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居民银行卡交易偏好日趋明显,银行卡交易会通过改变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例以及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等途径,改变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通货膨胀率。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居民银行卡交易偏好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认为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兴海 《新金融》2005,23(3):24-27
银行卡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要完全取代货币还有待于银行卡技术及受理环境的发展。通过时推广对现金替代性、现金交易的特点与成本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笔者认为银行卡目前尚无法完全取代现金,除了各自的优势之外,还因为现金的成本是隐性的,现金使用者是由社会补贴的。  相似文献   

3.
(一)优化和改善用卡环境,提高银行卡使用效率。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持卡人对银行卡功能的认知度。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银行卡业务知识,可以采用网点柜台讲解、街头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普及银行卡知识,对银行卡具有的现金存取、转账结算、消费信用功能,给持卡人带来的安全、便利、快捷的交易服务等特点进行详细讲解,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卡方便、快捷、安全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机构结算渠道的不畅。持卡人使用银行卡频繁、大额存取现金的现象较为普遍,现金存取已成为银行卡在农村市场的主要功能。根据对盐城市46家乡(镇)金融机构的抽样调查统计,2005年前11个月,银行卡支付现金金额占交易金额的99.5%,且现金支取大额、频繁,单笔5万元以上的现金支出692 765万元,占现金支付总额的92%。其中,单笔5万元~10万元的占26%,单笔10万元~20万元的占59%,单笔20万元以上的占15%。在农村,持卡人通过银行卡大量存取现金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是在人民银行的组织推动下,由中国银联会同有关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共同实施的一项银行卡创新业务,主要是解决农民工返乡携带大量现金的安全问题。该项目的推广在客观上使我国银行卡网络延伸到了县乡,对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项服务的实现,借助了中国银联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网络、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处理系统和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充分利用了各参与单位的网络、计算机及业务处理系统等资源,通过农村信用社柜台终端仿ATM交易实现农民工柜面取款和查询交易。  相似文献   

6.
国内银行卡业务定价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Bankcard)是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我国的银行卡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银行卡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但我国银行卡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制定于产业发展初期的我国银行卡交易定价机制已经不茸鼍很好的适应产业发展的进一步需要,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首先分析银行卡业务定价现状,其次就银行定价权的合理性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我国银行卡业务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银行卡作为集存取款、消费、信贷、转帐、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支付工具,体现了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为银行卡带来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银行卡集合IC卡的电路应用,使银行卡通过小额电子支付系统进入到最传统的货币流通领域;各种储值卡、电子钱包、电子现金等新型支付工具逐渐替代了现钞流通,体现出电子货币更加便利、快捷、安全的特征,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又使银行卡成为网上支付的首选工具.如今,银行卡已成为金融业调整经营策略,拓宽服务领域,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手段,银行卡业务收入在银行业的经营收益中也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王强 《中国信用卡》2008,(10):44-47
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是人民银行组织推广的一项银行卡创新业务,主要解决农民工返乡携带大量现金的安全问题。该项业务的推广客观上使银行卡跨行交易网络延伸到了县乡,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银行卡业务的成长,同时也推动了银联标准卡的发行。  相似文献   

9.
银行卡是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使用人数最多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它在减少现金使用、方便人们日常交易结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银行卡用卡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背景下,如何从技术层面进一步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以保障持卡人权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是指农民工在打工地办理"银联"借记卡并存入现金,返乡后可以在家乡附近的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办理提取现金或查询余额的一项银行卡服务。农民工银行卡自2007年开办以来,大大降低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携带大量现金的风险,缓解了金融机构现金投放的压力。但随着其他商业银行卡、尤其是农信社银行卡大举进入市场,农民工银行卡的特色服务已不太突出,其面临市场退出的压力越来越大。笔者对豫西南某县近期农民工银行卡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对当前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卡密码的法律效力在银行卡交易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以金融实务中发生的银行卡存款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剖析银行卡密码的特点、功能、法律效力以及银行卡密码交易举证责任的承担,阐述了本人行为原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12.
