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行政约束对人口控制作用弱化,新的动力机制也正在逐渐形成的特点,提出了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险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若干社会保险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应积极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农村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险模式。解除农民的医疗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本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加快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当前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大丰市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就当前医保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计划生育、社会道德建设、社会稳定和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近几年,与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发展相比,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还很落后。笔者以为,尽管各级财政不富裕,但是不搞或者搞不好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就无法推动整个农村的社  相似文献   

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农村老年人因老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部分人也是一个被人们普遍忽视的庞大弱势群体。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都高于城镇。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收入的比例为4.7:1,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左右。因此,必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却严重滞后,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因此,为了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加快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而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据此,在充分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提议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组织商业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创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亚洲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贤 《金卡工程》2008,12(9):156-156
建立、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既要立足于国情,又要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同属于亚洲国家的泰国和印度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改善农民基本生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  相似文献   

10.
医保待突破“适用性”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适用于城镇地区职工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另一部分是适用于农村地区人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有一部分是适用于城镇非从业人员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虽然从名称上看,分别适用于城镇和农村两个区域,但在我国深刻的城乡二元经济和户籍制度背景下,三者的适用条件却较为复杂,即每一制度都设有进入的具体条件,公民参保须符合特定的职业、身份和居住区域等社会性特征。这就是说,即便是符合一般参保条件,公民也不一定就能够参加适合于自己的社会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关系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保险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它的基本保险的属性和“广覆盖”的要求,决定了其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性质。加快推进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一个便捷、高效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是社会医疗保险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满足广大参保人员不断增长的医疗保险服务需求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面临更大的养老保障压力,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实施的传统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在制度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保障功能极其有限。当前,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备难得的有利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制度建设,明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险属性,加快试点步伐,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多渠道筹集资金,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加强基层农保机构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总额198.58亿元,而难以收回的基金达到14.05亿元,占基金总额的7.0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着严重的运营风险、制度风险和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14.
公平视角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公平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首要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城乡差别较大,农民工群体缺乏社会保障,单位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过大等不公平现象。因此。要加快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建立弹性保障支付机制,加大社会保障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突破口,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称,到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支持贫困地区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商业保险介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商业保险公司在农村医疗保险市场进行了积极探索,多形式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种“政府组织推动,保险公司经办”的农村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模式,有助于避免政府的直接介入,发挥保险机构社会风险管理的优势,提高制度运行效率。但是,随着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拟通过对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优势及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7.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关系到农民目前和将来的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会使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对农村人口,而且与农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城镇人口,都将受到这一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恩惠。新农保制度的完善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应对经济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很好的社会保障或民生保障才能给全体国民带来普遍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养老保险的三个不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农民利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基层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基层实践看,部分制度设计有待完善,存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民日常支出、用资需求、养老支出三个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主要是以个人为主,在集体经济状况较好的地方,村级给予适当补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单纯靠土地保障的功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政府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整合惠农资金和政策,引导这部分资金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