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掌握着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还有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力度,研发费用在高新技术企业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加强研发费用投入与核算管理,对于高新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几十年,技术变革日益频繁,只有技术创新,企业开发出新产品,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提高竞争力,创造经济财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离不开研发投入,R&D活动为企业创造了新知识和新技术,作为知识和技术资本参与企业价值创造。而研发资金与人员的投入涉及组织变革,领导者自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7,(10)
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的出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开始思考如何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的扩大研发规模,以达到合理减税的目标。研发费用合理投入可以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目前,在理论研究中缺乏对企业研发费用规模结构的测算,难以分析研发规模的最优区间。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研发费用的现状、税制变化等阐释,着重分析研发规模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合理扩大研发规模以达到减税目的。期望本文的结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机构进行纳税筹划、扩大研发规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创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是应对不确定市场环境的重要途径。创业企业董事会的重要特征是内部董事一般都是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论文运用创业板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创业企业董事会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与创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而独立董事比例、战略委员会、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的平均年龄对创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研究与开发活动(research&development,简称R&D)不仅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且,研发支出作为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殊资源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是衡量企业素质和发展潜力、决定企业竞争优势持久性的重要标志。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投入研发经费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比例为23%;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为1.84%,只比2010年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以知识、信息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R&D.R&D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和内动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的基本保证.那么,企业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到底如何,就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颇为关注的问题.限于企业个体研发数据的非公开披露,国内从微观层面研究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的文献较少,而且实证研究也多以一元线性模型为主,本文利用电子信息行业的相关数据,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业绩的相关性从微观层面进行多元回归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业绩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发强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7.
陈闯  刘天宇 《金融研究》2012,(7):196-206
本文将创始经理人与一般经理人、股东区别开来,并利用研发决策这一典型的风险决策来分析检验创始经理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文章指出创始经理人不同于普通股东与经理人,对企业的风险行为有着特殊影响。对于创始人仍为管理层的企业而言,创始人比例、管理层的股权分散度以及创始人是否担任企业CEO都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的实证表明:1)创始经理人在高管团队中的比例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2)高管团队持有的股份越均匀,创始经理人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越小。而创始人担任CEO则会进一步抑制研发投入。文章将创始经理人纳入公司治理的研究框架中,并为企业研发投入的微观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8.
企业研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治理机制、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等企业内部因素和财政政策、金融支持等企业外部因素展开的.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个视角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企业研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治理机制、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等企业内部因素和财政政策、金融支持等企业外部因素展开的.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个视角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能在保持其竞争优势并不断将其优势转化为持续胜势,是每家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对外扩大销售抢占市场外,还要从自身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上下一番真功夫,因而其研发费用支出成为必不可少一环.而研发费用投入与核算,对于保留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将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体系的理论概述入手,针对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与管理之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要取得长足进展,诸多要素中的关键在于有效融资和资源有效配置。但自主创新成果的公共物品属性使R&D融资市场失灵、项目申报的私人物品属性使财政R&D配置政府失灵、导致汽车产业R&D投入不足和R&D配置失效。从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出发,提出了开征研发税的构想,通过国家税收行为积累资金,创新R&D投入体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R&D支出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R&D)支出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R&D的投入水平和技术实力,并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的价值。对我国新无形资产准则实施以来的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研发支出及其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股票价格对资本化研发支出和费用化研发支出存在选择性吸收,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影响,提高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69  
本文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 ,以 1995 - 1999年作为研究考察区间 ,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现状及R&D信息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对R&D信息的不当披露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逐年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借鉴国外对R&D信息披露规范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制造业为样本研究资本结构、内部现金流等财务指标对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财务杠杆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企业的研发活动与内部现金流正相关;研发的绝对支出与企业规模成正比,而研发强度与企业规模成反比;企业研发活动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关系.这些结论说明资金是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因素,然而不是唯一因素,对此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改善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R&D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以及R&D投入产出的转化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企业研发能力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湖北省上市工业企业2008—2010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样本企业R&D能力进行测度,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提高湖北省工业企业整体R&D能力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支持R&D活动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技术创新是湖南省加快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最有效途径.技术创新与政府的财税政策显著相关,R&D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因此,湖南省应该进一步优化财税激励机制,加大对R&D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异质债务、企业规模与R&D投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纳入了异质债务因素,藉此研究了资本市场的异质债务结构、企业规模与其R&D投入的关系,并基于2004~2008年517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企业的R&D投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关系型债务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R&D投资密度越高的企业,关系型债务在总债务中的占比越高,较高的占比提高了企业的R&D投入效率;企业规模对这种关系存在显著的负调节效应,关系型债务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大型企业。本文还就如何提高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3—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R&D数据,研究R&D投入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相关性和R&D投入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关联性。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负债率越高,其研发投入越少,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债务融资约束更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因企业负债水平的高低而不同。在模型中进一步加入RDI*D负债水平交叉项后发现,相对于负债水平较低的企业,负债水平较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是减弱的,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这种减弱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引入单位劳动力成本和人均利润,考量劳动力成本与利润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虽然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但劳动生产率增速更快,制造业整体单位劳动力成本没有上升,且有小幅下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有一定综合成本优势,但其人均利润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比重总体下降,发展后劲不足,须转型升级;资本密集型虽然利润率相对较低,但人均利润为最高,比重不断上升,仍应是当前发展的重点;技术密集型比较优势不明显,急需突破核心技术,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We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zero lower bound interest rate policy on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of the U.S. money fund industry. We find that in response to policies that maintain low interest rates, money funds: change their product offerings by investing in riskier asset classes; are more likely to exit the market; and reduce the fees they charge their investors. The consequence of fund closures resulting from interest rate policy is the re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affected fund families and in the asset management industry in general, as well as decline in capital of issuers borrowing from money fu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