银行卡业务繁荣背后,银行卡套现的方式也不断翻新.目前的银行卡套现一种是"他人消费刷自己的卡",把别人购物的账刷进自己卡内以增加积分,同时购物者再返还持卡人现金.许多银行在发行银行卡的同时都推出了增值服务,这样对持卡人来说总有些小利可图.另一种是持卡人与商家或某些"贷款公司"、 "中介公司"合作,通过付给商家手续费来获取套现.他们一般是利用商家的POS机进行虚假交易,将银行卡上的资金划走,商家或"贷款公司"、 "中介公司"则当场付现(付给持卡人现金),持卡人付给商家的手续费低于银行的费用.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持卡人利用某些网站或公司的服务套现,如,借助"支付宝"或中国移动的"网上购买充值卡"的服务进行套现.  相似文献   

13.
银行卡知识     
银行卡常识篇 (一)银行卡的概念 银行卡是商业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作为支付结算工具的各类卡的统称。银行卡通常用带磁条的塑料卡片制成,磁条上面记录有持卡人的帐号、个人密码等相关信息,持卡人可持卡在自动柜员机(ATM)上进行取款和在签约商户或服务部门刷卡消费。  相似文献   

14.
银行卡业务在我国开办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种高科技金融产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服务,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尤其是作为交易媒介,在证券、保险、石油、医疗、税务、电力、邮电等许多重点行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初步达到银行、企业、个人双赢的目标。回顾银行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银行卡与其他金融业务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银行卡业务规则变化特别快;二是银行卡技术手段发展特别迅速;三是银行卡业务竞争特别激烈。银行卡这一交易载体的出现,使得金融创新产品变的越来越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5.
银行卡     
《时代金融》2012,(7):49
<正>银行卡助农取款便利农村群众2011年以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全国陆续启动试点并逐步推广。该服务主要借助布放在乡(镇)、村指定商户的刷卡机(POS),为农村群众提供小额现金取款等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了偏远地区群众支付不便的难题。到目前,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已在浙江、云南、重庆、湖南、青岛、四川、宁波、黑龙江、安徽、青海、宁夏等省(市)启动,支持跨行交易的POS总计1.2万台,服务范围和受理机具正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人问某银行卡国际组织的一位高层人士,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该人士回答:Cash(现金)。这个答案巧妙地点到了目前银行卡与现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成 《中国信用卡》2006,(2X):46-46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卡方便、快捷、安全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机构结算渠道的不畅。持卡人使用银行卡频繁、大额存取现金的现象较为普遍,现金存取已成为银行卡在农村市场的主要功能。根据对盐城市46家乡(镇)金融机构的抽样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18.
自从退休工资发放改为银行卡代发后,一向认为办张银行卡是年轻人“时尚”的老王确确实实地感受到银行卡带来的实惠与便利,不仅避免了转车两站到单位领取现金的劳累与繁琐,而且工资是否到账只须拨打电话银行即可查询;要取现金只要在散步时,到附近标有银联网标志的任何一台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就,行;给远在上海学习的儿子寄生活费也只须通过电话银行或ATM上中的“卡卡转账”功能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19.
廊坊市毗邻京津,经济较为发达,现金流通量大,2007年以前,现金净投放超速增长,从2007年开始通过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现金流通量逐步下降。本文通过对银行卡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判断银行卡的推广使用对现金流通正反两方面影响,阐述了银行卡对现金流通的替代作用,对减少现金流通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卡工程》2000,(4):9-14
当今国际金融变革的最大特征之一是银行业务电子化的迅速发展,即金融与科技的高度结合。突出表现为传统货币逐步向以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银行卡为主要载体的电子货币转化,银行业务也迅速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高科技的电子作业。电子货币以其高效率的运转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减少劳动与物化劳动耗费、降低货币流通成本的同时,也为银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电子货币的主要运行载体是银行卡和电子资金传输系统。作为主要载体之一的银行卡,以其方便、快捷、灵活,集存款、贷款、转帐、汇兑于一身而备受人们青睐,短短50年时间便风靡全球,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人们已普遍持有银行卡。目前,全球发卡银行已超过4万家;在美国,信用卡发行量超过10亿张,而在日本,每百人拥有信用卡高达150张;全球特约商户已超过1500万家,信用卡交易额每年高达5000多亿美元。银行卡在我国虽然仅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已形成了较大的业务规模,对推动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和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发挥丁重要作用。一、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推动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 1.我国支付体系的构成及银行卡的定位 支付体系由支付工具和清算系统两部分构成。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支付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银行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银行卡的产生是支付工具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建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银行所用的支付工具主要有现金、现金支票、取款凭条、委托付款书、委托收款凭证、托收承付凭证、汇票、汇兑凭证等手工纸制工具。198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结算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银行支付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现金支票、转帐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六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加快,在上述六种工具逐步实现电子化支付操作的同时,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银行卡进入我国并得到了飞速发展。到1998年底,我国银行卡的总发行量已超过1亿张,相当于每3个城镇人口中拥有一张银行卡。在银行卡应用以前,我国个人支付工具除现金以外基本是空白。银行卡的出现,有效丰富了我国个人支付工具的种类,标志着我国传统货币开始向电子货币转化。 (2)银行卡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支付体系的完善。