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郭勇 《济南金融》2006,78(1):52-53,56
本文通过检验我国股市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认为目前我国股市对总需求的作用不显著,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作为“壳瓷源”成为企业圈钱的工具,而资金缺乏的中小民营企业却被排除在股票市场之外;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影响了“财富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关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研究,起因于1997年之后,我国一直面临着国内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问题,由于各种刺激需求的政策效果不佳,因此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有些学者提出利用股市的财富效应拉动消费,从而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1999年的"5.19"行情更引发了国内对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问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依据1994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季度数据,建立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用以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标准差均较大,而且总需求冲击波动性要大于总供给冲击的波动性,说明我国经济在样本数据期内存在波动性。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总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长期影响,而总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短期影响;对于价格而言,总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负向长期影响,而总需求冲击对价格产生正向长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在于供求冲击为负,供给负冲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1990-2011年期间我国经济总需求的影响因素,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来看,影响我国经济总需求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从长期看,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增加都会刺激经济总需求的增加,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总需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数据,建立了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用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标准差均较大,而且总需求冲击波动性要大于总供给冲击的波动性,说明我国经济在样本数据期内存在波动性。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总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长期趋势,而总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短期影响;对于价格而言,总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负向长期影响,总需求冲击对价格产生正向长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在于供求冲击为负,供给负冲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沿线各国的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大将对各国股市间的风险溢出造成重要影响。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角度,运用EVT-Copula-CoVaR模型对沿线国家间股市风险溢出进行刻画,从而探讨不同时期内各国股市间风险溢出状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沿线其他国家股票市场间具有双向的、非对称的风险溢出效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增大了我国与沿线其他国家股市间的风险溢出强度,也就是说,当沿线其他国家股市处于极端风险情况时,我国股票市场受到冲击的概率将增大;倡议实施后,沿线东南亚国家对我国股市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风险溢出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股市中,系统性风险偏高一直是一大问题.由于系统性风险会对所有证券产生影响且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来加以分散,因而研究如何降低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APM模型所揭示的风险收益关系,对我国1998年一季度至2008年一季度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算并由此得出其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我国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计量方法计算了各个影响因子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及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力度.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结果表明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在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而且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除此之外,政策因素仍然对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有最显著的影响,我国股市仍来摆脱"政策市"的特征.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股市"财富效应"与我国货币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股市的"财富效应"也日益显著.本文从分析股市"财富效应"影响货币政策的机制入手进而探讨了其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挑战,并相应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有关"热钱"在股市兴风作浪的传言屡屡不绝.尤其是2010年10月份A股市场的"井喷",更被认为是"热钱"所为.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虽然有少数"热钱"进入股市,但是影响我国股市发展的因素较多,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热钱"炒股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10.
李长治  方芳 《新金融》2020,(4):12-18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选取200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美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一、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存在"反转"现象,即美国投资者情绪会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有负向冲击,后转为正向影响。二、以2011年为临界点,美国投资者情绪传染所需的时间缩短,上述负向冲击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2个月,正向冲击的时间从2个月缩短到1个月。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证券投资负债"项目的规模越大,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力越强,表明资本流入和跨境资产配置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市场的机制之一。四、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可通过中国投资者情绪间接影响中国股市收益率,投资者情绪传染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股市的另一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