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市银行掌握着国家的金融命脉,承担着一国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重任,因此对上市银行内控信息的披露现状,尤其是对内控的实质性漏洞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以招商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信息的披露现状,并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提高和改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质性漏洞是内部控制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发现、应对实质性漏洞有利于优化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和提高监管效率。基于内部控制理论,本文设计了由管理监督与控制文化、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职责分工、信息与交流、监督评审与纠正5个主层次以及22个次级层构成的评价体系,对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李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es)分析。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上市银行中控制活动与职责划分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组成部分,是实质性漏洞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其次是风险评估、管理监督与控制文化与监督评审与纠正措施;信息与交流沟通实质性漏洞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3.
4.
5.
上市银行承担着一国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重任,对上市银行内控信息披露现状,尤其是对内控的实质性漏洞(material weakness)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上海浦发银行为例,通过对其披露的年报进行手工整理,研究其公开披露的实质性漏洞现状,以期对后文的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对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会计丑闻的相继曝光,引起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缺陷的关注。上市银行作为高风险的上市公司,是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得收益、推进储蓄向投资转移的。银行承担的风险状况,以及内部对于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控等程序的完整性和充足性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开信息披露的核心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美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自愿向强制转变、进一步规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须经验证并由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宣誓保证及萨班斯法案的影响等。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不充分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建议我国应通过整章建制、以市场为主导及更新观念来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我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8.
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以2001-2006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上市银行2001-2006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信息披露中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从完善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边界入手,包括规范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以及要求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建议,以提高和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披露位置不够统一化,披露内容过于形式化,披露依据多重化等,基于此我国应尽快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评价标准的内容与格式,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以及增加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披露。 相似文献
10.
内控信息作为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地被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上市银行财务报告的有效性。本文以多家上市银行多年财务报告信息为依据,归纳出上市银行内控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对完善上市银行内控信息披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