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借鉴杜邦分析法,基于国内主要中型银行数据,对影响RAROC的主要因素进行解构与研究,重点揭示影响RAROC的四大因素:净息差、非息收入占比、营业收入利润率和平均风险权重,为银行业勾画出资本效率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净息差每提高1基点,可使国内中型银行RAROC提高约7基点;非息收入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使RAROC提高24基点;平均风险权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使RAROC提高31基点。  相似文献   

2.
张继袖 《证券导刊》2013,(44):54-55
三季报上市银行整体业绩低于预期,但其中不乏亮点,比如华夏银行,净息差降幅低、拨备增加、ROE同比提高、资本充足状况改善等等;比如平安银行,非息收入结构改善、拨备增加、净息差环比提高、存款增长明显。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平台优势逐渐显现。建议投资者可关注低估值的对公业务优势明显的银行,比如华夏、平安和浦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背景,分析浙江省内法人银行经营现状,梳理收入结构对中小银行可持续经营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以此为基础,采用2010~2022年上半年的中小银行经营数据,构建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回归模型(SYS-GMM),实证研究收入业务结构和地域机构对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影响,发现受制于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人力资源、信息科技等因素,非利息收入占比对中小银行经营稳健性影响为负、省外利息收入占比对经营稳健性的影响为负。最后,本文建议中小银行回归金融本源,将利息业务作为经营“压舱石”,适当发展非息业务。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深耕本地业务,审慎发展省外业务,循序渐进推动省外业务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2015年,经济增速下行、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因素将继续对商业银行构成挑战和压力。资产规模扩张速度略有放缓,净息差面临较大缩窄压力,资产质量压力较大,减值损失准备增加等因素将对银行传统存贷业务产生较大影响。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将较快增长,非息收入占比有望达到28%左右。特别是综合性代理与管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将呈现较快发展,现已成为银行新的收入增长点。经营效率和管理能力将稳步提升,费用收入仍将略有下降。不过由于实际信用成本较大,拨备将总体计提较多。  相似文献   

5.
熊启跃  赵阳  廖泽州 《金融研究》2016,433(7):64-79
基于2003年~2014年全球26家大型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国际化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改善银行的净息差,国际化对净息差的改善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结构)效应实现;对利息收入占比较高、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水平较好、母国经济增速较慢以及国有控股程度较低的银行而言,国际化对净息差的改善效果更好。对我国大型银行而言,应稳步提高国际化水平,通过优化海外资产配置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Ho和Saunders的做市商模型,引入监管资本约束,优化调整净息差理论模型,定量解释风险承担与净息差及银行稳定机制。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及其辅助分析方法,依据30家银行2009—2019年面板数据,考量风险承担、净息差趋势与银行稳定发展的实验证据。结果显示:风险承担与净息差呈现倒“U”形关系;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对促进银行发展具有稳定效应,风险承担能力对优化净息差区间存在规模效应。鉴于此,银行应加强风险承担与净息差趋势管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信贷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完善银行治理,提高发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9-2018年19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波动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银行收入无明显周期性趋势,波动性明显高于利息净收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会加剧银行业收入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收入占比较小,投资银行业务并非造成我国银行业收入波动的主要因素。多数银行的投资银行收入与利息净收入表现为正相关性,银行难以通过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实现风险分散目的。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结果较为显著,随着投资银行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的权重越来越大,银行多元化收入程度随之加深,银行风险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8.
熊启跃  王书朦 《金融研究》2020,475(1):110-129
净息差是反映银行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对银行业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基于2004—2017年欧洲负利率地区102家主要上市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对负利率环境下银行净息差的调整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利率降低(提高)会带动银行净息差下降(上升);(2)负利率环境下,银行净息差对政策利率调整,尤其是利率下调的敏感性明显增强;(3)不同特质性银行净息差对政策利率调整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规模较大、国际化程度较高银行的净息差对政策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低,以利息收入、零售业务为主银行的净息差对政策利率变动较为敏感。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负利率政策传导机制及影响领域的相关成果,探讨了负利率环境下不同特质性银行行为调整差异,为商业银行做好负利率环境下的息差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剑  阮达  陈俊良 《银行家》2023,(10):48-49
<正>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作为评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向来为市场所重点关注。近些年我国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见图1),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跌至1.74%,比2022年底降低17个基点,比2021年末降低34个基点。其原因是多样的,如国家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号召、LPR的持续下调、市场利率走低、贷款置换等,这些因素都对净息差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商行非息收入占比的提升显著降低了盈利增长的波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其经营风险;但是,由于非息业务收入在城商行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并以传统的支付结算等低附加值中间业务为主,加之其与利息净收入之间高度正相关,导致非息收入原有的多元化收益被弱化,随着非息收入占比的提升,非息收入的边际增加降低了城商行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因此,城商行应结合自身经营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和程度,积极拓展高附加值的新型中间业务,降低对传统融资业务的依赖,在弥补净息收入增速下滑留下的利润缺口的同时,提升经风险调整的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