按照国际通行的支付体系划分方法,我国支付体系可划分为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包括跨行清算、行内清算、证券清算、企业大额支付等,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支付清算系统来完成。该系统由金融数据专用卫星通信骨干网络、全国电子联行系统、金融清算总中心和同城清算所系统组成,其中与卫星通信骨干网络相配套的中国金融数据通信地面骨干网也已基本建成,“天地对接”己成现实。小额支付系统是满足企业和个人日常支付要求的系统,主要涉及贸易、商品、劳务、服务等方面的价值支付,该系统的组成比较庞杂,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的系统内电子资金汇兑系统、银行卡授权系统以及由邮电部门组成的邮政储汇系统等。从1996年底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用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手工联行,大约四分之三的异地支付业务经过这些系统办理。 银行卡作为一种功能多样、使用灵活、快捷方便的支付工具.能够广泛应用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业务范围渗透到商贸、旅游、交通、电信、医疗、保险、证券、税务、教育等诸多领域.因而也奠定了其在小额支付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有效促进了我国支付体系的完善。 2.银行卡在推进货币电子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电子货币、货币电子化、支付系统是三个相互关联而又严格区别的概念。1电子货币最基本的涵义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储存、处理和流通的货币。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现金、传统的存款货币)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货币以纸张或金属为载体,其流通是通过手工操作(给予、凭证填制与转移)来完成的;而电子货币以数字电路或记录数字信号的材料为载体,主要包括电脑数字存款和银行卡,其流通必须借助于银行专用设备(ATM、POS等)和计算机网络才能进行。2货币电子化包括两个方面,即货币形式(存在形态)电子化与货币流通电子化。货币形式电子化就是将现金或传统的存款货币转化为电脑数字存款或卡基支付工具。3支付系统由支付工具、支付手段、支付网络等组成。因此,广义的货币电子化应当是支付系统的电子化。 (2)我国货币电子化的总体目标就是建立中国现代支付系统(CNAPS)。根据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构想报告,我国将建立处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帐的支付系统(HVPS)、处理大量同城纸票据支付业务的同城清算所系统、银行卡授权系统和证券簿记系统等五个支付应用系统。其具体作用是:1大额支付系统(HVPS),主要办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帐,对于社会经济、支付体系和金融体系本身的平稳运作关系重大。2电子批量支付系统(BEPS),主要办理大量的中、小金额支付。3同城清算所系统,主要办理同城跨行支付业务。4银行卡授权系统,重点是要建立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本着“跨行通用、联合经营、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真正实现各种银行卡在ATM和POS上的通用。5证券簿记系统,主要是实现证券结算(过户)的电子运作。 (3)银行卡对推进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卡作为现代支付系统中重要的支付介质或支付工具,其本身的经济功能和物理功能决定了它能够在相应的支付系统中提供各种支付服务,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银行卡的普及应用使与人们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小额支付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使用银行卡进行购物或消费,减少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而且可以不受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支付,电子化的业务处理手段使银行卡支付变得更为轻松,满足了人们享用安全、方便、快捷的交易支付需要,从而促使人们的支付偏好由现金向银行卡转移。2相对于接受现金而言,商户受理银行卡可以有效减轻收银及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保管、运送现金的成本,避免误收假钞及现金被盗、被抢的风险,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银行信用卡使消费者能够灵活地使用信用消费功能,适度提前消费,改善生活质量。银行卡因其所特有的这些优势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付工具。 二是银行卡从分散发展到规范发展的转变,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我国银行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发卡行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分散经营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设备、人力等经营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业务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实践表明,银行卡的发展绝不是几家银行、几个部门或地区能够承担和完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统一规划,联合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减少现金流通、构建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为目标的金卡工程于1993年开始实施。作为金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卡工程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几年来,在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身银行卡业务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12个城市进行了银行卡工程的试点,初步建立了区域性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由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各商业银行组织建设的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也开始试运行。随着银行卡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覆盖全国的银行卡网络将为实现货币电子化提供重要保障。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对我国银行卡业务的指导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运作,也有力地推动了货币电子化进程。 三是智能化技术在银行卡领域的普遍应用促进了货币电子化进程。从广义上讲,电子货币包括网络型货币与集成电路芯片类型的货币。目前,以集成电路芯片为载体材料的智能型电子货币一共用三种:一种是用完即弃的电子货币卡,例如电话卡等;第二种是可重复使用的电子货币卡,卡内资金用尽时,持卡人可通过IC卡圈存机等有关设备,存入一定金额,以便重复使用;第三种是银行(IC)信用卡、借记卡。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各类IC卡发行总量已超过6000万张,到1998年底已接近1亿张,其中银行IC卡已突破400万张。1997年12月,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1998年下半年又推出了《金融IC卡终端规范》并成立了检测中心,1998年3月,国家金卡王程协调领导小组发布了《集成电路卡注册管理办法》。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智能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进而促进了我国的货币电子化进程。 