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拓展的以R&D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R&D资本在创新和模仿中的最优分配,结果表明,技术差距、人均物质资本、模仿与创新的相对效率等因素决定了R&D资本的最优分配,进而决定了最优的技术进步.投入创新中的R&D资本与技术差距、人均物质资本、模仿与创新的相对效率成反比,而对于模仿而言则相反.因此,为了实现技术赶超,技术后发国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2.
3.
4.
李文健;李琼琼;翁翕 《财政科学》2025,(2):98-122
调节初次分配,完善再分配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构建内生工资的动态异质性个体一般均衡模型,结合我国宏微观数据,研究在权衡增长与分配后最优的资本与劳动所得税制。研究发现当前税制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通过调整劳动所得税与资本所得税的结构以及劳动所得税的结构可以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具体地,为应对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政府应该对技能偏向的资本征税以缩小工资差距,但考虑到巨大的生产效率损失,以初次分配为目的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仅为3.2%;对顶部收入人群的最优劳动所得税边际税率为42%,略低于我国实际税率;与现行税制相比,最优税收下劳动所得税占税收的比重更高。通过适当提高劳动所得税的平均税率,并将筹集的财政收入转移给纳税人能够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5.
6.
基于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考量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文化产业仍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文化产业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增长中的作用还不明显;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以劳动和资本投入为主,人力资本的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确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出发,分析了财务管理最优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与最优资本结构的关系以及资本结构选择的类型和优化资本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以期对我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9.
车松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3,(2):12-18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实物资本与经济增长长期变动关系的研究发现,2000年后实物资本的高速增长使实物资本边际报酬与实物资本产出弹性下降速度的有所减缓,因此仔在资本体现式的技术进步阻止了实物资本利用效率的下降。在对实物资本区分为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并重新核算基础上,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测算出安徽省设备资本的边际报酬的变动趋势,分析得出由于仔在设备资本积累引致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安徽省实物资本加速积累带来的经济增长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