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涛 《西安金融》2013,(9):78-80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区位均制约着整体经济发展。目前,宁夏加大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交往力度,大力推进内陆向西开放。同时,我国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背景下的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宁夏紧跟中部崛起战略步伐,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宁夏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入手,总结归纳了宁夏现有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了宁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国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而金融支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保障。同时,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和完善。本文根据安徽产业转移存在的具体特征,分析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金融支持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都是资金或资金等价物的运动。资金或资金等价物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既反应当时社会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又促进当时社会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都需要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政治高地"是两岸交流合作的试验田和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沿.但从经济规模和产业发展的状况看,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洼地",且与台湾地区差距很大。承接以台湾地区为主的海峡东岸地区产业转移,应是当前填平海西"经济洼地"的最优路径选择。基于产业调整模型的分析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结合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大经济增长区域的产业分布,积极承接台湾地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产业的整体性、行业性转移,积极与台湾地区的教育、房地产等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的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呈现出了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特征。调研发现,西北五省区承接产业转移,不论从承接产业的项目数量还是项目质量看,都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承接产业转移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西北五省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产业转移结构不合理、部分转移产业项目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认为,加快西北五省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应该从强化政策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保定市为例对区域产业承接能力进行研究.在分析保定市经济发展现状、产业承接的定位和产业承接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找出保定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青海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具有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的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产业关联度不高,工业化水平落后,金融发展缓慢等制约因素。本文在探讨青海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商务部认定的湖南、江西省四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样本,对比分析要素禀赋、政策支持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异同及其影响,在总结归纳各自承接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的较优模式,认为政策支持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要素禀赋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对待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企业,承接的工作重点应各有侧重.因此,承接产业转移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向一致.注重与本地的产业互补相结合,并需要金融部门的主动参与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保定市为例对区域产业承接能力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保定市经济发展现状、产业承接的定位和产业承接的现状;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进而找出保定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最后根据前面的实证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陇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对优势陇南市地处甘肃东南边陲,位于甘陕川三省交汇处,东接秦陇,南通巴蜀。全市辖一区八县195个乡镇,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0多万,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甘肃省矿产资源富集的重要地区之一,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十二五时期承接地产业的配套能力是决定国内外产业转移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据此提出了基于产业耦合的有效承接模式以及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耦合是实现产业耦合的有效机制,并提出了武汉在十二五时期金融支持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耦合的产业承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沿海地区以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特征的经济结构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加速了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步伐。安徽省凭借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资源禀赋及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部分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形成了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也存在转入企业的选择缺乏针对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产业不配套、金融机构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尚不明显等问题。为此,需要制定切合安徽实际的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改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措施,提高对转入产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胥倩 《金卡工程》2009,13(5):237-237
承接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质量全力增长的有效途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优化产业转移引资环境和承接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张倩  伍旭中 《云南金融》2011,(9X):135-136
文章利用皖江城市带2009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影响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劳动力成本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负相关关系;第二,皖江城市带现有工业基础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成正相关关系;第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与它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大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也越大;第四,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度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所以,要更好地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必须在夯实工业基础、提高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集聚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张倩  伍旭中 《时代金融》2011,(27):135-136
文章利用皖江城市带2009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影响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劳动力成本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负相关关系;第二,皖江城市带现有工业基础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成正相关关系;第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与它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大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也越大;第四,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度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所以,要更好地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必须在夯实工业基础、提高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集聚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尽管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京津冀三地产业相似度依然较高,特别是津冀的优势产业仍高度趋同,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仍存较大提升空间。河北作为主要的产业承接地,其承接能力关系到京津冀区域产业的布局以及协同的发展成效。本文利用多指标面板数据就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承接地各城市间产业承接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其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资源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状况等是影响产业承接能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区域内产业承接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青海为例,运用压力测试模型分析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后的经济指标变化对于区域金融稳定造成的冲击,发现在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商业银行体系面临的金融风险较小,但当其面临比较恶劣的宏观经济状况时,金融风险将会大幅提升,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防范商业银行体系金融风险。最后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维护金融稳定双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金融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效 1.完善金融配套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几年来,郴州市、县两级政府均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对金融机构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行量化的考核和评价;郴州市政府出台了《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关于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郴州市标准厂房建设贷款贴息及奖励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的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和十大优势产业集群。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信贷投放,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永州实际,从区位、资源、成本方面分析了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优势,提出了当前金融支持产业梯度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就金融如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创造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科学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外生力量。但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着产业转移成本过高、转移企业科技含量低、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和“污染转移”等问题。本课题在对喀喇沁旗承接产业转移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