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曾庆学 《财政监督》2012,(11):42-45
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为依据,对出租人在融资租赁中未担保余值的会计处理加以完善,主要针对未担保余值发生减值以及恢复的会计处理进行深入分析并举例说明,提出了具体会计核算步骤,并提供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会计人员更好理解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邓德强 《上海会计》2003,(10):20-22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将融资租赁资产未担保余“租赁资产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其中,就出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包括,由但在财务上有能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未担保余值实质上是出租人自身应当负担的、并且形式上表现为出租人的一由于企业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未担保余值使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国际36号—资产减值》指出,如果资产的账面价该资产应视为已经因而,未担保余值的减少属于资产减值的范畴。一、 融资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的减少与融资租赁资产1. 两者范围不同。融资租赁资产减值是资产在本期期;未担保余值…  相似文献   

3.
租赁作为一种投资融资的方式,在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己较为成熟,相比之下,我国租赁业则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租赁业务会计处理还不完善。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企业在对新的租赁准则的应用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主要从准则本身定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完善租赁会计实务。  相似文献   

4.
融资租出资产未担保余值减值的会计处理,实践中存在全程分摊法和未来分摊法两种方法,其中未来分摊法除财政部会计司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有所涉及外,其他文件规范中多未提及。  相似文献   

5.
融资租出资产的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的会计处理.特别是未担保余值减值的处理,是融资租赁会计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案例形式,分析研究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特别是未担保余值减值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韶君 《上海会计》2002,(11):18-20
融资租赁业务中涉及到未担保余值这一概念。要理解未担保余值,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担保余值,我国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中对担保余值做出了这样的定义: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的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加上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但在财务上有能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资产余值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未担保余值是与担保余值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租赁资产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以后的资产余值。…  相似文献   

7.
要卫国 《会计师》2012,(9):24-25
融资租赁中未担保余值的会计处理是一个难题。本文主要讨论了未担保余值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以及未担保余值发生变动时的会计处理方式,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俊青 《上海会计》2011,(12):32-33
未担保余值是出租人会计处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只影响出租人的利益,因此只有出租人应考虑怎样核算未担保余值。本文重点探讨出租人对未担保余值发生变动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对企业租赁业务的核算进行了规范。准则第26条规定,“出租人应定期检查未担保余值,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有证据表明未担保余值已经减少,应当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并将由此引起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确认为当期损失,以后各期根据修正后的租赁投资净额和重新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确定应确认的融资收入。如已确认损失的未担保余值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0.
杨家新 《金融会计》2006,(10):10-13
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按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进行资金减值评估和核算。《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初探》详细说明了准则对于三类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减值损失能否转回的各项会计规定;对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关于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应收款项和各项贷款的资金减值的会计规定进行了对比;并对准则关于资产减值规定具体实施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07年实施的新准则对商誉确认及其后续处理事项做出了新的规定,相对旧会计准则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变化.尤其是单独提出了“商誉减值准备”。结合国际准则对商誉减值的有关规定,对商誉减值测试方法以及减值处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实施,现代企业会计准则在与旧的准则规定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商誉方面有很大的修订区别。新的会计准则单独提出了商誉减值准备概念,对商誉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商誉减值概念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来制定的,本文希望能就商誉减值处理会计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屈小军 《会计师》2008,(5):11-13
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存货在出售和已计提减值准备合同完工时减值准备转回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指出该种情况下减值准备转回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资产减值准则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处理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其具体规范的范围作了进一步界定。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适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投资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存货、建造合同资产、生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减值,相关准则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我国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此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标志着中国的资产减值会计正向国际化的道路迈进。本文在分析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为了系统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对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商誉减值的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以下简称新准则),资产减值首次以独立的会计准则形式出现。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认定、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商誉的减值处理和披露等作出了新的规定。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调节利润。不难看出新准则有关资产减值规定,  相似文献   

18.
王涛  李猛 《金融会计》2010,(9):14-18
G20峰会认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中,包括贷款减值评估在内的一些会计处理原则加强了“顺周期效应”,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针对此状况,对现行关于金融工具减值准备评估的会计准则提出了一系列修改议案。  相似文献   

19.
叶玲娜 《金卡工程》2010,14(6):294-294
我国借鉴国际会计准则IAS36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CAS8),这一准则典型地体现了立足国情、国际趋同的特征。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确认和计量、商誉减值处理等方面,将我国CAS8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资产组等与国际的趋同,探讨基于我国具体国情的审慎考虑而与国际准则存在的差异,并对其后续发展和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典型应用,倍受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其进行了改革和规范,为提供真实的资产价值信息和减少企业利润操作空间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内涵,分析了资产减值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笔者的理解和工作经验,提出了规范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