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于中国企业在美遭遇的规模空前的集体诉讼潮,加强风险管理成为真正破解之道。截至2011年10月底,已经有36家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遭遇集体诉讼。此外,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发布多个强制执行举措和措施,发布正式公告警示投资者对于反向并购上市的中国企业投资的风险、并成立了特别小组调查这些通过反向并购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2.
企业成功上市是风险投资者退出的最有利的途径,其能够获得最大的资本增值.根据China Venture统计表明,在创业资本退出方式中,并购占23%,股票回购占38%,总量比公开上市多,而收益率远比上市低.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为审核制,发行审核委员会决定申请企业能否上市,这会带来一定的寻租空间.风险投资者往往具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政治资源,因此其具有寻租优势.从这个角度看,风险投资的支持对企业成功上市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广告行业发展极为迅速,整体规模逐年扩张;大部分广告企业通过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方式,在广告企业上市后通过资本并购方式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广告业资本并购战略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广告行业的基本发展模式,但与此同时在并购过程中由于其受各方因素影响,所存在问题风险也相对较多,如果只是单一的、模式化的向并购方向发展,未能结合实际进行针对性的并购战略设定,便会导致广告企业发展受限,对整个广告行业发展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因此注重广告业资本并购的战略思考便显得必要。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背景 所谓买壳上市,又称"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指的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通过一个并购交易把自己的业务或资产并入到一家已经上市的企业中,同时成为那家上市企业的股东(往往是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进而主导上市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上市的机会,尤其是民营企业,要通过股票公开发行审核相当不易,而且需要支付数额不菲的上市费用.  相似文献   

5.
以2009—2013年间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企业对非上市企业的收购事件为样本,就地方政府干预对主并企业并购后绩效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角度还是从长期角度,房地产上市企业在收购非上市企业后均普遍取得负向的并购后绩效,但地方政府干预程度与主并企业并购后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房地产行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而进行的不合理干预共同导致了房地产行业上市企业并购后的负向绩效,但地方政府为确保财政收入而进行的干预则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负向绩效。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宝延风波”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序幕。短短的十几年间,上市公司并购市场几经波折,但依旧保持了惊人的发展势头,并在我国特有的环境下形成了其特有的问题和环境。笔者认为这其中并购的融资问题是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现今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我国上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都存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市场发展不健全等问题。杠杆收购其特有的特点和条件正好能够解决我国上市企业目前融资难的问题,它对我国现阶段的并购市场有着其独特的作用。笔者引用的案例进一步从阐明了LBO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我国现今运用LBO进行并购操作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股权分置的革新,企业间并购重组迅速发展,并购重组逐步成为上市企业持续发展的必备战略.而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股价波动.本文以2009-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中上市企业重大并购重组事件为实证对象,探讨了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学术界对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看法不一,但从整体上来看,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对股价的影响是正向的,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公告短期内也显著正向影响股价的波动.对并购重组的股东来讲,其效益在短期、中期都呈现出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8.
近期,证监会已经“暗示”投行不用新报IPO申报,而原有排队等待审核的700多家企业是否能在今年内审核完毕仍然变数重重。许多拟上市项目的退出预期再次变得模糊,在选择坚守A股还是转战港股或其他方式退出中,并购仍然呈现出了最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程词 《时代金融》2016,(5):98-99
并购是公司外部扩展的重要手段,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公司并购目的在于通过对资本结构的优化提高企业价值,公司并购后能否得到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上市并购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对不同并购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探相关讨。  相似文献   

10.
反向收购的会计处理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未 《中国外资》2012,(6):80+82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潮时期,企业并购重组现象越加激烈,给予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会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目前,我国业界对并购重组会计处理的专门研究较少,以至于现行的企业并购重组会计处理方式与方法不能够满足现行资本并购重组企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对于反向收购更为显著,为此,本文将针对于反向收购的会计处理做出具体的分析与探讨,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反向收购会计处理方式与方法,确保我国并购重组后的企业得以顺利高效开展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于瑞 《中国外资》2011,(24):168-169
本文结合跨国企业的并购理论考察跨国企业在中国进行并购的主要动因,介绍目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采取的几类并购模式:对于非上市企业的并购和上市企业的并购模式。结合一些具体跨国企业在华并购的实例,简单研究了目前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现状、所面临问题和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并购是上市企业扩大企业规模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并购数量呈现直线增长.以往研究发现,不同的并购融资方式对企业并购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但目前关于融资选择问题研究并不明晰,尤其缺乏其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实际上,明晰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益于企业选择最优方式以提升企业并购价值.鉴于此,本文试图基于并购融资的特点、内涵等基本概述,着重从上市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视角研究其影响因素.期望本文结论对上市企业选择最优并购融资方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2018,(2)
当前,上市资格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一种稀缺资源,有不少企业为了加快上市步伐,缩减上市成本而采取了反向收购的方式来步入资本市场。反向收购能否成功对企业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企业的反向收购上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动因的基础上,以中信泰富反向收购中信股份的相关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总结反向收购的财务绩效表现,并提出在实践中如何进行高绩效反向收购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对企业反向收购的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境外上市新规能够支持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促进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防范规避境内监管的套利行为,形成促进境外融资的制度红利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情况A股市场一度实施审批制和审核制,带来了上市门槛较高、股票发行审核周期较长、审核过程不确定性高、再融资程序复杂等问题。相比之下,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上市注册制度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私募股权融资日益成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拟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企业上市前私募股权融资的相关理论、操作流程及重点关注问题等内容,并结合上市审核发行相关规定,提出了拟上市企业进行私募融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游育慧 《财会学习》2018,(17):44-45
目前,上市企业进行并购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是主要的竞争和合作手段,并购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但在并购中,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在企业进行并购时,防范财务风险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财经动态     
《国际融资》2011,(8):74-75
证监会负责人详解IPO审核焦点最忌拼凑利润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不久前在某地拟上市企业培训上,对于主板新股发行审核过程的重点关注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8.
《国际融资》2005,(10):48-50
在国内众多的境外买壳上市融资的企业中,爱生药业有限公司(AXMPharmaceuticalsInc.,以下简称“AXM公司”)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资本运作典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通过“反向并购”(reversemerger)方式在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买壳上市,然后很快成功地转到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上市和交易;二是公司在持续亏损且收人没有高增长的背景下,成功地实现了多次股票融资,打造了一个强大的上市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19.
谁也拒绝不了金钱的诱惑,在过去两年里,为企业进行反向并购让许多投资银行和中介机构赚得钵满盈满。最近,华尔街投资银行大亨也干起了过去曾被其嗤之以鼻的“华尔街蟑螂”从事的龌龊行当——反向合并。当然谁也拒绝不了金钱的诱惑,在过去的两年里,为企业进行反向并购让这些投资银行和中介机构赚得钵满盆满。  相似文献   

20.
红筹上市一直是内地企业海外融资的快捷通道。所谓“红筹上市”,是指境内企业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在开曼群岛、维京、百慕大等离岸中心设立壳公司,再以境内股权或资产对壳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收购境内企业的资产,以境外壳公司名义达到曲线上市目的的过程。但2005年以来,因外汇局的《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登记和外资并购外汇登记有关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