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正>过去几十年,技术变革日益频繁,只有技术创新,企业开发出新产品,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提高竞争力,创造经济财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离不开研发投入,R&D活动为企业创造了新知识和新技术,作为知识和技术资本参与企业价值创造。而研发资金与人员的投入涉及组织变革,领导者自 相似文献
3.
4.
创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是应对不确定市场环境的重要途径。创业企业董事会的重要特征是内部董事一般都是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论文运用创业板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创业企业董事会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与创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而独立董事比例、战略委员会、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的平均年龄对创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研究与开发活动(research&development,简称R&D)不仅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且,研发支出作为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殊资源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是衡量企业素质和发展潜力、决定企业竞争优势持久性的重要标志。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投入研发经费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比例为23%;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为1.84%,只比2010年提高 相似文献
6.
企业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基于电子信息行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知识、信息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R&D.R&D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和内动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的基本保证.那么,企业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到底如何,就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颇为关注的问题.限于企业个体研发数据的非公开披露,国内从微观层面研究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的文献较少,而且实证研究也多以一元线性模型为主,本文利用电子信息行业的相关数据,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业绩的相关性从微观层面进行多元回归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业绩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发强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创始经理人与一般经理人、股东区别开来,并利用研发决策这一典型的风险决策来分析检验创始经理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文章指出创始经理人不同于普通股东与经理人,对企业的风险行为有着特殊影响。对于创始人仍为管理层的企业而言,创始人比例、管理层的股权分散度以及创始人是否担任企业CEO都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的实证表明:1)创始经理人在高管团队中的比例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2)高管团队持有的股份越均匀,创始经理人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越小。而创始人担任CEO则会进一步抑制研发投入。文章将创始经理人纳入公司治理的研究框架中,并为企业研发投入的微观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8.
戴江伟 《金融经济(湖南)》2014,(12):114-116
企业研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治理机制、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等企业内部因素和财政政策、金融支持等企业外部因素展开的.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个视角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徐晏 《金融经济(湖南)》2014,(12)
企业研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治理机制、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等企业内部因素和财政政策、金融支持等企业外部因素展开的.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个视角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能在保持其竞争优势并不断将其优势转化为持续胜势,是每家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对外扩大销售抢占市场外,还要从自身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上下一番真功夫,因而其研发费用支出成为必不可少一环.而研发费用投入与核算,对于保留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将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体系的理论概述入手,针对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与管理之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独占性”特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时,很难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科学、高效地反映和评价.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2007-2017年的财务数据构建公司研发指数,将企业研发行为从“创新投入”、“技术水平”、“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分别进行指数化评价.此外,本文对研发指数的信度、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研发指数通过了Kappa一致性检验,证明指标权重具备稳定性;研发指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效度测试中,表现出比传统研发强度指标更强的解释力度,也证明了研发指数具有较强的使用效度.本文的研究为公司研发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R&D支出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R&D)支出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R&D的投入水平和技术实力,并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的价值。对我国新无形资产准则实施以来的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研发支出及其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股票价格对资本化研发支出和费用化研发支出存在选择性吸收,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影响,提高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69
本文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 ,以 1995 - 1999年作为研究考察区间 ,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现状及R&D信息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对R&D信息的不当披露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逐年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借鉴国外对R&D信息披露规范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R&D投入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财务资源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制造业为样本研究资本结构、内部现金流等财务指标对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财务杠杆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企业的研发活动与内部现金流正相关;研发的绝对支出与企业规模成正比,而研发强度与企业规模成反比;企业研发活动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关系.这些结论说明资金是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因素,然而不是唯一因素,对此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改善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R&D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以及R&D投入产出的转化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企业研发能力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湖北省上市工业企业2008—2010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样本企业R&D能力进行测度,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提高湖北省工业企业整体R&D能力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异质债务、企业规模与R&D投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纳入了异质债务因素,藉此研究了资本市场的异质债务结构、企业规模与其R&D投入的关系,并基于2004~2008年517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企业的R&D投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关系型债务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R&D投资密度越高的企业,关系型债务在总债务中的占比越高,较高的占比提高了企业的R&D投入效率;企业规模对这种关系存在显著的负调节效应,关系型债务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大型企业。本文还就如何提高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