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深入探讨金融自由化、特许权价值以及银行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显得愈来愈有必要.较多的国外文献已经证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在面临全球化竞争时,通过研究三者的具体联系,更加清晰地认识特许权价值对于银行自身的风险约束作用,有效控制自身风险将会是我国银行业最基本的要求,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3.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乃至主权债务危机持续牵动着金融从业者的神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银行业竞争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那么,市场竞争到底是有利于银行系统稳定还是不利于银行系统稳定?通过从特许权价值假说、竞争稳定假说以及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影响渠道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内生风险约束效应——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托宾Q值来衡量上市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基于分阶段动态回归模型,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约束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外生性和内生性的银行特许权价值都有显著的风险约束效应;回归结果可以通过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6.
特许权价值是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2008—2011年14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表明:特许权价值与商业银行风险行为显著负相关,说明商业银行为了保障特许权价值的长期持续性,会降低自身的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7.
将银行破产风险分解为经营不确定性与风险覆盖能力、杠杆风险与资产组合风险,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2003~2013年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特许权价值激励银行降低风险承担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发现:我国银行特许权价值具有抑制银行风险的自律效应,银行为避免过高风险而遭受监管惩罚或丧失市场资源,保持特许经营条件和优势,将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特许权价值的风险自律效应主要通过促使银行提升风险覆盖能力、降低资产组合风险和杠杆风险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市场相关和银行相关角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决定我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的主要因素包括以银行为导向的金融结构,银行业垄断性和宏观经济因素;但并没有发现银行控股股东性质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特许权价值、隐性保险与风险承担——中国银行业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我国特许权价值经济效应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隐性保险降低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敏感性,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机制不仅对国有银行几乎失效,而且对非国有银行的风险约束效应也不显著。如此说明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受到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全面保护,从而弱化了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本文在D-L-M模型中引入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银行资本状况。接着利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形成要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许权价值是银行具有的从受保护市场获取未来租金的牌照价值,由市场相关因素和银行相关因素决定.本文在5家上市银行1999-2006年的面板数据基础上,利用托宾Q的方法度量特许权价值,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知随着市场优势因素的弱化,特许权价值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而银行内在效率是其稳定的关键,对于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关键期限利率债进行Delay系数分析比较,来观察银行间债券市场在2013年监管综合治理前后的市场效率状况及变化,从而检验监管综合治理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显示,经过两年的综合治理,银行间债券市场效率已显著改善,通过健全完善债券市场交易机制,可以减少市场摩擦,提升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4.
Wolf Wagner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10,37(1):71-81
Recent literature (Boyd and De Nicoló, J Finance 60:1329–1343, 2005) has argued that competition in the loan market lowers bank risk by reducing the risk-taking incentives of borrowers. Using
a model where competition arises from falling switching costs for entrepreneurs, we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loan market competition
on banks is reversed if banks can adjust their loan portfolios. The reason is that when borrowers become safer, banks want
to offset the effect on their balance sheet and switch to higher-risk lending. They even overcompensate the effect of safer
borrowers because loan market competition erodes their franchise values and thus increases their risk-taking incentives.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绩效、效率与市场结构——基于中国1994~2005年的面板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随机边界方法(SFA)测度了中国16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X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经营绩效与市场结构间关系的几种经验假说进行了检验。统计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各商业银行的效率情况总体上均不断改善,其中股份制银行的X效率水平普遍高于国有银行,但在减速递增的过程中差距在不断缩小;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在规模经济上具有显著优势,并且2002年以来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最后,关于银行绩效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四个主要经验假说在中国银行业市场均不适用,中国商业银行部门的成本控制优势在迅速扩大业务规模的过程中并未有效地转化为盈利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S. Carb Valverde David B. Humphrey F. Rodríguez Fernndez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2003,13(5):337
The effects of mergers on bank costs, prices, profits, and market competition are compared with the effects from concurrent deregulation of branching restrictions. The title states our conclusion: deregulation has been better than mergers in Spain. Even so, improved post-deregulation economic conditions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e improvement in costs and profits while deregulation had its greatest impact on improving competi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direct measures of market competition—rate spread, mark-up, and Lerner index—are more informative than the standard profit–structure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7.
公开市场操作:国债与央行票据替代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由于国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尤其是短期国债具有期限短、变现性强、市场表现活跃等特点,符合公开市场操作的要求,理应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目前,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的局限性显现,国债具有的优势可弥补其局限。长远看,随着短期国债规模的扩大,央行票据将淡出,国债将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但当前国情下,国债与央行票据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替代,二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并存。 相似文献
18.
将银行债权、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等机制作为市场治理机制,构成市场治理机制体系,采用深沪A股工业企业2006-2016年的数据,从检验中国市场化改革成效角度,以市场化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银行债权为核心,考察其在市场化体系情境下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考虑市场治理体系,银行债权均发挥积极治理效应,且考虑体系时银行债权治理效应更强,动态优化幅度更大,优化趋势更明显;考虑体系时,除公司控制权市场外,银行债权与其他机制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发挥积极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且直接效应占优。研究证明我国市场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市场化改革进程日益深化,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研究对肯定市场化改革成效,坚定市场化改革取向,进一步发挥银行债权治理效应,形成协同高效的市场治理体系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从内生性视角研究中国上市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及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问题。遵循内生性的研究思路,选取高科技上市企业2001—2004年均衡的平行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发现:各种企业可观测特征和不可观测因素对经营者股权激励水平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托宾Q值表示企业价值时,我们发现,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即使考虑到内生性影响,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仍然存在强烈的区间效应,即经营者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大力加强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程度,将有助于高科技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舒兰农村商业银行自2011年8月改制挂牌后,紧紧围绕人才战略、科技战略、法制战略和文化战略,坚持“农民致富银行、社区兴业银行和微企成长银行”的市场定位,扎根“三农”领域,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各项业务取得长足进步。但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市场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竞争战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舒兰农商行竞争战略选择进行重点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