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真实性:基于"法律真实说"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本质是一种法律真实,它以客观真实为基础,但又有别于客观真实;它侧重于程序真实,是遵循程序理性的结果.因此,会计标准是衡量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直接依据,而客观真实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判断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法律真实是客观真实和价值判断的统一体,且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  相似文献   

2.
风险隔离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成功的关键,而真实出售是风险隔离的核心环节,而我国法律中未有真实出售的直接表述,其相关规定分布在零散的法律文件中不成体系,真实出售认定标准不完善、监管部门也未将真实出售纳入监管范围,法院更是尚未有真实出售案件审理的经验和裁判规则,这些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尚未建立起真实出售制度.因此,完善认定标准、强化对相关主体的监管并建立以风险隔离为目标的实质性审查,是我国建立真实出售制度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丽萍 《金卡工程》2010,14(6):34-35
众所周知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证明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当法律真实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就受到了客观真实论者的猛烈抨击和质疑。由此学界对究竟应该以客观真实还是法律真实为标准一直存在着争议。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现行的证明标准确实存在缺陷,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认为应该将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法律的公正与效率。  相似文献   

4.
住房贷款证券化作为结构性融资方式的特点是将特定的贷款资产的风险同发起人(原始所有人)其他资产的风险相隔离,从而有效地提升以该特定贷款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的信用等级。为此,住房贷款从发起人到SPV的转移必须被认定为“真实出售”。从真实出售的方式、手续、担保以及影响其效力的问题入手,探讨了真实出售的法律的界定以及在证券化的结构设计中真实出售将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崔燕 《金卡工程》2009,13(10):70-70
证明标准是指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应该达到的程度.对于这一证明标准性质的认识存在着客观真实论和法律真实论的分歧.本文对客观真实论和法律真实论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认为法律真实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甘道武 《会计研究》2004,(12):34-38
科学的实证会计研究必然是建立在真实的事实前提基础上的严格的逻辑推理过程。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 ,要确保实证会计研究得出真实的结论 ,至少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 ,推理有效 ;第二 ,前提真实。如果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得到满足 ,通过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就不一定是真实的 ;若以这种缺乏真实保证的实证会计研究结论来评价和指导现行的会计理论与实务 ,则可能是非常有害的。目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并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的阶段 ,以及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立在这两个假定前提基础上的实证会计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从而对我国从事实证会计研究的人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凯恩斯等学派的货币产出关系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货币只是纯粹的面纱。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关于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论述代表了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的新进展。这种观点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思路,对于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上应注重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政策相结合等颇具启发意义,但其假设前提及其政策无效论与现实不符。  相似文献   

8.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相似文献   

9.
真实盈余管理是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经验证据、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比较研究、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以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研究等四个方面对真实盈余管理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同时为监管层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融资产证券化不仅解决了资产的流动性不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结构性的融资方式,给资本市场的供求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从法律的角度看,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其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持。金融资产的真实出售作为制度的骨架,巧妙地将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与金融机构特定的财产联结在一起,建立了风险隔离机制,使资产支持证券的偿付真正落实到了特定的基础资产之上,实现了融资机制从整体信用向资产信用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