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近年我国发生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统计,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特征,包括:内部欺诈及其导致的操作风险损失所占比重最大,操作风险资本的顺经济周期效应表现明显,欺诈性操作风险与地区法治水平呈现背离走势等.在对操作风险事件各损失类型发生的频率和损失金额分布进行拟合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进行10 231次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置信水平为99.9%的条件下,我国整个商业银行业在拨备了3 163亿元的操作风险资本以后,大致可以抵御150年所遭遇的全部操作风险损失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作风险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列出的银行业的三大风险之一,具有频率低、损失数额大的特点。近年来各种操作风险事件频繁发生,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操作风险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现状,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操作风险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设计一套操作风险管理方案,希望对我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并整理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类型分布的统计特征,并与国外同类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主要来自于内部欺诈,并主要发生在公司信贷部门和零售银行部门,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公司治理改革与内部控制来控制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我国的贯彻,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从管理实践上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尚处于认识、深化阶段,在风险管理理念、思想、制度以及管理工具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造成操作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和宏观调控下的信贷紧缩,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面又有扩大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解析,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近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案件,这些案件不仅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任,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国际市场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质疑,对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业务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及防范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严延  周宗放 《金融电子化》2007,(3):22-22,24,26
操作风险指的是由于不充分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者由于外部事件所引起损失的风险。它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称为金融机构所面对的三大风险。长期以来,无论是银行管理层还是学术界,都一直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重心置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和研究方面。近年来,商业银行发生了一些巨额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使得操作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在2004年6月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操作风险已经被列为衡量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盛军 《南方金融》2008,(3):20-23
在对搜集到的近年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本文对银行级别和案例类别、损失事件数目和金额的地域分布、损失事件发生年份和案例类别进行了交叉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际上巴塞尔委员会有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统计数据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同类事件统计研究结果的比较研究,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特征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近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案件,这些案件不仅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对商业银  相似文献   

10.
即使是损失很小的操作风险事件,也会引发巨大的声誉风险并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探究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引发的声誉风险效应及影响因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2001年1月至2019年3月中国上市银行公开披露的201件操作风险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国家声誉的风险分担机制,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国有大型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引发的声誉风险更低且恢复较快;而涉及高管人员的操作风险事件会造成更大的商业银行声誉损失。本文进一步对声誉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国有大型银行比中小银行更易受到声誉损害,但国家声誉对国有大型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风险抑制作用会与商业银行有形资本形成"替代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应重点关注中小银行和高管人员在监管操作风险事件引发的声誉风险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完善落实有形资本的监管制度提升对声誉风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夺 《金融论坛》2006,11(2):3-9
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实现盈利是商业银行需要完成的两个基本经营目标。本文建立了单期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是如何通过调整资本金水平、存贷款总量以及风险偏好等不同的路径选择来实现上述双重经营目标。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依靠股东注资、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已成为有效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中长期主要路径,而调整存贷款总量和贷款组合的风险偏好是调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短期工具。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上述双重基本指标是一项涉及政府、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实现盈利是商业银行需要完成的两个基本经营目标。本文建立了单期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是如何通过调整资本金水平、存贷款总量以及风险偏好等不同的路径选择来实现上述双重经营目标。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依靠股东注资、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已成为有效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中长期主要路径.而调整存贷款总量和贷款组合的风险偏好是调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短期工具。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上述双重基本指标是一项涉及政府、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3.
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机制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长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考虑,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架构未能理顺、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和内部转移价格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重构资金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即科学设计资金营运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及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并指出对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可先采取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法,再过渡到半市场化法,最终实现市场化法的定价思路.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erational loss data formation mechanism that takes place between the date of discovery of a new operational risk event and the final settlement date on which all losses are materialized. The first loss that characterizes the initial impact of a new operational risk event frequently triggers a sequence of related losses. Then, losses generated by the same event are not independent and follow a predictable scheme and the frequency of secondary losses is not homogeneous: both are functions of the initial loss amount and time. We model the arrival intensity and loss severities with a shot-noise stochastic process and derive its key properties. We then discuss implications of our model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regulatory capital charge for operational risk. In an empirical analysis,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of a shot-noise behavior in operational losses using the data of a major US commercial bank.  相似文献   

15.
蔡楠  范洪波 《金融论坛》2006,11(12):45-49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损失事件不时出现,操作风险日益受到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收集我国境内上市的5家银行2002~2006年6月披露的308个事件的相关数据,运用Tobin#Q比率来测算企业绩效和公司成长性,从而验证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披露对银行市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市银行的股价波动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披露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且市场价值的损失会显著高于操作事件自身金额;对于不同资质的上市银行,Tobin#Q比率高的银行,损失的比例也会偏高,这意味着对于高成长性银行,操作损失事件对市值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What determines reputational loss following operational losses in bank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mpirically address this question. We estimate the reputational risk for a large sample of banks in Europe and the US between 2003 and 2008. We have two main results. First,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re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reputational damage increases as profits and size increase. Second, we show that a higher level of capital invested and intangible assets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reputational damage.  相似文献   

17.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对其经济后果的评估非常重要.关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具体影响,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5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从监管资本、会计损益和资本计提前瞻性的角度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影响上,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金额显著增加,利润波动增强,对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冲击;从不同特征商业银行看,小型商业银行、使用权重法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H股上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资本计提的前瞻性看,贷款损失准备的前瞻性得到加强,顺周期性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8.
情景分析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计量法(AMA)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的发展趋势,损失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AMA模型计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决定了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水平。作为一种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方法,情景分析可以弥补银行内部损失数据不足的问题,同时综合专家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VaR模型本身的缺陷。在探讨情景分析方法论的基础上,本文以部分国际同业的实践为例介绍了情景分析的应用流程,并指出国内银行要实施情景分析,必须重视并积极推进历史损失数据的积累,对数据的应用应循序进行,并不断加强对分析人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a global credit crunch on the corporate credit portfolios of large German banks using a two-stage approach. First, a macroeconometric simulation model (NiGEM) is used to forecast the impact of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business capital for firms worldwide in three particularly export-oriented industry sectors in Germany. Second, the impact of this economic multi-sector stress on bank credit portfolios is captured by a state-of-the-art Credit Metrics-type portfolio model with sector-dependent unobservable risk factors as drivers of the systematic risk. In our assessment of capital ratios, we confirm that both the increase of the capital charge for the unexpected loss and the increase in banks’ expected loss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We also find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granular information at the level of borrower-specific probabilities of defaul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tress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