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从"一致"走向"不一致"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央银行面临的重大问题。宏观审慎管理的提出,为解决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不一致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须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到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框架中来,为建立新的包含审慎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研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金融稳定效应及两者间的协调搭配意义重大.通过分别构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及金融稳定指数,运用动态时变参数TVP-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并以此来研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效应与协调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短期和长期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不同;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实现金融市场稳定,但实施时要注意货币政策的影响;物价和资产价格涨跌不一致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可能会面临政策目标的相互"冲突",物价和资产价格出现"双涨"或"双跌"时,两政策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近期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加强了对金融稳定问题的关注,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实施更加慎重。为更好实现金融稳定目标,中央银行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做好平衡,在不同种类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间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4.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要求中央银行必须在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权衡。本文借助Willem(2010)提出的信号模型,引入中央银行政策偏好,构建了一个包含货币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央行损失函数,并对我国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如果中央银行在关注价格稳定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目标,采取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则会明显减小损失函数。而中央银行如果要在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实现均衡,就必须在关注总量调控的同时,对关键环节和领域采取更为直接的差别化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5.
李东卫 《金融会计》2010,(10):34-38
后危机时代,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必须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和国际监管合作,防止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主要探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相关问题;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突出中央银行地位;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加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我国应如何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完善金融稳定制度体系的一个革命性思考是引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进展基础上,对中央银行传统目标及其政策手段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指明了金融稳定重回中央银行目标菜单后,中央银行协调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逻辑框架,以及有效政策工具的变革方向。本文研究认为:第一,以逆周期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必须依托流动性管理方能收到实效。第二,金融业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发展使流动性管理面临一般均衡要求,中央银行目标应该从狭义价格—即通货膨胀转向广义价格—即更广泛的金融资产价格体系。第三,金融风险决定了危机是一个概率事件,危机救助决定了道德风险是必然事件,金融系统稳定、金融创新和零道德风险是金融稳定的新"不可能三角"。第四,高效率的流动性管理是在事前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事后有效救助金融崩溃的根本手段,通过流动性对广义价格体系实施有效管理,最终可以同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宏观审慎管理双重目标。第五,在新业态等金融创新冲击下,基于支付体系的实时流动性管理技术,将逐步取代基于事后统计体系的传统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7.
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从“一致”走向“不一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稳定通胀预期,控制物价水平,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职责。传统而言,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是一致的,但此次金融危机使我们意识到取得价格稳定的同时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从"一致"走向"不一致"背后的经济金融背景、原因及其对央行货币政策制定的深刻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正金融危机及其余波要求立即对金融监管进行改革。除了强化审慎监管和减少套利这些基本措施外,监管也需要从宏观审慎的角度直接明确地面对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而不只是监管单个金融机构,这种观点在此之前和者寥寥,现在却认同者甚众。此次危机还强化了人们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之间关系的关注。危机之前,中央银行家普遍认为,金融稳定不应该是货币政策明确关注的问题。虽然现在很少有人会持这种观点,但与物价稳定和就业充分等传统货币政策目标相比,对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9.
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伟民 《中国金融》2004,(18):66-66
我国刚刚引入金融稳定的概念,许多工作还在摸索之中。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已明确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但在实践中尚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是金融稳定没有像货币政策那样从法律上给予明确的目标,容易导致中央银行在维护稳定中的角色错位,特别是容易将个别机构的风险夸大为系统性风险而救助。二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或手段不明确,法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贫富差距的视角,运用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和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体系波动幅度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先扩大后缩小,在截面上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贫富差距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金融稳定的中介路径之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并通过其对金融稳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富差距会产生交互效应,并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内生性关联。因此,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发展不仅要降低金融排斥,还要完善宏观审慎金融调控框架,缩小贫富差距以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1.
金融稳定有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融稳定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历久而又弥新的课题,其引起广泛关注是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频仍发生、带来惨重损失的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稳定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內外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本文综述了国际上对金融稳定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状况,重点就金融稳定的框架、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和金融稳定等问题梳理、分析和评述了现有文献,以便促进金融稳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家庭住房抵押借款摩擦和银行贷款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异质性冲击下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导致银行风险溢价及杠杆率显著上升,进而加剧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为降低房价波动及维护金融稳定,选取两类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在住房需求冲击下,金融管理部门应选取贷款价值比政策,且应对房贷积极调控,而对房价进行中性调控。在最终产品部门生产率冲击、房地产部门生产率冲击及跨期偏好冲击下,应选取资本充足率政策,但对房贷和房价调控力度的把握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厘清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传导机制,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如何选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稳定房价并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开放已经到了外国资本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时候。对外开放在引进外部竞争的同时,也会带来金融稳定问题。东道国政府必须在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之间做出权衡。在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背景中,金融监管成为保证金融稳定的主要途径。以激励为基础的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稳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结构的NK-DSGE模型,分析在不同的金融结构下,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扩展型货币政策能否更加有效地熨平经济波动.研究表明:(1)相比传统货币政策,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不仅能更好地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缩短波动持续期,还能提升社会福利;(2)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需结合不同类型冲击下金融结构与宏观调控变量波动的异质相关性,依据金融结构市场化进程,灵活调整其对各个变量的调控力度;(3)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当经济体系面临非持续性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或金融冲击时,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福利增进效果越好.本文的研究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或可为新时期增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构建兼顾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平衡发展路径提供新思路和新抓手.  相似文献   

15.
梁山 《南方金融》2012,(2):34-36
德国金融服务体系发达成熟,并一直奉行全能银行制度,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可以在同一实体内运作。但是,德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世界公认的,这与其严格谨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无关系。德国中央银行在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同时,一直扮演着金融监管的重要角色,成为德国金融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德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角色的演变及其履行监管角色的方式,揭示其对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6.
加强银行业风险监测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新会计准则的的实施促进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强化信息披露,有利于央行风险监测,同时也影响到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等监测指标,对央行风险监测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吴迪  张楚然  侯成琪 《金融研究》2022,505(7):57-75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异质性家庭、异质性厂商和金融机构的DSGE模型,分析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研究不同政策的选择和协调问题。研究发现,首先,由于政策的作用范围不同,不同政策会对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产生不同影响。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住房需求和信贷供给,但也会抑制消费需求和产出;而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逆周期LTV政策和逆周期资本充足率政策在应对房价波动导致的金融稳定问题时更加有的放矢。其次,外生冲击的来源会影响政策的选择和协调——当经济波动来源于需求冲击时,固定LTV政策搭配逆周期资本充足率的宏观审慎政策、不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表现最优;当经济波动来源于供给冲击时,固定LTV政策搭配逆周期资本充足率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8.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financial crises and contag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o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First, more than half of the rise in net borrowing of the U.S. non-financial sectors since the mid-1980s has been financed by foreign lending. Second, the collapse of the U.S. housing and mortgage-backed-securities markets had worldwide effects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asset markets. Using an open-economy model where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play a central role, we show that financial integration leads to a sharp rise in net credit in the most financially developed country and to large asset price spillovers of country-specific shocks to bank capital. The impacts of these shocks on asset prices are amplified by bank capital requirements based on mark-to-market.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形势下,人民银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央行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对会计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预算管理越来越成为央行维护金融稳定、实施货币政策、实现地位职能的重要保障。合理规划预算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人民银行预算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财务预算管理中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的思路,旨在加快推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转型,更好地满足央行履职需要。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的关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从微观层面看,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金融风险规避、金融效率提高和金融市场发展。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创新有助于货币融通、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发展安全等。而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并给金融监管带来巨大挑战,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