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为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在省委、  相似文献   

2.
实行“以粮代岩、退耕还林(草)”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对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产建设条件和投资环境,加速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促进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林业局制定的《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方案》,宁夏南部山区5县从2000年开始实施“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工程。目前,此项工作进程如何,在粮食供应及资金结算,贷款管理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草)作为西部大开发生态富民的战略工程,在改善我省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动内需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规模的逐年加大,目前全省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库存不足,政策性补助粮供应缺口大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经过三年多的试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已在25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至2002年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415万亩。三年来,仅此一项工程就直接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农民粮食、种苗、现金补助收入200多亿元,为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具大的贡献。汾阳市从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上程后,当年全市退耕还林面积为1.9万亩,全市的6个乡镇,到2003年底,累计退耕还林面积为2.35万亩。总体来说,全市退耕还林工作进展良好,积累了很多经验,整个工作已经从最初的探索阶段进入到了正式实施阶段。但同时在实践中,退耕还林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截至2006年,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1.39亿亩。从2007年起,退耕还林规模没有扩大,进入了巩固成果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有关"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结合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适当增加安排退耕还林"的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  相似文献   

6.
重庆南川市冷水关乡认真贯彻《退耕还林条例》,为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退耕还林工作坚持“三结合”。一是坚持退耕农户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相结合。该乡在认真贯彻《退耕还林条例》的同时,根据退耕农户的意愿,充分搞好上级政策和退耕农户愿望的协调配合。二是坚持退耕还林与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作为南川市的蚕桑基地乡,该乡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多种桑树等经济林。在全乡已退1000亩的退耕还林地中桑树面积超过600亩,占退耕地面积的60%,以进一步突出其蚕桑经济特色;板栗、核桃等经济林在300亩以上,实现了退耕还林与经济发展和农村产…  相似文献   

7.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涵养财政税源而采取的一项根本措施。如何确保退耕还林,如何能“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湖北枝江市稳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财政部门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新形势下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和“民心工程”来抓。目前,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05万亩,占计划的101.2%,通过近两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了农民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扼制了长期以来毁林开荒现象,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正趋向良性发展。全市杨树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现已…  相似文献   

9.
齐刚 《金卡工程》2010,14(10):200-200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伟大工程。本文以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吴起县为例,通过对退耕还林政策调整给农民带来在种植业、林草业、畜牧业等方面收入影响的简要分析,得出政策调整后将带来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最近,总行何林祥行长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应该在继续履行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的基础上,适当新增一些农业项目贷款业务,重点支持国家和省级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农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