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天蔚  姜玉青 《新金融》2023,(6):41-46+67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对提升老年群体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然而,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实践总体上不是很成功,这与老年群体的接受程度、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息息相关。为此,应通过政府对老年群体的引导与金融机构的帮助来支持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推广;应以稳健原则作为金融机构的根本遵循,审慎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业务;应及时完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规定,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实施提供运行基础。进而充分发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激活老年群体固定资产、缓解我国养老“三支柱”保障难题、促进社会和谐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居家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在家庭养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善用社会资源的养老模式,它满足了老年人适度社会化的需求,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本文梳理、归纳、比较和分析了国内外居家养老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居家养老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4个条件     
“在世为你养老,生后留下房子。”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随着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公布,正式浮出水面。以发源地美国的情况来看,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但是,在中国,此种养老方式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若要真正发挥它的养老功能,需满足以下4个条件。  相似文献   

4.
构建多层次供需均衡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问题的重要举措。县域视角下推进农村多层次供需均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养老保障资源、推进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虽然多层次化已成为各国养老保障发展的基本方向,但对于多层次的划分标准还未真正统一。因此,本研究在厘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老年人的收入分层和需求分类,构建农村多层次供需均衡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多层次供需均衡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紧紧围绕纵向“分层+联动”的供给主体整合与横向“分类+匹配”的需求结构整合的供需分层适配核心理念,重点从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供给主体、多样化的养老保障提供模式和不同需求的养老保障接受者三个重要方面进行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聚焦农村养老保障多样化需求,助推分类管理与精准施策;二是围绕养老保障供需均衡,构建均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创新机制;三是实施农村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模式,丰富养老保障内涵。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自2007年2月份开始,青县设想实行农村合作养老制度,经过一年多的摸底、调查、测算,方案几易其稿,这项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以合作为特征的养老模式于今年5月8日全面、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国农村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在青县向“全民社会养老”转变。截至9月26日,全县参合村(分场)231个,参合人员84800人,分别达到全县总村数、应参合农民人数的66.2%和83%,累计收缴合作养老基金3452万元,累计发放养老金407.8万元,有14857名老人受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的进程,我国现存的三种养老服务提供方式都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仍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存在意义,但难以满足数目可观、需求多样的老年人养老需要。社区养老融合了两者的优点,由政府主导,社区配合,是未来养老服务供给的中坚力量。以社区养老为主体、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模式或许是我国可选择的一种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抓住被列入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首批试点省份的机遇,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培育典型,积极推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武汉、宜昌、襄阳、黄石、荆州、荆门、孝感、随州等地级市及其部分县,初步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三位一体”、衔接互补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王方兵  易守宽 《云南金融》2011,(4Z):152-153
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形势,必须实现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有机结合,从而使老年人安度一个幸福、温馨的晚年。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形势,必须实现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有机结合,从而使老年人安度一个幸福、温馨的晚年。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我国跑步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时代,2011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养老问题成为一个热点。应对未富先老的挑战,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以养老服务社会化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系,已日益成为目前中国养老问题合理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以河北省部分城市成年居民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智能养老模式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发现,对于59岁及以下的参与者,他们的认知水平、血型、职业和年龄对智能养老模式有显著影响,对于60岁及以上参与者,只有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年龄对智能养老方式有显著影响。最后对智能养老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构建一体化的智能社区养老模式、一体化的智能居家养老模式或一体化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养老机构,完善智能养老机构模式,推动智能养老相关智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梁媛 《云南金融》2012,(4X):259-259
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需要考虑各国不同的养老文化与养老历史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养老历史起源与养老文化出发,分析中国特有的"孝"文化与养老保障起源,在此基础上说明我国家庭养老的必要性,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构建适宜我国发展的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养老制度安排历经千年.形成多种养老模式。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即售房养老。并在探讨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金融机构在售房养老模式实施中的运营机制,以及目前要推行这种新型养老模式金融机制的尚存缺陷。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不仅要健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融资机制,还应关注社会养老服务劳动供给的实现问题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的养老政策十分重视社会养老功能。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提出,"建立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迅速,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居民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急需解决.由于我国农村与城镇在收入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方面有着很大不同,故我国农村养老体系与城镇居民养老体系也注定有较大差异.本文首先通过阐述我国农村养老现状进而发现问题,然后列出对农村养老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和了解国际上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分析问题,最后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从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梁媛 《时代金融》2012,(12):259
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需要考虑各国不同的养老文化与养老历史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养老历史起源与养老文化出发,分析中国特有的"孝"文化与养老保障起源,在此基础上说明我国家庭养老的必要性,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构建适宜我国发展的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洪巧俊 《金融博览》2009,(19):21-21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只有大约1%的老人选择在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另外99%的老人选择在家庭养老。研究表明,超过50%的子女对老人的态度是麻木的,“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8月30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转型和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探索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发展道路,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针对家庭养老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现阶段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促进农村养老社会化,逐步实现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型,并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赫 《中国外资》2010,(8):42-42
对养老基金投资的制度分析表明,生物回报率是养老基金投资的理论收益,而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的来源最终取决于经济增长。短期看,养老基金投资是零和游戏,但是长期看,只有整体经济增长,养老基金从制度层面上才会取得收益,为此,养老基金投资应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从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郑家悦 《中国外资》2011,(14):188-188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探索积极有效的解决途径,养老机构普遍都存在供给不足和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养老产业基地,力图有效的解决当前养老机构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进行背景分析,然后提出新型养老产业基地的总体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