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会计信息的专业性,个人投资者往往难以从会计数据中识别盈余管理;而作为投资专家的机构投资者能否识别盈余管理,并将其融入到市场价格机制中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股票累计超额报酬率和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的股票的超额报酬率与正向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股东能从会计信息中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将其反映到市场价格机制中去。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3至200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方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其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作为关注要点,深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效果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并且盈余管理程度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本文还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有效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高于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而且信息披露质量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提高.本文还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信息披露对于盈余管理的监控作用更为显著,并且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发现意味着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A股市场数据的实证检验和分析,检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存在盈余持续性,并且现金流量的持续性要高于会计应计的持续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盈余持续性越强;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大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较强,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无显著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集中度越高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越强.  相似文献   

5.
私募股权资本与创业板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私募股权资本对我国创业板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活动的影响,对私募股权投资者进行了界定和区分,采用多种指标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用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等方法控制自选择偏差。研究发现,根据持股时间不同划分的长、短期私募股权资本对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均不相同,长期持股的PE机构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反,上市前一年内突击入股的PE机构显著增加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这种不同PE机构对企业创业板上市前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在创业板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已被投资者给予区分。本文进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本文建立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利用沪深主板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观测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克服因方程联立和变量遗漏所引起的内生性偏误后,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结果也表明,在2004~2013年,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变动。结果还表明,在2007~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成为机构投资者参与持股公司治理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7.
社保基金作为证券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能否发挥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实现其社会效应愈发被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从社保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前后公司盈余管理变化的角度来衡量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社保基金与其他投资机构者一样发挥了监督作用,能够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时发现,国有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对社保基金的这种治理效应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利用手工收集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地理距离数据和投资者持股比例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空间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空间集中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大,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空间集中度能够通过审计监督、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形成显著的中介因子效应。总体而言,本文结果认为机构投资者彼此之间的空间关系能够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这为资本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释放监督作用提供了政策制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盈余宣告的信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2001—200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利用状况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盈余宣告信息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相对较早地解读会计盈余信息,其持股比例越高,盈余宣告后的市场反应越小.会计盈余宣告的信息含量越低。在会计盈余宣告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高低与市场的累计超额回报正相关;而在盈余宣告后,机构投资者待股公司的市场累计超额回报出现反转。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的因果关系影响。有鉴于机构投资者和企业避税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距离作为机构持股的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在控制内生性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行为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税收征管在避税上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机构投资者能通过抑制企业避税提升公司价值,而这一效应在税收征管强的地区更为明显。本文提供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从而拓展了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作用的文献,对于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治理企业避税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计方  刘星 《财政研究》2011,(3):69-72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中国机构投资者总体及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税务激进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税务激进程度显著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税务行为越激进。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划分比较后发现,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税务激进行为的影响力较弱,不能有效发挥治理作用,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对被投资企业的税收活动带来有利影响,增加上市公司税收激进程度,发挥了重要的治理作用。将样本按照最终控制人进行划分后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税务激进程度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我国政府经济政策频繁变动的制度背景,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通过构造"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以2003~2016年间的22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经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表明高度不确定的经济政策环境将会抑制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投资行为,降低其持股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为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系统性风险、所在行业的政策敏感性更高、具有更高的成长性或规模较小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本文还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分解为来自全球、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后发现,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全球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都显著抑制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究竟是"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利用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出于"独善其身"的行为动机最终实现了"兼济天下"的效果.第一,机构投资者持股总体上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以"兼济天下";第二,迎合社会需求和获取类保险效应以"独善其身"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促进企业履行不同维度的社会责任方面存在非均衡性;同时,相比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这一正向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1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应用衍生品及其投机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担心企业应用衍生品尤其是应用衍生品的投机行为会损害其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担心超出了机构投资者通过积极的监督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意愿,因此,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对那些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投资,大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证据还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并不普遍,份量也较轻;衍生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亦不普遍并且应用的程度很低,大多数应用衍生品的公司是为了套保,但一旦投机则非常严重;机构投资者较为看重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成长性,而反感其业绩与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逐渐重视企业的绿色发展。本文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具体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具体而言,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环保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会促进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增加环保投资。本文不仅有利于丰富现有关于机构投资者和环保投资的文献,还对拓展机构投资者队伍、制定环境规制政策以助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激励和监督是公司治理最基本的重要手段,从这两方面入手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高管激励对大股东掏空抑制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不仅可以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还可以增强高管激励的力度;此外,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还发现机构投资者抑制大股东掏空的路径,即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高管激励中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结论可以丰富公司治理的研究问题,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大股东掏空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2007~2009年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引入中介变量的研究方法,检验并揭示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影响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作用。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内部控制水平越低,盈余质量水平越低;股权制衡能力越高,内部控制水平越高,更利于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但盈余质量越低。总体看,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具有传导效应,但是显著性存在差异,对股权结构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效应要显著高于对股权制衡能力与盈余质量的中介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了2009—2013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具有创投持股背景的178家IPO样本公司的上市前一年的盈余管理水平,表明在IPO上市前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然后用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这些IPo样本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创投持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创投持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PO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遭受利益损失的重要原因,本文以会计盈余质量作为衡量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指标,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A股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机构持股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持股降低了会计盈余质量,没有发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的作用.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机构持股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构持股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制度条件,也为投资者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