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芳 《现代会计》2004,(2):37-38
审计作为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社会经济机制之一,其本身的健康运行十分重要。然而,审计合谋的存在则使得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体系失去了最后屏障。同时,它诱导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作出错误的决策,使得投资者的经济上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2.
谢芳 《理财》2004,(2):41-41
审计作为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社会经济机制之一,其本身的健康运行十分重要。然而,审计合谋的存在则使得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体系失去了最后屏障,同时.它诱导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作出错误的决策.使得投资者在经济上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资本市场频繁发生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很多都牵涉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合谋问题,使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信心大降,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本文在阐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剖析审计合谋的动因,并提出防范和治理审计合谋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审计市场"风起云涌",审计失职屡见不鲜,从"老三案"到"新三案",从黎明股份到银广夏,这些审计失职事件涉及金额大,影响恶劣,对独立审计市场冲击巨大,也引发了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本文利用1999年、2000年、200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截面基本Jones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逐渐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试论审计意见中的"公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审计意见中的“公允性”与“重要性”的含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查错防弊为目标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逐渐转变为以鉴证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表达”为主要审计目标。所谓“公允地表达”,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对会计报表审计后,出示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时的用语。它指财务报表表达合理,没有偏见或没有歪曲,但并不证明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公允性”一词的选用也是长期精心选择的结果。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如果会计报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就达到了“公允性”。具体地说,它必须满足四点要求:(1)财务…  相似文献   

6.
7.
邱红 《会计师》2012,(13):50-51
<正>在证券市场成立之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一直以来就不曾断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案件",步入21世纪,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浮出水面。2000年郑百文、黎明股份案件的余震还未完全消失,2002年的三九医药案,2004年"德隆系的崩盘"等等,尤其是"银广夏风暴"更是将财务报告舞弊推到了高潮。财务报表是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的重要信息来源。如果能够得到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就可以及早地察觉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损失。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份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审计为例,分析了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分析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是内控审计否定意见的充分必要条件内控审计意见为非标准审计报告是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为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必要条件,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意见影响到投资者、公司管理层、审计师等利益相关方的行为等。文章最后提出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审计鉴证与审计意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7年度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更容易收到清洁的审计意见;上市公司在披露审计鏊证意见时,明显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披露管理行为.因此,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避免披露过程中的披露管理问题,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是证券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事务所变更往往被理解为审计意见购买.本文在细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类型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事务所变更方向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7~ 2009年我国证券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数据为样本,经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审计意见的变量后,仅大所换为大所的变更对上市公司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有显著影响,而其他三种变更类型对审计意见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