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联交易、控制权收益与盈余质量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佟岩  王化成 《会计研究》2007,46(4):75-82
控股股东通常使用关联交易追求控制权收益(包括私有收益和共享收益)。在不同控制权收益驱使下,关联交易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也完全不同。本文使用2001、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发现,当控股股东持股在50%及以下时,更多通过关联交易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结果降低了盈余质量;而当控股股东持股超过50%时,偏好通过关联交易获取控制权共享收益,最终提高了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关联交易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表现出交易频率高、涉及金额大的特点。关联交易具有正反两面的效应,即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又可以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本文主要从盈余动机的角度出发,以近三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配股动机。关联交易会对盈余质量产生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随关联交易规模的扩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广泛存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委托代理问题与大股东掏空路径,选取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大股东掏空效应引入Kothari et al.(2005)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应计盈余时剔除关联交易行为与资金占用的影响,比较剔除前后可操纵利润的差异,对大股东掏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鉴于大股东掏空本身对盈余管理模型计算有影响,本文的做法可以形象反映掏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路径,即大股东通过实现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导致可操纵应计利润减少,企业会通过其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另外,还考虑不同产权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国企相对于非国企来说,以掩盖大股东掏空为动机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解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控股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侵犯广大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这与我国股市所特有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特点有关。由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经济实质及危害。须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赖以存在的制度缺陷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行为是一个普遍的企业行为,这一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为达到盈余管理目的,上市公司经常采用各种方式,如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调整会计准则范围内的应计项目以及构造关联交易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即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模越大,则其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最后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准则;二是对于具有配股动机的上市公司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三是加大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6.
关联交易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2001年上市公司关联销售的研究分析,初步发现了关联交易影响了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当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的商品销售达到较大比重时,其报告的会计盈余数据具有较低的价值相关性。但同时,市场对较低比例的关联交易似乎比较认可,并不影响盈余数据的价值相关性。总体上。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随着关联销售比重增加而显著地表现为一种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结合实证结果,本文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愈演愈烈,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往大量研究提供了上市公司操纵应计项目及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本文则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首次大样本检验关联交易、线下项目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有配股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的第一类关联交易(通常计入线上项目的关联交易)比例显著高于控制样本,第三类关联交易(担保抵押类关联交易)比例显著低于控制样本。(2)有避亏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的第二类关联交易(通常计入线下项目的关联交易)比例显著高于控制样本。(3)有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当其附属企业集团时,或者其控股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时,其关联交易比例更高。(4)第一类关联交易与线下项目显著负相关,有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线下项目较低时第一类关联交易比例较高。(5)配股公司配股后的关联销售和关联采购比例显著低于配股前。扭亏为盈的公司扭亏当年的第二类关联交易比例显著高于扭亏前一年。综上所述,计入线上项目的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为获取配股资格而进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计入线下项目的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为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时,或控股股东隶属某一企业集团时,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更严重;进行盈余管理时,线下项目与计入线上项目的关联交易具有替代性。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选取了2001—2004年147家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模型实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发现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股权集中度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较为复杂;资产规模越大关联方利益转移的程度越高。政策建议为:限制金字塔多层持股和交叉多重持股,而不是简单地降低股权集中度;在股权分置改革时实行国有股缩股而不是只向流通股股东送股;实行累退投票制度;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最低股权数做出决定;实行控股股东的债权劣后受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常见的盈余操纵与价值转移手段,关联交易一直是投资者、公司、监管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关联交易具有复杂、繁琐、隐蔽与多样的特点.对关联交易的讨论较多,但是详细分析中国关联交易的实证文献并不是很多。即使如此,这些不多的文献也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关联交易的图景,让我们依稀感受到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既有建设性效应,也有非建设性效应,其建设性效应表现为可能节约交易费用,产生规模效应,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但过度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会损害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巨大的危害.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以及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建设性和非建设性效应,最后给出了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use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s a tunneling mechanism in Indonesia. We further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presence of tunneling compels managers to manage earnings to conceal such expropriation of resources. Our study is motivated by conflicting evidence in the extant literature about the rol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Using data from Indonesia, we document that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use related party loans to tunnel resources, and that this effect is more pronounced for firms with government connections. We further document that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manage earnings to conceal their tunneling activities. By documenting the rol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s a specific channel through which connected firms expropriate resources, we enrich the 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2.
关联方交易的制度根源与监管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关联方交易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发生的关联方交易属于管理的交易,具有不公允的必然性,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则是非公允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制度基础。由此提出,不能完全取缔关联方交易,同时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来从根源上规范非公允关联方交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153起关联固定资产交易为样本,以资产评估中经调整的超额溢价比率作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剥削程度的度量,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剥削行为以及关联交易背后的利益输送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剥削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关系是倒U型的,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上市公司当前经营业绩之间存在较弱的U型关系。上述证据表明控股股东通过制定关联交易价格来进行他们所期望的利益输送。  相似文献   

14.
现金持有水平、投资者保护与关联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深两市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现金持有水平、投资者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与关联交易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越高,基于大股东掏空的关联交易侵占越多;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关联交易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这说明有效的投资者保护体系能够起到约束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以及加强投资者保护的执法力度,是治理关联交易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美国企业关联方交易的确认与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对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界定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57号公报指出,凡有下列情形者即属于关联方:(1)企业的附属企业,即直接或间接被另外一家企业控管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的商标剥离决策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发现商标所有权属的划分为母公司提供了除股权以外的控制上市公司的新手段,而无偿取得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方式将商标培育成本在改制过程中转嫁给了母公司,客观上造成母公司会在企业上市后通过一定的关联交易转移利益、弥补成本的强烈动机。具体表现为:其它条件均等的情况下,母公司掌握商标所有权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金额水平大于商标所有权归上市公司的样本组;无偿获得商标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发生额大于有偿取得的样本组;以不确定的金额从母公司获得商标使用权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发生额高于以确定金额从母公司获得使用权的样本。  相似文献   

17.
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提高企业价值,但也可能成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或中小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手段,对企业价值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全部关联交易类型中,购买商品、销售商品、资产重组、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抵押、许可协议、其他计入收入方的交易这7类对企业价值具有负面影响,且关联交易总体的发生也降低了企业价值。为抑制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发生,建议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制度、完善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税率差异如何影响企业的关联交易行为,并分析基于避税动机的关联交易如何影响企业价值。我们以2005-201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发现:母子公司税率差异越大,关联交易规模越大;同时,基于避税动机的关联交易会增加企业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并没有改变母子公司基于避税动机而进行关联交易的程度。本文的结果为所得税法如何影响企业避税行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同时也对相关决策机构在税收优惠、税收征管等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