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热议的"中国模式"应当给人们以这样的启示:中国政府对经济领域全面的操控有多大的经济学意义?西方人对金融业羞羞答答的监管应当管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应只局限于解决当下实践方面的现实难题,而应当把探讨出的有益结论用来丰富未来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2.
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在日益高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中,中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在此期间,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也经由新教传教士和回国的留学生传入中国.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新式学校开始开设经济学学科.进入到20世纪以后,借助经济学专著的译本和国人的自撰等形式,西方经济理论开始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并发展开来.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跃 《金融博览》2005,(6):30-30
究竟什么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说法很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必须“与国际接轨”,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应当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应当承认,产生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文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无疑起到了有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方金融》:很多人都说国际形势很难看得懂,您觉得观察中美两个大国的博弈和竞争以及世界形势应该用怎样的视角? 杨海平:但我觉着有几个角度是要坚持的. 第一,要看清当前的国际局势需要重新学习马克思,学习资本论.从我们个人求学的经历来看,我们接触经济学一般都是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同时开始学起,后来的一段时间,我们更推崇西方经济学.随着不断与实践对照和印证,我们逐步认识到了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对于西方经济学没有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回到资本论来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5.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日益成为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必须立足中国的实践,解答中国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提炼思想、创新理论,对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不能盲目崇拜,全盘照收.既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6.
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人是一种经济动物,具有利己本性。中国亦有古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然而,近代西方也确实出现过"利他主义倾向",据说还相当受欢迎。美国西点军校甚至把雷锋作为学员学习的楷模之一。"利己"还是"利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解决了"如何调动各个层面干部员工的积极性"这个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想这也许就是高贤峰撰写的《新主人翁精神》一书,提出"岗位股份制公司"理论的初衷吧。中国人寿总公司在前几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转型经济研究中的“范式操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寿宁 《中国金融》2006,(13):71-71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经济金融问题乃至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大寡都承认,中国的许多经济与金融问题极具挑战性,是现有理论无法很好解释的,这无疑将推进理论的发展。有人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将是中国经济学大师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美好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使命的内涵
  什么是经济学人?
  从经济学人本身的工作内容看,在一些场合我曾讲过,有三类经济学人:理论经济学人,就是提出问题,假设前提,设立模型,实证推理,去发现理论规律,奋斗目标就是要摘取诺贝尔奖。应用经济学人或者叫政策经济学人,在中国,就是研究中国转轨,研究中国制度变革,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要研究眼前短期问题,又要兼顾长期的制度演变和制度转型问题。“飞机场式”的经济学人,即美国学者克鲁格曼曾把经常写一些在飞机场书摊上出售的经济学问题常识书、经济知识普及书、“快餐书”的经济学者,称为“飞机场式”的经济学人。  相似文献   

9.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价值的不同认识构成了不同学派的立论基础。自亚当·斯密以来,各学派为价值问题争论不休,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干脆不再讨论价值,而是把价值与价格合一,只研究价格。但不讨论不等于不存在,价值理论的争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对我们了解经济学说的演变至关重要。在斯密的经济学说中,价值理论居于枢纽地位。斯密从分工引出商品交换,再从商品交换引出货币,然后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以货币交换货物或以货物交换货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观点四则     
《金融博览》2011,(7):38-39
1陈志武: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刊文,就张维迎教授《反思经济学》中对经济学数学的批判进行了反驳。陈志武认为,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出现经济思想,但经济学的出现却是在19世纪后期的西方。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3年来,我们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实践证明,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现在用发展的办法要比过去用"发票证"的办法好得多.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德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真止主动的是中国一方.中国现代化的基本任务是对外实现民族独立与对内完成社会改革.在此过程中,"西方"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德国之所以引起中国人的特别注意,与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所暴露的西方的分裂有深切联系.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对中国的意义在于:没有统一的西方,向西方学习存在着学习哪一个西...  相似文献   

13.
一、法经济学的发展 法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法经济学有多种多样的称呼,如"法和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经济学"等.在英文中已经获得公认的称呼是"Law and Ecinomics",直译为"法和经济学",我国学界将其意译为"法经济学".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交叉的产物,特色就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为信用把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能够履行和别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这一定义更多地加入了社会学概念,把道德与信誉、信义、信任混淆起来.而在西方,信用这个词是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的滞后产生的活动,信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的赊销行为.按照西方信用的概念,我国现在的"信用"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张杰 《中国金融》2005,(18):67-67
如今学习经济学的人,一定很难体会改革开放头几年人们学习经济学时的感受。起初,除了所谓“苏联范式”谱系的各类教材,几乎不见现代经济学的踪影。后来,情况有了某些改变,冠以“西方”名头的一些经济学课程开始以选修课的形式进入大学课堂。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概念诸如“边际收益”、“效用”以及主流经济学家如凯恩斯、弗里德曼等逐渐进入那时人们的视界,让长期禁锢于某种单一经济学范式的中国经济学人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西方范式”经济学的丰富多彩和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尖锐,仅靠需求侧的相关政策已经无法阻挡经济下行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求扩大有效供给,使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因其与西方供给经济学都侧重供给而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本文旨在从经济背景、理论依据、宏观调控方向方面对中国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经济学进行分析,找出其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六年前,我写过《休克疗法与渐进式改革》,五年前,我写过《组建经济院,把经济体制改革持续进行下去》,后来我又写了《中国模式的表与里》、《从“超稳定结构”到“中国模式”》、《政府的经济学意义》等一系列研究中国模式的文章,持续对中国社会转型的观察和思考,使得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地有了这样一个的概念或判断,那就是:中国模式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对它进行持续的理性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为它的成长提供条件,就有可能解决现在中国遇到的许多现实题--包括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国企的改制前途、中国经济的全球化问题等,这将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如此变化还有可能为西方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可以从这里发生突破性的发展,生长出新的枝芽来。我认为,在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中应当为政府设计出一个恰当的位置,授予政府以合理合法的操控市场的职能,以解决当前西方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例如政府监管的缺位与无能为力、某些大型金融企业的“大而不倒”问题等等,而无须像现在的美国政府和日本政府那样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总是无法摆脱国会议员们的“无理纠缠”,露出一个“无能政府”的窘态。  相似文献   

18.
谢太峰 《征信》2016,(9):1-10
对于我国近两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学术界存在不同的判断.我认为中国当前不存在通货紧缩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规模和速度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主要侧重于总量调控,总量调控工具解决不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要想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各种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邹力行 《国际融资》2012,(12):67-67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洪先生新著《世界经济论纲—典型与非典型发展道路研究》,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我们奉献了一份对世界经济的深度观察和研究.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为该书作序指出:"这种研究是直接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的".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副院长于向东先生在为该书所做的序中评价: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世界性的,我们确实需要发展出一门新的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史,折射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变化,它包含着姜洪这一代人几十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是21世纪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而广泛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主要还是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对本国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长期处置不当造成的.在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矛盾依然未能解决,国际金融格局也在缓慢调整.中国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