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它在金融危机的扩大和加深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但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并非罪魁祸首。本文主要探讨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关系以及危机下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反思等几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财务杠杆、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①危机初见端倪.随后,次贷危机越演越烈,房利美和房地美相继被政府接管,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花旗等商业银行也陷入困境.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了欧洲及其他经济体.这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冲击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金融界和政界人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会计公允价值计量,试图通过暂停或修改公允价值计价来掩盖危机、转移视线。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描述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允价值计量以恰当应对危机的蔓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一直是会计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这种曾备受大家推崇的计量模式一时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结合这次金融危机,探讨了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作用和缺陷,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了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人们对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广泛讨论,弄清公允价值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运用与改进展开探讨,这对于深刻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是我国会计走向国际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而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矛头直接指向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我国刚刚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准则面临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本文从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试图探讨出金融危机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狄。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是我国会计走向国际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而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矛头直接指向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我国刚刚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准则面临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本文从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试图探讨出金融危机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一直是会计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这种曾备受大家推崇的计量模式一时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结合这次金融危机,探讨了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作用和缺陷,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了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件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1.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过于复杂的原因之一在于金融工具本身具有丰富的风险内涵.现行金融工具会计体系是一种基于分类基础上的混合计量基础或计量属性体系,公允价值单维计量模式比现行的混和计量模式更简易,公允价值单维计量体系将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长期目标.本研究表明,公允价值在应用层面并不会增加金融工具计量的复杂性,同时也契合全面风险... 相似文献
12.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为基础,通过实证方法对比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公允价值是否改进会计信息对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对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新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盈余信息和净资产账面价值对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有所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具有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和相对价值相关性,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已经开始考虑公允价值因素,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Reliability of Banks' Fair Value Disclosure for Loan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banks manage the disclosed fair value of their major asset, the loan portfolio. Using two cross-section samples, I find evidence that suggests banks manage the fair value of loans. The estimated extent of overstatement of loans' fair value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regulatory capital, asset growth, liquidity and the gross book value of loans,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in the rate of credit losses. These relations imply that some banks overstate the disclosed fair value of loans in an attempt to favorably affect the market assessment of their risk an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物流金融是中国最新形成的一种创新型服务,实现了物流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本文在对物流金融的含义及运作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金融危机这个国际大背景,着重分析物流金融的存在对中小企业、物流公司和银行三方的价值,提出了促进物流金融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Yasuo Nishiyama 《Asia-Pacific Financial Markets》2006,13(3):181-20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changes in U.S. and Japanese banks’ risk aversion, measured by changes in the relative risk
aversion (RRA) coefficien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t finds that an increase in U.S. banks’
risk aversion is unambiguously associated with the Asian crisis, while an increase in Japanese banks’ risk aversion is only
weakly associa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ddition to deteriorating fundamentals of the affected countries, investors’
(banks’) increased risk aversion appears to have reinforced observed capital outflows. 相似文献
16.
从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提出的新挑战出发,本文探讨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影响。未来,金融监管将日趋国际化,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对创新业务的监管,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而统一监管将成为监管体系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应走综合监管、统一监管之路,以适应混业经营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需要;要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断完善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相配套的其他制度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卫·科茨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2):10-18
本文给出了这样一种情况,即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意味着新自由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肇始。在过去几十年里推动了一系列长期经济扩张的一些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制度特征,也同样产生了一种长期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导致了系统性的危机。本文还考虑了经济重构的几种可能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7—2018年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财务数据和基于尾部依赖度量的系统性风险,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在经济上行时期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在经济下行时期会增加系统性风险;第二,按照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来看,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衍生金融负债业务、理财及代理业务创新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而衍生金融资产业务和信贷业务创新会降低系统性风险。本文对实证结果提供了可能的经济学解释,并基于实证结果及原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NELLIE LIANG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13,45(Z1):129-135
This discussion briefly outlines key elements of a systemic risk monitor to help identify risks to financial stability. The monitor distinguishes shocks, which are varied and difficult to predict, from vulnerabilities, which can amplify shocks and lead to instability. Better data and models of amplification channels, and better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authorities, are needed to be effectiv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