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近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动金融支持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就促进各级农业部门推动金融支农作出了系统部署,这是农业部印发的首个金融支农的指导性文件。新时期推动金融支农有哪些重要意义?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有哪些着力点?农业部门应发挥哪些作用?围绕上述问题,农业部财务司司长李健华接受了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2.
严虎 《青海金融》2011,(8):44-46
本文利用1998—2010年有关数据,从支农信贷总量、支农金融结构及金融中介效率等方面实证分析了金融支农的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海西州金融支农信贷投入不足、支农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支农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中介效率低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构建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设新农村的资金供求入手,分析了目前财政和信贷支农资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搭建分工明确、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财政、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并存的多层次支农平台。构建支农资金有效投入互动机制,实现支农资金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与农村金融之间呈现的是分割和扭曲关系,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相互脱节影响了强农惠农富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构建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战略意义,构建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进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效的金融支农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的支持要素。但我国农村金融配置 资源的整体效率低下,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从时空角度对金融支农效率的区域相关 性和异质性进行分析对于促进地区金融平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此,首先对全国28个省(区、市)2007-2016年的金融支农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空间面板 模型对各省(市)的金融支农效率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支农效率在 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即本地区金融支农效率会对相邻地区支农效率产生“溢出 效应”。其中金融发展规模、财政支农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支农潜力对支农效率影响显 著,据此提出加快农地市场资本化进程、加强空间集聚区域金融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对金融支农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辖区金融支农工作的综合形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并在如何做好金融支农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金融支农工作面临良好的形势,金融支农服务前景广阔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金融支农服务提  相似文献   

7.
张炜 《海南金融》2013,(2):84-88
本文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演化路径为切入点,从成本收益的视角对于农村信用社下一步改革进行了理论解析。农村信用社长期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先解决其生存问题,才能让其承担更大的支农义务;农村信用社存在"最优支农水平",表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其承担支农义务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两者之间存在最佳的契合点;通过改革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收益和降低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成本,是在确保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前提下提升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领域金融供给情况总体得到改善,但是金融支农保障机制仍然存在问题,且农业农村投融资需求也呈现出新趋势。论文梳理了金融支农保障机制的现状和农业农村资金需求的新变化,并基于当前金融支农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十四五"期间金融支农保障机制的重点和目标,以及完善金融支农保障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比较优势和财政、金融支农二重难题的实际,试图超越财政支农或金融支农的单一视角,着眼于二者的整合,探索使二者优势互补并同时增强二者支农绩效的可行路径,构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整合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加强各类金融组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信社的调研,发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课题,并从体制、机制、业务、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强新时期农信社支农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比较优势和财政、金融支农二重难题的实际,试图超越财政支农或金融支农的单一视角,着眼于二者的整合,探索使二者优势互补并同时增强二者支农绩效的可行路径,构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整合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加强各类金融组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信社的调研,发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课题,并从体制、机制、业务、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强新时期农信社支农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缪曼聪 《中国金融》2004,(12):58-60
近年来,金融支农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贷款难问题有了很大改观。从湖南情况看,各金融机构立足农业大省的实际,切实把信贷支农放在了重要位置。在人民银行的协调、引导下,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支农格局。判断湖南省金融支农情况,可以用这么几句话来概括:总量逐年增加,“两头”基本满足,“中间”存在缺口。  相似文献   

14.
彭健 《海南金融》2014,(10):7-12
提高金融支农效率是有效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2年金融支农效率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金融支农效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自然灾害不利于金融支农效率的提高;我国金融支农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西部与东中部之间;我国大部分省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   

15.
金融推动"三农"发展主要依赖于金融资源总量的多少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对县域而言,通过资金供给扩大金融资源总量是相对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提高金融支农效率。本文以铁力市为例,对县域金融支农效率进行分析,寻找制约金融支农效率的症结所在,提出改进县域金融支农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和优化路径。铁力市金融支农效率现状分析在宏观金融效率方面,县域金融支农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三农"领域储蓄向投资转化,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投入;二是通过金融机构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初步统计,2012年末铁力市"三农"领域储蓄投资转化率为26.3%,比2009年下降了1.6个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设计衡量金融支农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主成分-因子(PCA-FA)模型,得出对农业影响显著的四个因子——改革创新、资金导向、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同时以山东省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为样本,从政策设计背后的逻辑,剖析主办银行制度、"两权"抵押贷款、银保合作等金融支农特色政策发挥效用的内在机理,进而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金融支农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海北州农牧业集约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客观分析海北州农牧业集约化经营中取得的成效,列举金融支持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典型案例,查找金融支持农牧业集约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项南 《时代金融》2013,(24):187+192
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结合现有农村的金融资源,研究探索构建"农户、农金、担保、补偿、政府"五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支农体系。并从对构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必要性的认识出发,结合近年来张家口市的创新实践,从而研究和探索新型金融支农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以期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金融支农模式是支持"三农"融资和风险管理的关键。目前,国内典型的金融支农模式有云南临沧模式、温州鹿城模式、宁夏掌政模式及广东郁南勿坦模式。这些金融支农模式有其运行特点和条件,也有其存在共性的利益主体冲突、农产品供应断链、农产品价格和利率倒挂等问题。通过协调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关系,重新设计模式主体运行机制,构建顺畅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加强风险管理机构的建设,从而改进金融支农模式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财政金融支农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服务存在注重功利性、附有行政回报条件、支出结构分散、形重于实、强调有偿性、具有求稳偏好以及两者间缺乏有效互动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从不同侧面影响了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效果,为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倾斜力度、杜绝各类行政报酬、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并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以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