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进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未知因素,改革的紧迫性给人们带来了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急迫心理,同时中国长期的金融压制又使人们普遍存在着对开放的担忧。由于初始条件不足,中国没有过早的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中国必须合理地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以推进金融的全面开放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本文集中对中国金融自由化过程、金融自由化的利弊得失和金融自由化程度进行讨论。本文的第一部分总结了国内外文献对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利弊;第二部分讨论了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金融自由化具有"二重效应"。自二十世纪60年代末起,美国开始启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美国的金融自由化引领着世界范围内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梳理其进程并归纳每个阶段金融领域的自由化特征,有利于总结美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获得若干有益于中国等发展中—转型经济国家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而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是其中紧要的一环。在深入研究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别国经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才能探索出一条金融改革成功的路径。本文从金融自由化理论出发,回顾和分析了以拉美和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及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发,认为融自由化的过程应与市场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应与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国内金融自由化必须在金融约束之后,外部自由化必须在外贸自由化和国内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规范化与自由化并举,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应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而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是其中紧要的一环。在深入研究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别国经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才能探索出一条金融改革成功的路径。本文从金融自由化理论出发,回顾和分析了以拉美和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及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发,认为融自由化的过程应与市场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应与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国内金融自由化必须在金融约束之后,外部自由化必须在外贸自由化和国内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规范化与自由化并举,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应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俞萍 《中国外资》2011,(20):3-5
金融自由化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由麦金农和肖提出,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该理论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实践,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收到效果也各有不同,但期间发生的多次危机却使这波改革浪潮受到质疑,也以事实证明自由化改革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本文在金融自由化理论基础上,回顾几个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实践的案例,尝试分析金融改革过程中可能的风险,试图以此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警醒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融自由化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由麦金农和肖提出,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该理论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实践,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收到效果也各有不同,但期间发生的多次危机却使这波改革浪潮受到质疑,也以事实证明自由化改革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本文在金融自由化理论基础上,回顾几个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实践的案例,尝试分析金融改革过程中可能的风险,试图以此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警醒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金融自由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发展存在正向关系;另一种认为金融自由化增加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并引致金融危机。这对于已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国家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对于要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国家更是一种两难抉择。本文讨论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金融危机的关系,提出应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并阐述了自由化的路径依赖、政策配合、审慎监管及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由美国所倡导的金融自由化进程越来越被大多数国家模仿与追随,包括发展中国家以促进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为目的所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发达国家放松金融管制的改革。国际经验表明,虽然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帐户自由化在某些程度上可能对一国的金融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金融自由化确实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因而无论是曾经由于金融自由化而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实行不同程度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本文简要回顾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历程,同时分析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柯健 《海南金融》2009,(10):49-51,66
金融自由化是西方国家普遍放松金融管制后出现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充分经营、公平竞争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价格自由化、业务自由化、市场自由化以及资本流动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既促进了世界的全球化,同时也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监管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因金融自由化产生的风险,以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与保险业发展 1、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 金融自由化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主张通过“金融深化”来解除金融抑制。这种理论被后人称之为M—S理论。此后,该理论得以扩展,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金融价格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金融机构准入自由化和资本帐户自由化。  相似文献   

11.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ock market liberalization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sing a sample of 20 economies that experience stock market liberalization, we find that these economies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innovation output after liberalization and that this effect is disproportionately stronger in more innovative industries. The relaxation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enhanced risk sharing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ors, and improved corporate governance are three plausible channels that allow stock market liberalization to promote innovation. Finally, we show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stock market liberalization affects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refore economic growth. Our paper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al effects of stock market liberalization on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的理念及监管体制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而不断地演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逐步形成了监管权高度集中却又不失灵活性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体制改革是政府与金融体系博弈的结果。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践证明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有效的。中国在今后的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可以供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提高投资效率、优化资本配置和促进技术创新等也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源泉。金融自由化使金融中介上述三大潜能得以充释放,因而也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和进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等为控制变量,就金融自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金融自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且具有统计意义。金融自由化也因此成为推动宏观经济集约式增长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离岸金融市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离岸金融是20世纪5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中出现的重大金融创新。该文从追溯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入手,概括了离岸金融的含义、特点,探讨了离岸金融市场出现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了离岸金融市场对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以及发展前景,并就中国如何利用离岸金融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扩展中国的金融实力、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融资约束是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系统地检验了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影响和机制以及金融市场化在该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出口DVAR的提升,这一结果在考虑测量误差和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2)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是融资约束抑制制造业企业出口DVAR提升的重要机制。(3)异质性分析显示加工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低生产率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对其出口DVAR提升的抑制作用较大。(4)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市场化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出口DVAR提升的抑制作用,而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则加重了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出口DVAR提升的抑制作用。因此,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并完善金融市场化水平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DVAR,增强外贸获利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金融自由化通过刺激金融创新,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金融风险的认识差异,不同区域的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重大差异。金融发展对珠三角的经济增长贡献极其有限,且不具统计上的规律性;在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自由化背景下,在利用金融创新提高经济竞争力方面,珠三角被长三角抛在了后面,也不如环渤海。  相似文献   

17.
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给我国的金融体制创新提供一面镜子.鉴此,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此次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把握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形式,廓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与美国资本主义金融六个方面的根本区别,坚持我国金融制度建设与创新的正确方向,处理好借鉴别人与自我完善的关系,决不能照搬美国自由化金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内实现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格局,这要求我国在金融监管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各金融监管机构间的金融稳定协调及监管合作,以便有效化解可能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探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缘由,然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战略转型对策。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经营管理水平,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为商业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但也加剧了商业银行间的存款竞争,增大了存款数量的波动性,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能力面临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存款经营思路,重视存款保险的作用,创新存款产品,建立合理的存款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考查金融市场化这一中国经济转型期制度变迁的主要方面出发,在引入金融市场化指数的Ndikumana模型基础上,应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方法对金融市场化进程及其相关四个方面(金融中介市场化、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金融市场自由化、金融对外开放)与投资间的影响以及东中西部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首先,中国金融市场化对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其次,在全国层面上,金融市场化对投资的影响大于其他四个方面,而且金融结构的不同对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三,在地区层面上,东中西部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对地区投资的影响显著,地区间总体的差异呈现西部和中部大于东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