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股权制衡能否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学术研究对于这一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争论.本文从股权制衡和公司治理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股权制衡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股权制衡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能够起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抑制关联交易行为以及降低控制权私人受益的作用.最后,本文认为股权制衡和公司治理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0~2014年全部A股上市的家族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固定效应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基于不同企业特征下,股权制衡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家族控制程度及两权分离度对股权制衡具有门槛效应,股权制衡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果会随着门槛变量的改变而改变,家族企业股权制衡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倒U型"关系,而是非平滑对称的曲线,不同的门槛变量,两者之间呈现不同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本文为股权制衡影响家族企业的路径和作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而且门槛回归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能够更好地解释股权制衡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星  刘伟 《会计研究》2007,58(6):68-75
本文通过扩展LLSV(2002)的模型,在监督与共谋的视角下分析了大股东之间分享控制权的治理模式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利用2000—2004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在不同股东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当第一、二大股东均属于非国有性质时,股权制衡难以发挥积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其他大股东虽然能够起监督作用,但也可能与控股股东达成共谋以分享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之间呈正U型关系,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股权制衡度的公司治理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余峰燕  梁琪 《金融研究》2017,(5):143-159
承销业务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具有明显的"属地性"特征,本文采用选择偏差修正模型探讨了这种"属地性"的地方关系承销现象。研究发现:第一,国有企业、承销商声誉较低的小券商更可能参与地方关系承销业务,而在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地方关系承销的发生概率较高。第二,地方关系承销能显著降低股票IPO折价率,且地方关系承销的股票具有显著的财务业绩优势,说明地方关系资产具有价值且能被市场有效识别。第三,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对承销双方区域管辖权、股权角度刻画地方关系密度,发现地方关系密度与承销股票IPO折价率呈倒U型关系,当且仅当地方政府是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时,地方关系承销存在正业绩效应。研究结论为学术界剖析中国式关系承销"异象"、监管部门改善券商执业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运用回归分析法,以ROE作为公司绩效的度量指标,考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壕沟防御效应"、"利益协同效应"假说一致,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有助于改善公司绩效的假设也得到实证结果的验证。并据此得出构建大股东多元化、股权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控制、政府控制层级与公司价值创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着眼于公司价值的边际增量——投资绩效,从相对更短的价值链,研究了大股东控制、政府控制层级在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与效率,以深入探究所有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迷雾。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发现: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在公司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效率和终极所有权性质密不可分,大股东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市县级政府和非政府所属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产生了消极影响。具体而言:市县级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的投资绩效受到堑壕效应的消极影响,但利益趋同效应仅在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中有所显现;股权制衡对市县级政府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投资绩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角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原因。由于制度上对股权设置的相关规定,决定了内部人控制和国有上市公司政府干预在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突出特征,大股东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攫取和政府的政治目标会导致非效率投资的发生。因此,减少非效率投资和提高企业价值的有效措施在于构建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和减少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熵值法对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进行测算评价,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如何影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呈逐年递增态势,但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财政纵向失衡与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财政纵向失衡由适度水平上升至过度水平,其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由促进转为抑制,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倒“U”型关系在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配置能力较高的地区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2007年642家上市公司分为股权集中组、股权制衡组和股权分散组,对三组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检验,发现股权集中类公司的经营绩效优于股权分散类公司,股权制衡类公司的经营绩效也优于股权分散类公司.而股权集中类公司与股权制衡类公司的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的差别。为了考察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及公司规模对成长类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构建三个MMR模型。结果显示,成长类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股权集中程度和控制公司规模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成长类公司的经营业绩优于非成长类公司;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是成长类公司经营绩效较好的原因:通过控制公司规模,成长性公司可以获得更好的经营绩效。同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不存在二次非线性关系.公司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倒U型二次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志忠 《会计研究》2012,(1):36-42,97
本文以2006~2010年间的IPO公司为样本,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策略。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应该与民营企业有所不同。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完全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因此公司治理的重点在于减轻代理问题。我们发现,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股权制衡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代理成本。民营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治理重点在于限制关联交易,遏制大股东利益侵占。本文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模型,分析了不同股权类型下公司价值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当政府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关系;私人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横S型曲线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并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家族相对控股比绝对控股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其他类型控股者在居于绝对控股地位后会更加关注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而非剥夺其余股东。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过度多元化扩张和低效率多元化经营问题成为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困扰,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国企混改")既可能因降低国企的政策性负担,又可能因抑制国企高管代理问题而优化多元化经营。本文以2007-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的双重视角考察了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企混改股权结构的深入度、制衡度和控制权转移以及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参与公司治理均有助于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但股权种类的多样性却未产生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在国企混改优化多元化经营行为的路径中,股权结构发挥了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主要发挥了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与中央企业相比,地方国企混改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和政府质量强化了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而对国企混改高层治理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效应无明显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发现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均提高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濛  牛治翠 《时代金融》2012,(32):91-92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以ROE作为企业绩效的度量指标,考察2008~2010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壕沟防御效应"、"利益协同效应"假说一致,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的假说也得到实证结果的验证。最后,本文提出了构建大股东多元化、企业大股东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以及健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转轨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后果既深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又与其内部的股权和治理机制密切相关。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政府干预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后公司绩效的影响,并研究了金字塔股权结构对政府干预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防御作用。研究发现,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资产注入后的公司绩效越差;金字塔股权结构则可以抑制政府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干预,并且当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金字塔层级和链条数越多时,抑制政府干预的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优化国有企业内部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政企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外关于最优股权结构与股权制衡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国外关于最优股权结构的研究导致了股权制衡理论的出现。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助于解决公司治理的两类委托代理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1)和传统的认识不同,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是普遍存在的;(2)从理论上来说,股权制衡是股权结构的一种均衡状态,在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中均存在;(3)股权制衡有助于限制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行为,减少控制权溢价,对企业的绩效有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2010-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论表明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随着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增加,绩效先提高后降低。股权制衡的存在增强了这种倒U型关系,多个大股东的相互制衡可以增加风险承担水平从而提高绩效。  相似文献   

18.
"二元化"职能观认为,独立董事兼具资源支持与监督职能。以2004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选聘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动机以及"二元"职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谋求政治关联的民营样本选聘的行政背景独立董事,资源支持职能较为明显,但监督职能有限;控制权归属不同,政府干预的动机不一,国有企业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履职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中央直属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明显,但监督效应有限;地方政府控制国有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显著增加,监督职能显著降低,政企共谋动机得以验证;国资委控制样本中行政背景独立董事的资源效应并不明显,但其监督职能显著。  相似文献   

19.
政府干预、法治、金融发展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分析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地区的法治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这个结果与法与金融文献的理论预期和实证结果相反。本文的证据表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动机通过干预银行的信贷决策给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而法治和金融发展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的贷款支持效应。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通过干预银行的信贷决策给国有企业提供的贷款支持是低效率的。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审计度量存在争议①,以区域性事务所作为低质量审计的代理变量②检验低质量审计需求的公司特征,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公司所处地域经济水平以及公司是否有发行外资股与区域性事务所选择负相关,公司负债水平与区域性事务所选择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区域性事务所选择呈倒"U"型关系,而股权制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一股独大"公司选择区域性事务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