022,506(8):171-188
本文结合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形成机制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特征事实,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视角探究银行竞争如何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以2003—2019年中国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银行竞争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进一步以放松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为标志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法的计量结果为识别银行竞争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应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机制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通过弱化“信贷扭曲”和“监管套利”两个维度的作用机制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较高和投资机会较少的样本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碳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路径选择,而碳金融业务的巨大市场空间、高成长性以及国际性则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保障。文章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新一轮金融格局调整中,必须适应碳经济发展,加快确立碳金融交易定价主导权,推进碳金融市场建设,构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完善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网上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成为了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都在讨论强化银行业风险监管的背景下,本文在总结当前我国网上银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对银行业监管提出的新挑战,同时针对挑战提出若干监管策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银行业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提升整体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从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背景出发,总结了世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和趋势,然后重点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financial sector stabil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is paper, we study credit risk transfer (CRT) in an economy with endogenous financing (by both banks and non-bank institutions).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incentive of banks to transfer credit risk is aligned with the regulatory objective of improving stability, and so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credit derivative instruments is to be welcomed. Moreover, we find the transfer of credit risk from banks to non-banks to be more beneficial than CRT within the banking sector. Intuitively, this is because it allows for the shedding of aggregate risk which must otherwise remain within the relatively more fragile banking sector. Therefore, regulators should act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from CRT by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s favorable to the cross-sectoral transfer of aggregate credit risk (including basket credit derivatives such as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Finally, we derive the optimal regulatory stance for banks relative to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 show that a level playing field approach is sub-optimal. Regulatory stances should be set to actively encourage cross-sector CRT, first because of the higher fragility of the banking sector and second to induce banks to incur the costs of CRT which otherwise lead them to undertake an insufficient amount of CRT.  相似文献   

20.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经济意义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永红  赵雪情  程鹏 《投资研究》2011,(11):151-157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是中国金融体系通过金融创新、以市场手段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里程碑。与欧美国家的同类产品CDS相比,CRM有其独特性。本文首先介绍CRM及其交易,然后从金融创新、银行稳健性、债券市场发展、信用共担体系完善等方面阐述了CRM在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深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本文针对CRM市场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市场主体同质化、产品设计单一、定价机制不健全、监管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