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和服务对象基本局限在银行信贷领域.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创新步伐加快,信用信息共享需求增加,目前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已无法充分满足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不健全的征信体系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产生了制约效应.作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代表性举措的融资融券业务,集中体现了这一突出矛盾.应加快建设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将金融创新业务信息纳入平台采集和服务范围,实现与金融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整合社会征信体系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信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总体规划。尤其在目前的信用信息采集与系统建设阶段。必须整合资源、信息共享,以利于征信市场的规范发展,进而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本文以常州市地方征信体系建设现状为个案,剖析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一些无序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类延村  李玉玲 《征信》2021,39(7):23-31
社会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维度与主要内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扩张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纽带的银行业征信机构、以各级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机构、以自发发展为特征的市场和社会征信机构,初步形成了社会征信体系基本框架.然而,社会征信体系深化发展逐步呈现出社会认知模糊、法律法规不完善、征信标准化滞后、征信产品较单一等问题.因此,应以完善专项法律法规框架为基础,重点推进行业和地方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征集,完善征信市场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实现社会征信体系的全覆盖、体系化和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征信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目前正在起步阶段。如何在全国范围建设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就当前建设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并对建立健全征信体系提出了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亚  唐友伟 《海南金融》2008,(11):85-88
征信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目前正在起步阶段。如何在全国范围建设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就当前建设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并对建立健全征信体系提出了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征信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目前正在起步阶段。如何在全国范围建设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建设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并对建立健全征信体系提出了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征信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目前正在起步阶段。如何在全国范围建设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就当前建设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并对建立健全征信体系提出了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潘功胜 《征信》2014,32(1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让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政务信用信息的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公开,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息的应用,实现联合惩戒和推动完善信用法制体系等方面.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发展中国征信业市场、积极利用新技术条件发展新业态征信、推动征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和加强征信业监管等方面.在征信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征信体系建设研究趋向,并借鉴了美国、欧洲和日本征信体系建设经验,然后结合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实践进展,提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应该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构建完善的征信工作体系、促进流畅的信用信息共享、发展健康的信用服务市场和建立健全的信用奖惩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征信体系是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市场化方式是建设我国征信体系的最佳选择.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征信市场的相关要素: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征信产品的供求结构、征信产品的定价原则,以及发展完善我国的征信市场应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