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性、波动率及交易活跃度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中的三个热点问题,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上也得到了极大关注。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检测出股指期货价格发生跳跃的交易日,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跳跃发生日和无跳跃发生日中,市场流动性、波动率及交易活跃度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价格是否发生跳跃,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上的流动性与波动率及流动性与成交量指标之间均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衡量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另一重要指标——持仓量,在无跳跃发生时可引导流动性和波动率指标,但在有跳跃发生时这些因果关系消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10年4月至2015年9月之间的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波动性进行研究,通过引入虚拟数据建立经济模型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减少了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通过建立多元VAR-GARCH-BEEK模型研究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性联动效应,两个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性影响,相对来说,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较为强烈,股票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力度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信息传递与波动溢出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关系是监管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采用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1分钟级高频数据,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多元T-GARCH等,考察期现两市信息传递、波动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尽管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之间短期内存在相互引导关系,但股票市场价格变动更多来自于自身影响,起主导作用,而且两市长期均衡收敛也是以股票市场占主导地位;两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强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两市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期货市场对坏消息更为敏感,而现货市场对好消息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孝岩  沈中华 《投资研究》2011,(10):112-122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总体上不存在到期日效应;在中长期,股指期货推出则确实增加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减小。另外,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到引导作用,其冲击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本文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开始平稳有效运行,对现货市场起到重要引导和价格发现的作用,但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投机性,加强对其监管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多元随机波动模型检视亚洲五个主要金融市场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报酬关系与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发现,五地金融市场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皆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股指现货动态相关系数和波动持续系数均高,显示现货市场具有聚类的现象。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与现货的联动和共同波动因子的关系,实证发现,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波动关系是同时受到共同信息发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发达的股票现货市场,对股票价格的预期可以引起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的变化。但是通过对股指期货持仓成本模型的分析,我们发现无风险利率在理论上对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也会施以影响。从对由持仓成本模型结合无风险套利原理推导出的股指期货合约价格模型分析,指出无风险利率与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的关系,借助于对无风险利率的控制从而减弱因股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而使期货市场股指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效应。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富时中国A50是第一只也是境外唯一一只衡量中国A股的股指期货,近年来与A股市场之间联动效应越来越明显。对此,本文采用2006年9月5日至2020年9月30日数据分析不同时段现货与期货的价格关系,基于静态非对称BEKK-GARCH模型与动态DCC-MVGARCH模型检验该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在不同频率下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发现: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和波动溢出效应,但随着数据频率变化,溢出效应的强弱会随着数据频率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与此同时,收益波动序列的动态相关性强弱也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说明新加坡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二元VAR-EGARCH与信息传递速度模型对我国股指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与传递速度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已存在显著的双向价格关系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信息传递能力正逐步增强,但信息在期货市场传递到现货市场的速度要慢于信息从现货市场传递到期货市场。本文还发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正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11.
左顺根  杜吉中 《南方金融》2012,(5):65-69,15
股指期货市场操纵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样地,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利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及对应的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操纵嫌疑只存在于期货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会减弱;当操纵嫌疑存在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相对会增强。而且,当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较强时,市场操纵的难度和成本都将下降。当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可能主要局限于某些个别的、离散的交易日内,系统地通过操纵现货指数来操纵期货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OHLC方法度量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的波动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方法,从价格发现和波动率传导两个角度入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沪深300指数期现货市场上市两年来的信息传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初步显现。现货市场波动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但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引导作用,其冲击的强度更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日内15分钟交易数据,对大陆与台湾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比较,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间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但在信息传导效率上,期货领先现货,对台湾市场而言,仅存在期货对现货的单向引导关系;期货市场在长期价格发现功能中占主导地位,但台指期货的主导作用要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文章从投资者结构、合约设计、交易制度等影响因素分析了两岸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差异,并提出改善大陆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乔高秀  刘强 《投资研究》2012,(8):132-144
本文全面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用成分股的实时交易数据构造指数价格,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分三段估计VECM-GARCH-BEKK(ECM)模型。结果表明: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短期波动溢出效应以现货市场为主;持久性波动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不同:上市初期以期货市场为主,其后现货市场较大,2011年期货市场的持久性波动溢出明显增强;误差修正项对市场波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4月16日—2014年3月20日的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构建多元DCC-VARMA-GARCH模型检验了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期货市场,而均值溢出效应仅表现为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单向传递。这说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已具备基本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了稳定股票现货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4月16日—2014年3月20日的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构建多元DCC-VARMA-GARCH模型检验了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期货市场,而均值溢出效应仅表现为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单向传递。这说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已具备基本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了稳定股票现货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EGRACH模型,利用高频数据,实证检验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非对称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股指期货初期股指期货对股市的波动有放大作用,在远期降低了非对称性波动,具有稳定股市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中国的股市经历了千股跌停,对此监管部门通过上调股指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等措施抑制投机行为。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7月8日的4075对1分钟高频数据,采用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中证500股指期现货价格波动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期货价格波动率领先现货1到4分钟,期货波动率对现货市场波动率的贡献度是5.2613%,股指期货不是大盘暴跌的"砸盘利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股指期货同现货价格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借助VECM模型和GS模型方法揭示股指期货与现货在价格发现和信息传导中各自的重要程度,得出股指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自推行以来,市场运行稳定,交易活跃,达到了预期目标,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本文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股指期货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对股指期货运行四年来的交易数据建立双变量BEKK-GARCH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之间存在双向非对称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股指期货的溢出效应相对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