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借贷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借贷市场中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借贷行为事实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借贷行为博弈模型,对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存在制约条件下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博弈分析.同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建立农户个人信用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高娟  刘确 《时代金融》2014,(27):176-177
农户信用行为不仅影响农户的金融能力,还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进而影响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户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户信贷行为,研究在农村信贷过程中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最后提出改进农户在信用博弈中的信用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部河南省410户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户资金借贷的可获得性不强,资金用途上呈现非农生产的特征.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较少提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贷款普遍受到较多的信用限制,其中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功能更是弱化.虽然民间私人借贷信用形式灵活,但借贷范围较窄,借贷也不活跃且较少满足农户大额贷款需求.文章针对中部...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济人"假设和外部性原理,建立政府、农户及消费者之间的三方博弈模型,考量地方政府检查策略下的生态补贴与惩罚措施以及质量标签策略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生态补贴政策与农药超标罚款政策对农户的生态种植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其监管效率受上级政府检查力度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而实施质量标签策略可以提升农户选择生态种植行为的收益,促使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转变;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敏感性会提高其进行生态产品购买的动因,倒逼农户进行生态种植.  相似文献   

5.
杨凌示范区较早地推行了土地流转改革,当地农户的借贷行为在此背景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收集整理关于农户借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实证分析发现,农户借贷发生比例及借贷金额均有异于以往研究,耕地面积和支出收入比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也呈现正向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湖南省2000户样本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离散选择模型比较研究农户结构和行为对正规借贷和民间借贷供需倾向的影响发现,农户显性有效借贷需求严重不足,农户的结构和行为对其借贷需求倾向影响重大,农村金融中介的借贷供给倾向性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能否引发农户生产行为转移,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采用实证方法和经济计量工具,对农业保险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农业保险通过同一生产行为内部和不同生产行为之间的收入替代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程度,从而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当前的农业保险收入补偿水平满足了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风险分散预期,从而对农户的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行为产生固化作用。基于吉林省616户参保农户的面板数据,若以政策性补贴保险政策引导农户生产行为转变,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补贴模式:一是高保障、低补贴模式;二是低保障、低补贴等模式;三是高保障、高补贴模式。若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则宜采用高保障、适度补贴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模型对农户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以及农户的行为选择倾向等因素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满意度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农户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行为倾向可分解为自主积极型、政府依赖型和社会关系型.其中,自主积极型倾向越明显的农户,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满意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信用角度出发,对农户信用识别、农户融资行为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农户的融资状况、信用行为特征及其农户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实质在于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农户信用;第二,农村社会信用主要是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特征组成的"圈层信用结构",农户的隐性信用能力对农户履约水平、履约能力的判断更具有参考价值。第三,现阶段农村农户信用行为符合"分类相聚"性质,构建与农村信用水平相适应、以"农户信用联结"(Peasant Credit linkage)为中介目标的农村信用体系,是现阶段提高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识别、解决农户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农户借贷行为入手,探讨构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更好地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