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萍 《税收征纳》2009,(8):41-42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贸易纠纷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反倾销诉讼将是我国国际贸易活动中维护国家利益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反倾销会计是反倾销诉讼的一个重要领域.应诉国际反倾销要解决两个环节的问题:一是法律上的应诉:二是会计上的举证。反倾销的申诉与应诉需要一批高级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具备法律与会计融于一身的技能,这就是国际反倾销会计师。从会计举证的角度观察.应对反倾销需要会计师与律师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2.
争议焦点及启示参与本案的各利害关系方对案件涉及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反倾销调查局在裁决中或者采纳申诉方的主张,或者采纳应诉方、进口商的主张,从中可以看出印度调查当局在反倾销调查中是如何运用其国内反倾销法律的?其实施反倾销调查的行为是否与WTO《反倾销协议》完全一致?我国企业在今后应诉印度反倾销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在整个应诉过程中,会计制度问题成为对中国企业的最大考验。比如欧盟是否承认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主要是按其制定的5项基本标准,再与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对应查找。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未与国际完全接轨,部分企业财务制度方面存在缺陷,许多财务数据根本没有列项,在应诉过程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在企业反倾销应诉中,如何充分发挥法律、会计等有关专业人才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一、注册会计师在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作用在反倾销调查与应诉中,注册会计师可作为企业的咨询顾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光伏行业面临的严峻反倾销状况,本文提出了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强高新技术研发、敢于应诉,积极应诉、建立并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成立行业反倾销诉讼基金,培养反倾销人才等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以后,加大了反倾销、反补贴应诉力度,平均应诉率近80%,涉及美国、欧盟的反倾销诉讼案件的应诉率达到了100%,应诉获得较好效果,维护了我国公平的贸易环境。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周世俭最近告诫企业界,反倾销将会伴随中国至少20年。企业应该把打反倾销官司和请律师的费用纳入生产成本中,这是发展国际贸易必须付出的代价。如何应对反倾销官司?周世俭说,打官司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敢于应诉。不去应诉,诉方提供的材料就是最好的倾销佐证,肯定败诉,而且还会起连锁反应,给本国的其他企业也带来损失。(摘自《中国经济时报》)反倾销…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截止到目前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数约占涉华反倾销调查案案件总数的60%,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廉;欧美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引来发展中国家的争相效仿;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相似;涉案企业对反倾销应诉不积极;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法律体系不完善。面对发展中国家对我们展开愈演愈烈的反倾销行动,中国政府部门和出口企业必须密切配合,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主要特征,讨论了我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所遇到的会计问题,分析了我国当前反倾销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我国反倾销会计机制的几点建议,对于完善我国企业反倾销会计、指导企业提升应诉国际反倾销的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秀霞 《会计师》2008,(4):26-28
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关键在于提供准确、完善的产品成本资料,环境成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反倾销视角下环境成本核算的必要性,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界定环境成本的内容,提出应诉反倾销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说,反倾销是发生在特定法律框架下的会计纠纷,会计证据是国际应对反倾销过程中自我维权最有力的法律武器。运用会计证据进行反倾销应诉的前提是熟悉申诉国反倾销调查程序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目前,美国已成为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建立在对美国调查问卷相关会计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应对美国反倾销会计证据维权策略,将有助于我国企业有针对地使用会计证据进行举证和抗辩,进而维护我国企业合法出口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应对反倾销调查,已成为外贸企业的必备之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反倾销不是普通的法律诉讼,也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会计制度纷争。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而且提高了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