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东、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及其发展差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转移与经济收敛的关系,即产业结构转移是否会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与缩小及其影响程度如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转移对缩小东、中部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东部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形势及相关经济、金融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促进产业转移有效对接、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可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政策导向,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逐步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协调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整体协调发展思路,全方位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调控,首先,要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中宏观协调:要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行政区域的协调;要进行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利益的协调;要进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其次,再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调控:要根据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制定新区域间的财政调控政策;完善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税收结构,从收入和区域发展角度关注非国有经济;建立财政合作机制;促进区域间财政的有序竞争;将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结合起来;要进行财政的综合配套治理。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外资利用总体规模小,产业配套能力差,交通信息建设相对滞后,科技创新有待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应促进区域内产业集聚,发挥基础设施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通道,培育技术创新体系,以进一步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傅帅雄 《中国财政》2012,(22):74-75
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因资源约束、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多重压力,陆续向内陆地区转移传统技术与产业。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工业为主,工业作为三次产业中污染排放量最多的产业,其转移过程也伴随有污染的转移,对生态环境原本就相对脆弱的中西部地区造成较大影响,客观上造成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的矛盾日益尖锐。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能力的矛盾是我国工业布局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问题,需要综合的破解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长三角以产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客观上需要我们在长三角产业协调发展管理、效益评估和质量互认、合作与竞争、金融保障、环境保护、经济监督等方面加强法制建设,这对于依法引导、规范和保障长三角产业协调发展,实现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扩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目前大规模区域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的时机尚不成熟.只有在宏观上推行差异化的区域经济政策并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才能够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为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呈现出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今后的任务是,认真落实促进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继续深入地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贻奏 《税务研究》2012,(12):47-49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常态。国家应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主要应通过以下财税制度设计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科学划定四个主体功能区,建立新的财税政策设计思路;二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法规体系,为依法治税创造条件;三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机制,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四是建立新方法,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五是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区域产业良性发展;六是加大政府直接投资力度,改善落后地区投资环境与人居条件。  相似文献   

11.
灾后重建与中国金融制度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大地震是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与支撑能力的检验.在震后恢复重建中,不仅要快速恢复金融体系的运行能力,还要以新视角完善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形成金融业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和谐发展的局面,建立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策性金融,构建风险补偿和运行保障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工具,进一步提升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不仅是在灾区重建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完善中国金融制度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区域优惠政策存在问题和介绍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施行的较为成功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就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区域优惠政策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长三角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现状、金融业发展演进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制约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最后探讨了促进长三角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机制并提出了推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广西银行业继续稳健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面向未来,广西银行业要紧紧抓住用好广西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着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升级,着力加快自身经营转型,着力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提升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建设“美丽广西”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日趋明显。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的税收政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税收政策因素包括:税制存在缺陷、税收优惠政策逆向调节、税收返还制度设计不合理等。为发挥好税收政策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调节作用,当前应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返还制度。  相似文献   

16.
《广西金融研究》2011,(12):19-25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域往往属于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存在金融发展水平滞后,金融服务不足等“金融抑制”现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受到限制。本文选取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作为研究样本,探索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成立少数民族产业发展和融资担保基金、实行差别化金融信贷政策、扩大金融优惠政策等措施拓宽金融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区域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7~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强;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构建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灰色关联模型考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实施效果.结果显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在促进产业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效果不明显,优化产业布局作用有限.因此,强化税收政策的导向性,做到税收政策普惠与特惠的有机结合,尤其要结合各地区的综合条件建立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的税收政策体系,以实现税收政策的合理布局,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刘倩  朱书尚  吴非 《金融研究》2020,477(3):39-57
基于中国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试图解释城市群政策对金融协调发展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中的机制路径。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有效提升了地区的金融发展质量,一方面提升了金融发展总量,另一方面弥合了地区间的金融发展差距,由此实现了总量和均衡的双重拟合。进一步地,本文确证了方言一致性在整体上有助于城市群政策发挥积极作用,不仅在城市群内部促进了金融协调发展,还在城市群分割处弱化了由城市群政策带来的市场分割效应,体现了非正式制度在"正式制度-金融要素"之间扮演的重要角色。从机制上看,与城市群密切相关的地方文化--方言,更多的是通过经济个体间的身份认同(信任)来促成地区间的金融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认为对城市群的划分和发展,不仅要考虑地理距离,还应考虑以方言为代表的文化距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在新时期,国家区域性税收政策的调整应与区域发展战略转型和国家区域政策导向相适应,更加强调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更加注重公平目标,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性税收政策,建立完善区域性特别税收优惠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