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勇俊 《金融纵横》2011,(12):49-52
贷款难一直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商业银行从自身盈利角度出发,面对日渐突出的金融脱媒现象,经营思路急需转型,开发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以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本文基于“大数定律”,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实务角度出发,分析了小微企业授信模式,重点探讨了授信模式的选择和贷款利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研究中以风险控制为核心,明确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模式,分析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运行机制,提出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后台风险控制途径,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影响小微企业风险定价因素出发,通过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模式分析,详细阐述了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各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用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利用互联网发展小微贷款需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创新授信模式.笔者借鉴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分析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特征,总结了适合“线上”发展的几类小微贷款业务,并提出“线上”小微贷款的授信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兴赛 《国际金融》2012,(10):27-32
小微金融,是指目标客户资产在1000万—5000万元之间,户均授信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业务。由于单户授信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计算风险权重,因此,很多银行将小微金融纳入零售银行业务范畴。当前,各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经营转型的推动下,积极拓展小微金融业务。近几年来,各商业银行也纷纷将电子银行作为自身转型发展以及塑造自身核心能力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行业扫描     
《证券导刊》2013,(27):52-55
上海银监局披露,截至6月末,在沪商业银行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533亿元,占全辖区贷款余额的19.8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1.72个百分点;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2亿元,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32.2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小微企业贷款增幅30.5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授信户数17.46万户,较年初增加1.3万户;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授信户数为9.83万户,比年初增加1.33万户,完成了“四个不低于”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趋势加剧,市场经济下行,传统银行依托高额利息收入支撑利润的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和扶持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力图通过对相关机制体系的完善来推动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从分析先进同业小微企业业务经营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农行小微企业业务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8.
融资难、贷款难以及结算难等问题是困扰小微企业的现实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积极结合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推出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选择民生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简要概述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内涵及主要特点,指出了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存在问题,重点从准确定位服务群体,健全激励约束制度;建设专业化的队伍;建立高效地审批机制,提升贷款业务效率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崔亦赪 《新金融》2002,(8):14-15
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授信业务的操作流程现状 我国的商业银行一般采用总分行制,自从中国人民银行推行了<客户综合授信管理办法>后,各商业银行纷纷从控制客户总体风险的角度出发,重新整合各自的业务流程,虽然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授信授权集中是几乎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梦璐  袁静 《时代金融》2014,(8):129+133
通过对浙江省50家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贷前、贷中、贷后纵向分析,全方位了解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出应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独立核算、加强信贷模式创新和业务专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立  王峰  李学 《税务与经济》2021,(1):107-112
近年来,吉林省小微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但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同省内各商业银行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提出了多项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帮扶,这些政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如信贷融资政策难以落地等问题.导致当前吉林省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政策难以落地兑现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政府、银行、媒体和小微企业自身等多层面因素.因此,需要政府、银行、小微企业和媒体共同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的协调支撑机制,落实民营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政策,真正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彭俞超  马思超 《金融研究》2022,510(12):93-111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非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上市公司借贷成本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非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每提高10%,上市公司借贷成本平均下降1.6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结果同时受到“竞争压力”与“信息溢出”两种机制的作用:前者表现为在银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地区,非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更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后者表现为,非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时也能降低商业银行业务及管理费用开支。本文探索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为金融科技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村镇银行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村镇银行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有效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在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村镇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着力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为授信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但其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中还存在许多风险和困难,亟待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来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人员限流、开业限制、交通管制等措施对企业经营造成巨大冲击,各行业受损严重,社会经济运行受到较大影响。相比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受冲击更为明显。疫情期间,全国银行业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政策要求,全面加强疫情防控金融服务,普遍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纾困小微企业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在2011—2013年间的相关小微贷款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小微贷款的规模等都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产生显著影响。该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完善小微贷款风险控制机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小微企业当前的信贷环境,除了企业自身高成本和高风险的因素之外,还与不完善的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机制等有关。小微企业的信贷价值和业主的信贷价值是密切相关的,从小微企业主个人的有关信用历史,就可较准确地预期小微企业未来的还款表现,这是业主信用评分法的基本思想。本文总结了业主信用评分法在美国的发展与应用,通过分析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评分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应借鉴业主信用评分法,促进我国小微企业贷款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由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数据只满足Logistic模型的要求,因而预测单个信用资产违约率只能以Logistic模型为主线建模。以中国某商业银行1999~2005年的信贷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得出,企业本身、宏观经济、地区及行业四方面因素对企业违约概率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以上述四因素为变量,所构建的预测电力、公路、城镇建设三个行业信用资产违约概率的Logistic模型分析与预测单个信用资产违约的结果来看,四要素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民营经济主力军的小微企业发展异常迅速,已经成为一股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金融制度不完善,使得金融体系与小微企业的合作总是处于“零和博弈”的关系,融资难已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部分城商行探索的“扫街”模式开辟了帮扶小微企业的新视野。实践证明,通过创新“助微”信贷模式,是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矛盾的。  相似文献   

19.
小微企业是我国外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海外买家的商业、政治等诸多风险,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正是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机制与小微企业发展联动问题的研究,找出目前我国现行出口信用保险机制的诸多不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举措,以达到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更好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检验企业贷款是否存在关系型借贷,结果发现:大型企业的确存在关系型借贷行为,且对企业的贷款量有显著性影响;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对于贷款量的影响较小,且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商业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贷款时,注重对“硬”信息的考察,同时中小企业并没有同某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关系。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记录体系,并实现信息共享,在贷款过程中增强对“软”信息的考察,积极培育一批资质较好的中小企业客户并建立密切的联系;中小企业则应该规范财务制度并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同银行建立长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