四是银行卡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了现金流通,推动了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的转化。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丰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银行卡逐渐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支付需要,消费者使用银行卡支付B趋频繁和普遍,不仅促进了银行卡业务自身的发展,也有效减少了现金流通,推动了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的转化。截止到1999年6月,全国银行卡发行量已接近1.4亿张,特约商户30多万家,发卡银行超过20家。1998年全国银行卡交易额高达1.74万亿元,其中持卡消费占10%,也就是说,当年通过银行卡的应用减少了1700多亿元的现金流通量。一些大型商户的银行卡消费额在其销售总额中的比例已接近20%。 五是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使作为网络支付工具的银行卡在推进货币支付网络化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网络化,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经济迫切需要网络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和网络货币因此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我国网上银行和网络货币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在INTERNET上设立的网上银行已达180多家,在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都已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站点,并将网上银行服务作为争取新一轮业务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二是银行卡支付网络日趋完善。银行卡是网上购物与消费的主要支付手段之一,银行卡授权与清算系统及“国家金融认证中心”的建设将为网络货币支付提供通用快捷的服务。三是银行卡业务的国际化运作。网上银行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为我国银行卡业务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国际化创造条件。 二、银行卡业务在推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作用 1.强化了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务等职能 首先,银行卡业务强化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且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的职能,它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集中到银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部门。银行卡业务一方面通过借记卡和准贷记卡的推广发行,吸收大量的低成本存款,扩大了信贷资金来源,为开展贷款业务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贷记卡或准贷记卡的信用借款功能,丰富了信贷业务内容,从而在传统的存贷款基础上,发展了新的信用中介作用。随着商业银行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普及,银行卡业务所发挥的信用中介职能将越来越明显。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末,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卡吸收的存款余额己超过1000亿元,信用卡透支余额20多亿元;1999年2月,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利用银行卡作为载体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要求,体现了银行卡业务对于强化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重要性。 其次,银行卡业务发挥着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职能。转帐结算和存取现金是银行卡的基本功能,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卡帐户资金的转移,为持卡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从而使银行卡成为代持卡人进行货币保管、出纳和支付的主要载体之一。1998年,我国银行卡直接消费交易额高达1700多亿元,占同期货币流通量的12%。银行卡支付职能的发挥,有效地减少了现金使用,加速了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降低和竞争力的提高。 再次,银行卡业务在提升商业银行服务职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银行卡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银行服务,使定时服务延伸为全天候服务,定点服务拓展为全方位服务,定向服务发展为多元化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客户拥有了银行卡就如同拥有了“随身银行”;另一方面,银行卡可以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充分满足持卡人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支付、融资以及理财等服务需求,从而方便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银行卡业务运作可以有效拓展银行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促使银行加强内部协作,充分利用现有业务资源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2.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商业银行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业务创新能力的高低,而业务创新主要表现在金融工具及业务种类的创新上。银行卡业务作为发展最快、涉及面最广、潜力巨大的新兴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新业务竞争的焦点和对外竞争的重要手段,其业务开拓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银行卡是在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产生的新型金融产品,银行卡品种的不断丰富、功能的不断完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也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业务创新的具体表现。以银行卡为纽带,推动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商业银行不断提高发掘、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有效地将客户的潜在需求转化现实需求,多方位抢占市场,把握竞争主动权。 如工商银行从原来单一的牡丹信用卡发展到现在的包括国际卡、灵通卡、专用卡、智能卡等在内的牡丹卡产品系列,使工商银行的服务领域得到拓展,企业信誉得到提升,极大地提高了该行的竞争力;招商银行的“一卡通”以及其它银行发行的各类银行卡,无不使这些银行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得到扩展,增强了这些银行的竞争能力。 3.