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既有差别,也存在共同之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以及二背后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两种分配方式所依托的体制差异已不存在,并且传统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并不完全适用,两种分配方式也都承认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对劳动拥有所有权。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二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和兼容。从收入分配的目标来看,只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分配制度随之相应变化。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允许"到"合法化",再转变为"原则",最终确立为"制度"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必定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有所不同。我国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并非承认剥削,而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要把劳动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同时,给予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合理合法的汇报,这样的分配方式才能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配理论出发探究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以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析,并揭示出吗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性及其改革与创新的进程。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产生的深层问题,并利用西方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剖析我国分配制度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就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做出解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阐明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在私有制存在条件下的合理性;现实生活中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它们的收入分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照要素价格理论,即西方经济学上所谓的"分配"理论;收入分配其实质是价值分配,并说明了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考察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中,公有制经济领域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不存在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即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是m,其次考察按生要素分配能否代替按劳分配问题,通过分析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不可等同性,按劳分配要素分配各自存在的社会经济基本条件的差异性及按劳分配主体地位不可动摇的事实,阐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能代替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6.
吴秋萍 《中国外资》2009,(12):154-155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旧式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实施中的弊端对价值创造过程中其他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忽视,使贡献与所得严重失调,制约了相关人员的劳动热情。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科技及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更注重社会公平对收入分配问题,中共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强调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其分配制度也必然要加以改革和调整。对于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员工而言,主要还是凭借付出的劳动获得收入。劳动收入分配的三种方式及其激励绩效在经济活动中,劳动收入的基本分配方式一般有三种:即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即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和平均主义。这三种分配方式有着不同的激励绩效,分别代表着所得报酬与付出劳动努力之间不同的激励结构。下面是关于这三种分配方式不同激励效应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假定劳动收入是由劳动努力(劳动付出)的生产函数Y(e)表示,而视资本存量不变,三种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9.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分配制度上的一次革命。但按生产要素分配绝非我们的创新。马克思在他的“整体价值论”-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分配理论中,对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了科学的论述。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进而论证它的科学含义与合理性,以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理论的精华部分,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前提下,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和指导意义都有了实质性改变。本文从劳动价值构成、新要素参与分配等劳动力价值理论现实意义,结合目前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在劳动力价值理论下重新构建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整体思路。对于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的认识,以及改革我国收入分配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1993' SNA和我国目前在实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新的核算制度和方法,它为 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环境。然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都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状态和某些误区。本文从运用SNA开展收入分配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如何运用SNA进行分析和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主要包括利息收入,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在甸证券市场发育不完善的现阶段,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考虑,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不应包括股票股利和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在收益分配方面,管理层对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政策的限制过程多过死,不利于投资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基金持有人大会在基金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上应当享有更多的决定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既有体制性因素,也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或不合理内生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政府收入规模适度扩大有利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长期格局,并就财政如何在优化国民收入分配中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岩  周琼 《海南金融》2006,(10):35-37
股利政策主要讨论企业税后利润如何分配的问题,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然而,所得税的存在使得在不同的股利分配方式下股东会获得不同的税后股利。本文在阐述股利分配的几个著名的理论之后,给出了多提留的股利政策、股票股利、股票回购三个在考虑所得税存在的情况下可选择的股利分配方式,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5.
转轨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呈现扩大之势,本分析了政府性行为导致的收入分配扩大化问题,并提出矫正收入分配失衡的规范化政府行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转移支付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转移支付规模变动与基尼系数变化有较强相关性,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地方财政增加福利性支出,有助于缩小因市场机制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1995年以来中国的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不明显,完善中国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基尼系数与价值判断的性质对二者相互关系的分析表明:在完全没有误差的前提下,基尼系数也只能测度居民收入的相对离散程度,不能对收入差距是否合理做出精确判断.对居民收入分配状态进行全面评判需要价值判断标准.居民收入分配评价体系中,基尼系数与价值判断的相容性使得将价值判断标准引入收入分配评价体系的设想具备了可能,通过广泛的信息基础可使收入分配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中间累进性指标将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变化分解为标准税率的影响及收入分布的影响,对再分配效应变化也做了类似的分解,实证分析了我国2005~2011年个人所得税累进性及再分配效应的变化。结果显示,收入分布改变对于累进性的变化发挥主导作用,平均税率对于再分配效应的变化非常关键。因此,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首先需要在分析居民收入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另外在累进性提高的同时也需十分关注税收规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从金融中介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间有强正相关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中介的发展扩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也拉大了城镇最高收入阶层和最低收入阶层的差距,金融中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中的收入分配:寻找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府权力的视角来看,中国收入分配变迁的经验和结果既不是完全意义上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也不是建立在政府与市场边界清晰的基础上市场与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双调节的结果,而是政府权力过度或扭曲干预收入分配所产生的结果.政府干预收入分配存在一定的体制基础、基本条件以及运作机制,并有其内在的路径.政府权力干预乃至过度干预收入分配,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为此,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收入分配关系,首要的是必须实现政府从收入分配领域中的退位和归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