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通货膨胀不仅带来严重的社会成本,其导致的高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还可能推高未来的通货膨胀水平,我国货币政策的滞后期较长,合理预测将有利于通货膨胀的有效管理。尝试在对Phillips曲线改进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预测的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推衍出货币经济指标、生产价格指标和资产价格指标三类通货膨胀预测的先行指标,三类指标的预测先行期依次递减,由此构建出我国通货膨胀预测的多层次先行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对于政府制定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管理通货膨胀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银行间市场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具有先行作用,先行期达12个月,可以为货币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承上启下作用,但由于反映存款收益和借贷成本的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还存在缺陷。虽然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收益率曲线,但收益率曲线中还包含除货币政策以外的其它信息,所以货币当局一方面应重视利率预期管理和加强对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对收益率曲线内涵信息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是宏观经济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内蒙古区域性宏观经济运行先行体系的构建进专题研究,从指标的选择原则,测算方法做出探讨,给出内蒙地区先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立上海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我们要在改革转轨比较快的情况下,不断地探讨新的问题看哪些指标具有先行性。”他要求上海事先建立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建立羟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是提高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水平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加强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上海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后的第一项重要成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现刊发课题研究报告,供读者借鉴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货币当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我国CPI编制方法的缺陷与不足使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本文认为,我国货币当局应当从货币供应量、信贷、财政赤字、投资需求、进出口贸易等方面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先行指标,构建CPI先行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辅助参考指标,从而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随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风险偏好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变动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以标准新凯恩斯模型为基础,构造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对转型时期的最优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强调货币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实际货币余额不可分的跨期效用函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1)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的混合型泰勒规则拟合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最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2)与可分性模型相比,不可分模型拟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效果更优。在不可分效用函数下,与货币供应量相关的实际货币余额将影响经济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使得居民风险偏好成为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当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随之增强。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实施时点上,应充分考虑市场中的风险偏好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随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以风险偏好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变动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以标准新凯恩斯模型为基础,构造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对转型时期的最优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强调货币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实际货币余额不可分的跨期效用函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1)包含名义货币增长的混合型泰勒规则拟合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最佳,因此货币供应量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2)与可分性模型相比,不可分模型拟合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特征的效果更优。在不可分效用函数下,与货币供应量相关的实际货币余额将影响经济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使得居民风险偏好成为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当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随之增强。因此,在选择货币政策实施时点上,应充分考虑市场中的风险偏好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其成功的实施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通过构建以货币政策操作主体、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企业和个人行为、经济对外开放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为指标体系的货币政策环境指数,量化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这也提高了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但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阻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货币政策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稳健的先行指标体系对经济走势的准确分析和预判至关重要,而其中的具体指标需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完善.本文对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及其衍生指标作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考察.研究结论表明,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相关指标不仅可以在微观上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且可以在宏观经济及其微观基础之间建立有效连接,起到对宏观经济的预判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合成指数,可以作为先行指数使用,基于该指数的宏观经济走势判断符合实际,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应对宏观经济局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频繁调整。对于调控的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中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选取2003年一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使用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分析我国近年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