提高经济效益,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发育成熟,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存贷利差难以长期作为获取收益的主要渠道,加之当前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不高,“收息难”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普遍现象,贷款利息收入增长随之放慢,收入渠道的单一和盈利水平的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开拓新兴业务市场、拓宽创慢渠道、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已是商业银行实现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从国外商业银行发展实践来看,银行卡业务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收益的银行新兴业务,它主要是通过为客户提供支付、代理、小额融资等服务来获取业务收益。银行卡业务开拓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拓宽了收入渠道,拓展了盈利空间。发展银行卡业务,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低成本存款,而且可以创造年费、消费回佣等各种手续费收入和透支利息收入。我国银行卡业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业务自身的创利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较为显著的规模效益,正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为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有利于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促进传统业务发展 银行卡业务的推广和普及。能有效地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良贷款占比偏大,负债结构不合理,中长期存款比例过高,而发展银行卡业务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银行卡业务吸收的存款大多是低息或无息的备用金存款,负债成本低,吸存费用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定期存款占比过高的问题,如工商银行1998年来仅信用卡和专用卡存款余额就达193亿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鼓励持卡人合理运用银行卡的信用借款功能,由于拥有资信审查、授权管理、透支监控等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相对于一般贷款而言,银行卡透支的安全度和回收率较高,信贷资产质量有一定保障,同时其资产收益率也相对较高。此外,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卡透支余额与其存款余额的比例为10%,不仅可以保证业务自身资产与负债期量结构的对应,而且可以为商业银行的其他资产业务提供资金来源。 再者,银行卡业务的开拓促进了存、贷、汇等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储蓄业务为例,通过各类银行卡的推广发行及其在储蓄柜面、ATM上的广泛使用,拓展了储蓄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提高了储蓄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延伸了储蓄服务领域;转帐卡产品的出现,使银行卡业务与储蓄业务进一步融合发展,银行卡不仅可以包容定期、活期、本币、外币存款等储蓄业务的主要品种,一卡多户、一卡多用的趋势将日益显著,而且也为开展代理收付款业务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灵活的手段,在储蓄业务与对公业务之间找到了良好的结合点。此外,银行卡信用借款功能的充分发挥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范围,特别是对个人贷款业务进行了有效补充,简化了贷款申请手续,增强了贷款使用的灵活性。不仅如此,银行卡的推广应用还扩大了转帐结算的业务范围;借助其电子化的业务处理手段,结算速度得以提高;银行卡的异地通存通兑,拓展了传统结算业务的空间。 5.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推进了银行电子化进程 作为商业银行业务与科技结合最紧密的金融产品之一,银行卡业务发展必须依托于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银行卡也是商业银行拓展新兴业务市场的重要领域。积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化科技应用,是银行卡业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由此也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建设。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计算机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卡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了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国际卡、智能卡、转帐卡等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出,促进了高新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提高了业务开发和技术保障能力;银行卡异地授权、通存通兑系统的建立以及银行卡、储蓄等相关业务处理系统的联网,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网络覆盖面,促进了系统维护和网络运行水平的提高;ATM、POS、TBS和其它自助银行设备广泛应用于银行卡业务领域,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银行卡跨行交易网络的建立推动了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银行卡处理系统与商业、证券、税务等相关行业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联网运作,延伸了银行计算机网络,丰富了业务处理功能。 6.有利于商业银行与客户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 客户是决定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密切与客户的合作,通过提供使客户满意的服务来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客观要求。银行卡业务从一开办起就面临市场竞争的挑战,银行卡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运作;其业务实践对于商业银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密切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通过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消费者支付、融资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是,商业银行因此有效地密切了与广大个人客户的业务联系,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发掘和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发行商务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发卡、开展代收代付业务、推动商户受理银行卡等,商业银行开辟了与单位客户合作的新途径,满足了他们在加强财务管理、共享客户资源、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需要,以银行卡为纽带,巩固和发展了彼此间全方位的业务联系,强化了银行与重点客户的合作,把银行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货币电子化和电子货币的普及应用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银行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主要载体和现代金融支付产品,在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捞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随着银行卡在全社会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它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